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2章 铁系元素和铂系元素

第22章 铁系元素和铂系元素


Fe3+ 与氟离子生成的配位化合物是无色
的,主要是 [FeF(5 H2O)]2–, 因此氟化物可
作为三价铁的掩蔽剂。
鉴定 Fe3+ 时,经常向 Fe3+ 溶液中滴 加 KSCN 或 NH4SCN ,生成血红色物质即
F(e SCN)n3-n (n = 1~ 6 )。
K4[F(e CN)6 ] • 3 H2O,黄色晶体,俗称
2 Fe3+ + 2 I- —— 2 Fe2+ + I2
2 Fe3+ + SO32- + H2O ——SO42- + 2 Fe2+ + 2 H+
FeCl3 的水溶液对铜的溶解能力,使之用 于印刷电路板的刻蚀:
2 Fe3+ + Cu —— 2 Fe2+ + Cu2+
在强碱中 Fe(OH)3 被氧化生成紫色的高
2 NiCl2 + Cl2↑+ 4 H2O
Ni3+ 可将 H2O 氧化,故其在水溶液中 不能稳定存在。
Fe(OH)2 和 Co(OH)2 在空气中易被空
气中的氧氧化成高价。
但 N(i OH)2 在空气中不能被氧化,制备 黑棕色的 N(i OH)3 要用强氧化剂 Br2,Cl2或
NaClO 等。
Ni2+ 水合盐多为绿色,Ni2+ 的溶液主要用 于金属材料的电镀保护。
Fe3+ 的水解严重,故三价铁的强酸盐溶
于水,得不到淡紫色的 [F(e H2O)6]3+ ,而是 逐渐水解生成黄色的 [F(e OH)(H2O)5]2+。
铁的碳酸盐、磷酸盐等弱酸盐在水 中都是难溶的。
亚铁盐在空气中易被氧化, 其复盐
FeSO4 •(NH4)2SO4 • 6 H2O 在空气中较
稳定。
Fe —— Fe2+ + 2e– O2 + 2 H2O + 4e– —— 4OH–
4 Fe(OH)2 + O2 —— 2 Fe2O3 + 4 H2O
经过强氧化性物质如浓硝酸等处理过 的铁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以 保护铁表面免受潮湿空气的锈蚀。
钴和镍被空气氧化可生成薄而致密的膜, 这层膜可保护金属使之不被腐蚀。
钴 Co 砷钴矿 CoAs2,辉钴矿 CoAsS,硫钴矿 Co3S4。 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为 2.0 10-3 %。
镍 Ni
硅镁镍矿(Ni,Mg)6 Si4O1(0 OH)2,硫化物矿。
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为 8.0 10-3 %。
铂系元素均以少量单质存在于其他矿物中。 钌 Ru 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为 1 10-7 % 。 铑 Rh 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为 2 10-8 % 。 钯 Pd 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为 6 10-8 % 。
Fe2+ + 3 phen —— [F(e phen)3]2+
[F(e phen)3]2+ 在水溶液中为红色,通过 氧化可以转化为蓝色的 [F(e phen)3]3+ ,利用
这种颜色变化, 可以作为氧化还原滴定的指 示剂。
F(e Ⅱ)的一个重要配位化合物是环戊二 烯配位化合物 ([ C5H5)2 Fe ] ,俗称二茂铁,
以将 Mn2+ 氧化成 MnO4– :
5 Co3+ + Mn2+ + 4 H2O —— MnO4- + 5 Co2+ + 8 H+
Co3+ 可将 H2O 氧化,致使其在水溶液 中不能稳定存在:
4 Co3+ + 2 H2O —— 4 Co2+ + 4 H+ + O2 ↑
镍元素有氧化数为 +2 的绿色氧化物和
只是正六面体单元中的 4 个 Fe(Ⅱ)有一
个被水分子取代。
H2O
同时与这个 Fe(Ⅱ)配位的 3 个 CN- 也各被一个水分子取代,且有一个水分子存 在于正六面体的空穴中。
H2O
H2O H2O H2O H2O
FeCl3 溶液与过量的浓 K2C2O4 溶液混合,
则析出 K3[F(e C2O4)3] • 3 H2O 绿色晶体,其
FeC2O4 —— FeO + CO↑+ CO2↑
Fe(Ⅱ)盐与碱液在无氧条件下作用得到白 色 Fe(OH)2 沉淀,与空气中的氧作用迅速转 变为灰蓝绿色,产物分别是 Fe(Ⅱ)和 Fe(Ⅲ) 氢氧化物的混合物及水合 Fe2O3,最后转化为 棕红色的 Fe(OH)3:
Fe2+ + 2OH– —— F(e OH)2
