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
.
4,应急医疗救治能力不强。
相当多的医疗机构不具备应急处置的必要 设施,
医务人员缺乏应急意识和防护知识, 不能有效地实施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
.
5,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薄弱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素质不高、
设施条件落后, 职能不明确, 工作效率低。
.
这些问题导致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发生时,不能有效应对,及时控制, 造成疫情的传播和扩散,不仅给人民 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也对经济
所以不会各自为政。
.
三是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控制机动队伍 和网络系统。CDC的EIS通过50多年的运行, 已建立了一支精良的机动队伍和全国网络。 此外,“9·11”后,全国上下还拨专款
建立了一支流行病学专职队伍。
.
四是全国大都市医学应急网络系 统。该系统几乎覆盖了美国全境。
.
五是全国医药器械应急物品救援快速 反应系统。美国的国家医药和用品应急系 统以大集装箱的形式,在美国几个保密的 战略地点储备应急医药和急救用品,包括 疫苗、抗生素、抗体、解毒剂及输液设施 等,可在12小时内为美国任何受灾区一次 提供50吨以上的医药和急救用品,保证了 突发重大公共卫生和灾难事件处理无后顾
.
调查目的
是调查该发病的“来龙去脉”‘获得下列 问题的答案: *他是怎样传染的? *传染过程发生在本地还是外地? *在患者家中、同院和有关单位还有哪些 人有潜在发病的危险? *从而采取紧急措施,如病人隔离、消毒、 接触者检疫以及宣教等,以防止或减少类似 病人发生,控制疫情发展。
一次提供50吨以上的医药和急救用品。
.
“9·11”事件后,美国联邦政府 在反生物恐怖上的拨款大幅增加, 2001年为5.03亿美元,2002年为30亿 美元,2003年为59亿美元,款项中有
49%用于研究和开发。
.
美国有识之士普遍将公共卫生安全和 国防安全、金融安全、信息安全相提并论, 认为都属于国家安全。生物恐怖的出现不 是有无的问题,而是早晚的问题;即使生 物恐怖一时没有出现,建立公共卫生应急 系统也可防治疾病,应对其它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就像当年为国际需要建因特网一 样,投资公共卫生上层建筑是双赢战略。
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
.
透过SARS看中国公共卫生 存在的问题
.
.
.
.
.
.
.
.
一场非典灾难, 不仅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 也考验着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的能力。
.
非典为何如此肆虐?
我们认为: 不是因为病毒的传染性太强, 而是因为我们的预警机制太弱。 由于缺乏未雨绸缪的公共卫生意识, 缺乏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 非典迅速蔓延,导致全国5000多人感染, 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影响,这是一个沉痛
迫切需要快速地查清疾病流行的具体原 因,“多、快、好、省”地控制流行和降低发病 率。
.
(2〉在实际防疫工作中,某项防疫措施的效 果究竟如何?如某种预防接种、某项消 毒措拖、早期隔离等措施的效果,究竟如何? 都需要给以科学的总结和考核,以便推广确 实有效的措施,抛弃那些确实无效的措施。 这些也要求我们通过深入细致的流行病学 调查分析来确定。
.
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是认识 疾病的人群现象和流行规律的 重要方法。只有认识了疾病的 流行规律,才能制订有效的防制 对策及措施。因此,流行病学调 查和流行病学分析是疾病防制 工作中的一个首要步骤。
.
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的重要性。
〈1)传染病流行时严重地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 从而影响生产和建设。
如一次伤寒爆发,一个村甚至可以10%以上的 人患病,一次流行性感冒流行可以使大部分居民 暂时丧失劳动能力。一次麻疹流行,虽然主 要是儿童患病,但是家长要照顾他,也很影响劳动。 解放前疾疾的流行严重时曾经使一个繁荣的城市 变成废墟。
是没有意义的。
.
SARS的冲击是空前的,公共卫生 领域改革较为滞后的后果暴露了出来。 SARS暴露出目前公共卫生体系主要存
在整体投入不足、 投入结构不合理; 疾控体系效率低下; 农村疾控体系薄弱等一系列缺陷。
.
SARS的冲击是空前的,公共卫生 领域改革较为滞后的后果暴露了出来。 SARS暴露出目前公共卫生体系主要存
.
在传染病防疫工作中,上述的流行病学 调查和流行病学分析的目的与任务在于:
查明促使传染病蔓延的原因以及阻碍 传染病在具体条件下蔓延的因素,为制订合 理的预防与防疫对策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所以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在传染病的 防制中有重要作用。
.
(3)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是医 学科学研究的极重要的一种方 法。
在整体投入不足、 投入结构不合理; 疾控体系效率低下; 农村疾控体系薄弱等一系列缺陷。
.
公共卫生体系的缺陷主要表现 在以下五个方面:
.
1,缺乏统一的应急指挥系统
医疗卫生资源条块分割 有效的信息沟通与协调机制不健全 有的地方政府不能统一协调指挥,
难以有效整合资源;
.
