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滁州市农业资源及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安徽省滁州市农业资源及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专班级:农学一班学号:22201232601XXX X姓名:赵德伟2014年11月10日目录引言........................................................................................................ - 3 -正文........................................................................................................ - 4 -一、滁州市的农业资源概况 ............................................................... - 4 -二、农业从业人员及耕地面积变化 ................................................... - 5 -1、农业从业人员的数量以及变化趋势 ..................................... - 5 -三、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以及产值最大的五种主要农作物的产量、面积及产值变化............................................................................................ - 6 -1、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变化 ......................................................... - 6 -2、产值最大的主要农作物的产量、面积及产值变化 ............. - 8 -四、滁州市农林牧渔各业产值及其比例变化 ................................. - 12 -五、滁州市一二三产业产值及其比例变化 ..................................... - 15 -六、导致变化的因素分析 ................................................................. - 16 -1、社会因素: ........................................................................... - 16 -2、科技因素: ........................................................................... - 16 -3、政策因素: ........................................................................... - 17 -七、未来农业发展趋势 ..................................................................... - 18 -1、从分散经营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 - 18 -2、从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方向发展 ....................................... - 19 -3、从自然式农业向设施化农业发展 ....................................... - 20 -4、从机械化农业向“电脑自控化”管理方向发展。

................ - 21 -5、生产组织与服务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 - 21 -参考文献.............................................................................................. - 21 -引言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焦点,为了达到确切有利发展农业,就要必须了解与“三农”有关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农业资源。

我国地狱广阔,各省、市、地区的农业资源以及相关区划均不相同。

在这里,我将参考安徽省滁州市近五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相关数据,并结合当地农业资源概况(包括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两大类)、农业从业人员及耕地面积变化、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以及产值(或种植面积)最大的五种主要农作物(或五类粮油蔬果)的产量、面积及产值变化、农林牧渔各业产值及其比例变化以及一二三产业产值及其比例变化等为素材,用数据、图表等详述上述内容,并分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包括自然、社会、经济、科技、政策等各方面因素,同时结合本市农业发展现状与问题,预测本区农业生产发展路径及趋势。

正文一、滁州市的农业资源概况滁州稻香鱼肥、物产富饶,素有“鱼米之乡”、“水产之乡”的美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瘦肉型猪、淡水产品的生产基地和蔬菜生产加工出口基地。

定远县被国家列为国家瘦肉型猪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天长市被誉为“中国百合之乡”。

市域内绢云母、岩盐、石膏、芒硝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储量居华东之冠,品质优良。

滁州是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总产量占全省的1/8,粮食商品量占全省的1/4。

滁州拥有五万多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八十多万名较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劳动力资源充足且稳定性强。

目前,全市拥有十一个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其中国家级开发区一个,省级开发区九个。

园区规划面积150平方公里,目前仅开发建成的就有60平方公里,土地资源储存量大。

水、电、气等要素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鱼米之乡”的滁州是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常年粮食总产约占安徽省的七分之一,年调出商品粮总量约占安徽省的三分之一,商品率达60%以上,是安徽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粮仓,因此有“安徽第一粮仓”之称。

二、农业从业人员及耕地面积变化1、农业从业人员的数量以及变化趋势2009年末,安徽省滁州市从事农业劳动人员共123.7万人,较上年减少2.9万人;2010年末,安徽省滁州市从事农业劳动人员共123.2万人,较上年减少0.5万人;2011年末,安徽省滁州市从事农业劳动人员共107.5万人,较上年减少15.6万人;2012年末,安徽省滁州市从事农业劳动人员共115.1万人,较上年增加7.6万人;2013年末,安徽省滁州市从事农业劳动人员共103.6万人,较上年减少11.5万人。

如图:从业人员/万人年份表1:2009-2013年滁州市从业人员数量变化曲线图从近五年来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来,虽然在2011年到2012年之间农业从业人员的数量有短暂的上升,但是其总体是在下降。

