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语文基础讲练测【专题05】句子仿写与修辞(练)及答案

中考语文基础讲练测【专题05】句子仿写与修辞(练)及答案

一练基础——基础掌握1.和例句运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早高峰时,地铁里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

A.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B.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C.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答案】B考点:辨析、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阅读下面课文段落,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②骑在牛背上手握短笛的牧童,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文段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1分)【答案】引用拟人比喻(写出其中两个即可)考点:辨析、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仿照划线句的句式,在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语句通顺。

(2分)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咖啡,微笑是,微笑是,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

【答案】(2分)例:微笑是一片遮阳的绿阴,微笑是一句温暖的问候。

【解析】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对下面描写“雨”的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穹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装点。

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女神的皇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我是翩然而至的天使,一旦见到美丽的园林,就落下来,花草便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在寂静中,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的、轻轻的敲击着窗户上的玻璃,启迪着那些敏感的心扉……A.选段中,把雨比喻成银线、珍珠,形象地写出了雨或细亮或圆润的情态。

B.选段中用“偷”一词,赋予“雨”以人的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的珍贵。

C.文段用“昂起了、挺起了、绽放了”的排比句式,写出了花草雨后富有生机活力的特点。

表现了雨的滋润之功。

D.“轻轻的、轻轻的”在反复中,写出了雨的轻柔和对敏感心灵的启迪。

【答案】B考点:辨析、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选出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2分)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B.那点薄雪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C.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D.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句是比较,将明星比喻成街灯,其它三项是拟人。

考点:辨析、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理解:这句话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繁花似锦、五彩缤纷的景象。

B.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

理解:这句话用了夸张的修辞,生动地写出了天气非常炎热的特点。

C.田野间传来各种虫鸣,有的若大提琴,有的像竖琴,有的似风笛,仿佛一场绝妙的交响曲。

理解:这句话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生动地写出了声音的多样以及感觉的美妙。

D.面对“小悦悦”事件,难道我们不应该在道德和良心上好好拷问自己吗?理解:这句话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强调了我们应该在道德和良心上拷问自己。

【答案】A考点:辨析、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7.选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2分)A.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比喻)B.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拟人)C.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比喻)D.“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引用)【答案】C考点:辨析、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8.请揣摩下列句子的特点,再续写两句,表达你对秋或冬的感受。

(2分)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秋天的风凉爽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或冬天的雪慈祥而温厚,为庄稼带来热情的呵护。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结构基本相似)(2分)【解析】试题分析:例句写了春夏,仿句应该写秋冬,选其有代表的景物,前半句要仿“……而……”并列短语的结构,后半句要仿拟人修辞手法。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9.结合语境,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这里是大自然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难道这不是“风景”吗?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于是,我又回忆起另一个画面,这就在所谓“黄土高原”!那边的山多数是秃顶的,然而层层的梯田,将秃顶装扮成稀稀落落有些黄毛的癞头,特别是那些高秆植物颀长而整齐,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在晚风中摇曳,别有一种惹人喜爱的姿态。

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远看山顶的谷子丛密挺立,宛如人直立的头发,这时候忽然从山脊上,牛和掮着犁的人形出现,他们姗姗而下,在蓝的天,黑的山,银色的月光的背景上,成就了一幅剪影。

A.“难道这不是风景吗?”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有了人类的活动,自然变得生动起来,突出了人类的伟大。

B.文段中运用“装扮”一词,将层层梯田拟人化,生动地表现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

C.文段中“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了高杆植物的高而多的特征,突出了自然的神奇。

D.文段中“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运用夸张,将月光下天蓝的程度、山顶的轮廓描绘出来,也为下文的“归耕剪影”做铺垫。

【答案】C考点:辨析、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0.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绵延的织锦那么华丽,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这密密层层成丈高的野花,朵儿赛过八寸的玛瑙盘。

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的你最心爱的大鲜花。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繁花无边的天山呢?A.文段中运用“像……”的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野花五彩缤纷的艳丽色彩。

B.文段中三个“像……”的比喻相连,构成排比句式,又让人感到不仅色彩绚丽夺目,而且繁花无边无际。

C.文段中“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运用对偶,写出了马和人在花海中的精神状态。

D.文段结尾运用反问,强调任何一个花园也比不上春天的天山美丽。

【答案】D考点:辨析、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练能力——综合运用1.为了配合写景散文单元的学习,班级板报组出了一期板报,其中有一段导语没有写完,请你根据已经写好的部分将这段话补充完整。

四季的语言丰富多彩:从春风中,我们读出了希望;从夏花中,我们读出了绚烂;,;,。

【答案】从秋叶中,我们读出了奉献;从冬雪中,我们读出纯洁。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课文《春》中最后三段用“娃娃”“小姑娘”、“青年”三个比喻表现了春天的新、美、力。

请你也写出一段话,用别的比喻来赞美春天。

(3分)【答案】A春天像一位魔法师,他唤醒沉睡的小草,给大自然增添一份色彩。

B冬爷爷刚走,春姑娘就提着百花篮,伴着春风,带着春雨,悄悄地来到人间,霎时,大地万物复苏,乌语花香,一派生机。

C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中例句内容,突出“春”的特点,有比喻或拟人修辞手法仿写。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阅读《欣赏使人美丽》一文,完成小题。

①面对同一棵树,有人看到绿叶,有人看到了毛毛虫。

真诚的人能够感知到他人的真诚,而骗子总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在说谎。

善良的人会被别人的善举感动,在缺乏善心的人眼里,善就是傻……从这个意义上说,会不会欣赏别人是对自身品质的一种检验;学会欣赏别人,则是对自身品质的一种提升;对被欣赏者来说,欣赏是一种引导和激励。

②19世纪末,美国西部的密苏里有一个坏孩子,他偷偷地向邻居家的窗户扔石头,还把死兔子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臭气熏天。

他9岁那年,父亲娶了继母,并对继母说:“亲爱的,你要好好注意他,他是全郡最坏的孩子,他让我头疼死了,说不定会在明天早晨以前就向你扔石头,或者做出别的什么坏事,让你防不胜防。

”继母好奇地走近这个孩子,当她对孩子有了了解之后说:“你错了,他不是全郡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的地方罢了。

”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引导下,这个孩子的聪明找到了发挥的地方,后来成了美国当代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

这个人就是戴尔·卡内基。

③台湾作家林清玄去一家羊肉馆用餐,老板对他说:“你还记得我吗?”林清玄说:“记不起来了。

”老板拿来一张20年前的旧报纸,那里有林清玄的一篇文章,那时他在一家报社当记者。

这是一篇关于小偷的报道,小偷手法高超,作案上千次,次次得手,最后栽在一个反扒高手的手上。

文章感叹道:“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如此灵巧,风格如此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有成就的吧!”老板告诉他:“我,就是那个小偷,是你的这段话引导我走上了正路。

”如今他开了好几家羊肉馆,成了那里颇有名气的大老板。

运用下面格式,概括第②段或.第③段的内容。

(2分)欣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他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②段:欣赏“坏孩子”的聪明,使他变成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第③段:欣赏“小偷”的心思、手法和风格,使他变成很有名气的大老板。

(2分)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以“爱心”为陈述对象,仿造下面句式续写两个恰当的比喻句,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例: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2分)【答案】略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阅读《春》选段,完成第小题。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