2,缺乏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的应急预案
.
美国有一整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系 统:
一是全国公共卫生应急信息系统,包括 国家应急行动中心电子网络疾病监测报告 预警系统和大都市症状监测系统。前者以 疾病设立不同的报告系统,一竿子到底, 比如普通传染病、艾滋病、结核病等。近 年来他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来上传下达, 灵活机动地针对新病设立新的疾病监测报
.
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
*在探讨传染病的流行规律, *科学地制订防疫措施, *探讨未明病因的疾病的研究 均很重要。
.
如:以传染病为例,医务人 员遇到传染病例时: *要积极治愈这个病人,就要对病 人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与诊断。 *还要认真处理好疫源地,防止疾 病蔓延、流行。为此就要进行流 行病学调查和流行病学分析。
生物恐怖事件而建的高技术指挥中心。
.
除反应迅速外,细致务实、措施到位是 美国此次成功阻击SARS的另一经验。3月 15日,美国即向各地医院和临床人员发出 SARS预警,并向州卫生官员通报SARS情况, 着手调查可能接触SARS病人后经过美国的 旅游人员的患病情况,为到东南亚旅游人 员或从疫情国返回的乘客发放SARS预警卡, 同时为地方卫生局、医疗机构、临床人员 准备监视和确认潜在SARS病人的指南。
的教训。
.
非典启示我们: 只有建立强大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 筑起疾病预防控制的牢固防线,才能
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在全球化的今天,人口流动日益频
繁,疾病已经没有国界。 因此,公共卫生安全和国防安全、 金融安全、信息安全等一样,成为国
家安全的重要部分。
.
公共卫生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已超出了 医学科学的范畴。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人类大家庭中每 个成员的健康发展,这就是生活质量的不 断提高和寿命的不断延长,而这主要是通 过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来体现和衡量的。 如果人群中公共卫生状况很差,各种疾病 流行失控,健康水平低下,人均寿命短少, 那么,这个社会中的经济不管如何发达都
认识阶段又转过来防治疾病的实践服务。
.
传染病卫生防疫工作常用 的流行病学调查
个案调查 爆发调查 现患调查 病因流行病学调查 专题调查
.
一、个案调查
.
个案调查的目的与应用
.
对急性传染病的个案调查, 是指发生单个传染病例时对疫 源地所进行的调查。
.
病例调查 (又称病家调查或个例调查) 对于急性传染病和结核病的散 发患者,往往须进行病家调查。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职责和任务不明 确,
监测预警制度不健全, 应急设施设备不完善, 应急救治药品器械和物资储备不充足, 有的地方一度处于被动局面;
.
3,重大传染病疫情信息 报告网络不健全。
疫情报告缺乏顺畅渠道, 执行疫情的收集、分析、报告和通报制
度不严格, 政府及有关部门难以及时准确地掌握疫
情;
通报情况。
.
在科研战略上,美国采取的是流行病 学现场研究和实验室病因及药物研究齐头 并进的办法。3月底,美国已掌握所有曾 在香港京华旅馆住过并回到美国的100多
人名单和地址。
.
几个调查组还分别追踪了2月18日至22 日曾在香港京华旅馆住过并回国的人员, 向每个人详细询问流行病接触史,取血样 并追踪观察。所有调查研究都制定有标准 程序,利用网络交流并随时根据反馈作出 调整。美国从2月份就开始了病原学研究, 12天就绘出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序列 图,目前正在筛选测试2000多种药物。
.
1)对传染病来说,通过反复的流行病学调 查和分析,逐步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以便 对其流行过程加深认识,并弄清流行过程 中原来许多未明的问题,例如慢性肝炎或 HBsAg携带者的传染性,猩红热隔离期的缩 短等等。
2)病因未明疾病的研究也常 用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的方法
如:肺癌与吸烟的关系、乳 腺癌与哺乳的关系、宫颈癌与 宫颈麋烂及与生育的关系;以及 一些病因未明疾病的病因调查 (如察布查尔病与肉毒中毒)等 等。
国家应急行动中心电子网络疾病监测报告预警 系统、
大都市症状监测系统、 全国公共卫生实验室快速诊断应急网络系统、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控制机动队伍和网络系统、
全国电子网络疾病监测报告预警系统、 全国大都市医学应急网络系统,
以及全国医药器械应急物品求援快速反应系统。
.
CDC的流行病学系统经过50多年的积 累,建立了一支精良的机动队伍和全国网 络,“9·11”事件后,全国上下专款建 立了一支流行病学专职队伍,美国的国家 医药和用品应急系统以大集装的形式在美 国的几个保密战略地点储备应急医药和急 救用品,可在12小时内为美国任何受灾区
.
流行病学调查是查明疾病 在人群中发生的一切现象(客观 存在的事实,如疾病发生的地点、 时间、人群组以及其他发生疾 病流行的条件),是认识疾病流 行规律的感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