而且,根据我们学生多次下乡做调研的情况可以发现,目前农业从业人员的年龄也趋于老龄化,普遍可见的都是超过五十岁的农民在农村务农。

因此,据此推断,在不久的将来,这批老农民年迈之后,他们的土地大多会流转出去,最终实现土地集约化种植,形成大型农场形式。

三、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以及产值最大的五种主要农作物的产量、面积及产值变化1、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变化2009年滁州市农作物播种面积85.6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1%;2010年滁州市农作物播种面积86.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4990公顷,增长0.6%;2011年滁州市农作物播种面积86.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5935公顷,增长0.7%;2012年滁州市农作物播种面积87.2万公顷,比上年增加5830公顷,增长0.7%;2013年滁州市农作物播种面积87.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4614公顷,增长0.5%。

由表2和表3 的数据变化趋势可以分析出来,2009-2013年期间,滁州市农作物播种面积一直是在增加的,其平均增加水平约为0.5%。

其中,2009-2012年之间,增幅最大,平均增长率达到了0.667%,而在2013-2013年之间,增长率逐渐放缓。

结合当前的国家政策来分析,这些变化也是在情理之中。

因为从2009年开始,我市便开始进行村镇合并工作。

一些小的村镇被合并和拆迁之后,以前的宅基地都被算入了耕地面积,农民在上面种上了粮食,于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便在不断增加。

随着相关工作不断的落实,其增长速度不断放缓,而且因为这项工作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因此农作物播种面积依然在增加,只不过增长速度越来越缓慢。

表2:2009-2013年滁州市农作物播种面积变化趋势年份农作物播种面积/万公顷增长率/%表3:2009-2013年滁州市农作物播种面积增长率变化趋势表4: 2009-2013年滁州市粮食作物、油料作物以及蔬菜的产量表6:2009-2013年滁州市粮食作物中稻谷、小麦、玉米以及大豆的产量在对2009-2013年滁州市粮食作物、油料作物以及蔬菜的产量变化作出折线图时可以发现(见表7),粮食产量总的趋势是先上升后下降,但是总体水平维持在425万吨;油料作物的总产量是在呈下降趋势;而蔬菜的总量却是年攀升。

以此推测,滁州市粮食总量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稳定的,而一些经济作物的产量却在下降,与此同时人们对蔬菜消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根据表8可以看出,粮食作物中的主要作物稻谷、小麦的产量变化不明显。

稻谷几乎就是在245万吨左右浮动,而小麦是在145左右浮动,这两种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稳定保证了一个省市的基本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产量/万吨年份表7:2009-2013年滁州市粮食作物、油料作物以及蔬菜的产量变化折线图产量/万吨年份表8:2009-2013年滁州市粮食作物中稻谷和小麦的产量变化折线图从表5可以直接看出,粮食作物、油料作物以及蔬菜的种植面积得变化趋势。

其中,粮食作物的种植面在逐渐增加,但是5年来的增幅约为4.4%,年平均增幅约为0.88%。

蔬菜的种植面积几乎维持原来水平,没有变化。

但是油料作物的种植面却在一直下降。

5年来的年平均减幅约为3.78%。

可见,在滁州地区,今年来,农民开始逐步种植主要粮食作物,而减少了一些经济作物的种植。

表9:粮食、油菜和蔬菜的种植平均面积比例图由表9可以看出来,近五年来,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所占的比例最大,约为85%,而其他的作物所占的比例甚小,不到15%。

可见,滁州市的农业生产依然以传统的稻麦连作方式为主。

四、滁州市农林牧渔各业产值及其比例变化表10:滁州市农林牧渔各业产值表11:2009-2013年滁州市农林牧渔各业产值比例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在农林牧渔四个产业中,农业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牧业、渔业和林业。

其中农业由2009年的59%增加到77%,渔业由2009年的4%增加到7%,林业维持1%的数据没有变化,但是牧业却由原来的36%下降到了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