氢氧化物 NiO,N(i OH)2。
尽管纯的 Ni2O3 尚未见报道,但在碱性 介质中,用 溴 氧 化 硝 酸镍可以得到黑色的
NiO(OH):
2Ni2+ + Br2 + 6 OH- ——
2NiO(OH)+ 2 Br- + 2 H2O
NiO(OH)中 Ni 的氧化数为 +3,是极
强的氧化剂:
2 NiO(OH)+ 6 HCl ——
2 Co(OH)3 + 6 HCl —— 2 CoCl2 + Cl2 ↑+ 6 H2O
无水盐 CoF2 为红色, CoCl2 为蓝色, CoBr2 为绿色, CoI2 为黑色。
利用 CoCl2 水合前后颜色的不同,将其 掺入硅胶中可作为硅胶含水量的指示剂,也 可作为指示空气湿度变化的“变色花”。
酸性介质中,C(o Ⅲ)的氧化性很强,可
FeS,Fe2S3,CoS 和 NiS 均为黑色难 溶物,皆可溶于稀盐酸。
3 铁系元素的配位化合物
22-3-1 铁的配位化合物
在盐酸中, Fe3+ 与氯离子形成黄色的
[FeCl4]– 及 [FeCl(4 H2O)2]– 配离子。
FeCl3 在水溶液中随着氯离子浓度的不
同,以 [FeC(l H2O)5]2+, [FeCl(2 H2O)4]+, [FeCl(4 H2O)2]– 等形式存在。
具有光学活性,见光分解生成黄色的 FeC2O4:
2 K3[F(e C2O4)3] ——
2 FeC2O4 + 2 CO2 ↑ + 3 K2C2O4
向 FeCl3 溶液中加入磷酸,溶液由黄色
变为无色,因为生成了无色的 [F(e PO4)3]6– 和 [Fe(HPO4)3]3– 配离子。
二价铁与 1,10―二氮菲等多齿配体在 水溶液中形成稳定的螯合物:
俗称铁铵矾,可用于鞣革。
FeCl3 • 6 H2O 呈橘黄色。无水 FeCl3 为棕 黑色,由铁屑与干燥氯气在 500 ~ 700 ℃ 条件 下制得。
在酸性介质中 Fe(Ⅲ)是中等强度的氧 化剂,可以氧化 KI,H2S,SO2,Sn2+ 等强还 原剂:
2 FeCl3 + H2S —— 2 FeCl2 + 2 HCl + S↓
钴在加热条件下与空气中的氧反应,温 度较低时生成 Co3O4 和 CoO,升温至 900℃ 以上,Co3O4 分解,于是氧化产物为 CoO。
加热条件下,镍与氧气反应生成 NiO。
铁在红热情况下,与硫、氯、溴等剧烈 作用。在 200~300 ℃条件下,与卤素反应生 成 FeF3,FeBr3,及 FeI2。
赤血盐在溶液中遇 Fe2+ 生成蓝色滕氏蓝 沉淀。
由于生成途径的不同,滕氏蓝和普鲁士蓝 最初曾被看成两种物质,后来的研究表明,这 两种蓝色沉淀具有完全相同的铁氰骨架结构和 组成。
滕氏蓝和普鲁士蓝化学式均为
FeⅢ4 [ FeⅡ(CN)6 ]3 • x H2O (x = 14 ~ 16)
只是骨架空隙中水分子的数目略有差别。
黄血盐。在其水溶液中加入 Fe3+,生成称为 普鲁士蓝的蓝色沉淀:
F(e CN )64- + Fe3+ —— Fe4III [FeI(I CN)6]3
K3[F(e CN)6],红色晶体,俗称赤血盐。
常由黄血盐氧化得到:
2K4[F(e CN)6] + Cl2 —— 2K3[Fe(CN)6] + 2 KCl
赤热条件下,水蒸气与铁反应生成氢 气和 Fe2O3 。
钴与氟化合成 CoF3,与其他卤素化合
只能得到 C(o Ⅱ)化合物。
镍与氟反应生成的氟化物保护膜阻止 反应的继续进行。
Fe,Co,Ni 对碱稳定,可用 Ni 制坩 埚处理熔碱。
22-2 铁系元素的简单化合物
22-2 -1 铁的简单化合物
铁有 3 种常见的氧化物
黑色的 砖红色的 黑色的
FeO Fe2O3 Fe3O4
其中含有 F(e Ⅱ)和 F(e Ⅲ)。
将 Fe3O4 溶于稀盐酸,在溶液中存在 两种价态的铁离子:
Fe3O4 + 8 HCl —— FeCl2 + 2 FeCl3 + 4 H2O
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分解草酸亚铁, 可以制得黑色粉末 FeO:
铁酸根:
2 Fe(OH)3 + 3 Cl2 + 10 OH–
—— 2 FeO42– + 6 Cl– + 8 H2O
高铁酸钡是红棕色沉淀: FeO42– + Ba2+ —— BaFeO4 ↓
酸性条件下,FeO42– 氧化性极强而不稳定: 4 FeO42– + 20 H+ —— 4 Fe3+ + 3 O2 + 10 H2O
铂系元素易于变价,与不同的反应物 生成不同的中间体,因而都是优良的催化 剂;
由于 d 轨道未充满电子,铂系元素的 化合物常有颜色,有非常强的生成配位化 合物倾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