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寄李儋元锡

1寄李儋元锡


寓哀情于哀景是本诗一 大特点。 大特点。说说诗人是如 何以哀景写哀情的? 何以哀景写哀情的?
• 提示一:诗人遭贬后的心情如何? 提示一:诗人遭贬后的心情如何? 提示二:诗中写了哪些景? 提示二:诗中写了哪些景?这写景具 有怎样的特点? 有怎口 洪瑹 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 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 • 系马短亭西,丹枫明酒旗。 系马短亭西,丹枫明酒旗。 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鸿去。 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鸿去。 • 又是月黄昏,寒灯人闭门。 又是月黄昏,寒灯人闭门。 • 以乐景写哀情” 这首诗词 “以乐景写哀情”,请概括其描 绘的景物特点。 绘的景物特点。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文 多篇诗文作品, 柳宗元一生留下 多篇诗文作品 的成就大于诗。 的成就大于诗。 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 余篇, 柳宗 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 余篇 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 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 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 南霁云睢阳庙碑》 性,如《南霁云睢阳庙碑》等,游记写景 状物,多所寄托, 永州八记》 状物,多所寄托,如《永州八记》等。哲 学著作有《天说》 天时》 封建论》 学著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 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 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 并编成集。 柳河东集》 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
登柳州城楼 寄漳、 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柳宗元简介
字子厚。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 字子厚。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 称韩柳。 称韩柳。 唐朝安史之乱后,宦官专权, 唐朝安史之乱后,宦官专权,藩镇
割据,土地兼并日渐严重, 割据,土地兼并日渐严重,社会生 产破坏严重,民不聊生。 产破坏严重,民不聊生。柳宗元对 柳宗元简介 这种社会现实极为不满, 这种社会现实极为不满,他积极参 加了王叔文领导的“永济革新” 加了王叔文领导的“永济革新”, 并成为这一运动的中坚人物。 并成为这一运动的中坚人物。他们 革除弊政,打击权奸, 革除弊政,打击权奸,触犯了宦官 和官僚贵族利益, 和官僚贵族利益,在他们的联合反 扑下,改革失败了, 扑下,改革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 永州司马。 永州司马。

2、初读诗歌,理解大意
• 去年春天花开时节,我与您 去年春天花开时节, 在长安分别, 在长安分别,现在春暖花开 又是一年。国家的前途, 了,又是一年。国家的前途, 个人的前程,都觉得茫茫一 个人的前程, 自己无法预料。 片,自己无法预料。面对春 心中闷闷不乐, 色,心中闷闷不乐,独自睡 难以睡着。我身体多病, 去,难以睡着。我身体多病, 想回乡归隐, 想回乡归隐,自己任刺史所 管辖的地区, 管辖的地区,还有逃亡流落 在外的饥民, 在外的饥民,我拿了俸禄而 没有使百姓免于饥寒, 没有使百姓免于饥寒,因而 感到惭愧。听说您要来, 感到惭愧。听说您要来,我 不断地探望, 不断地探望,多少次月儿缺 了又圆,我站在西楼上眺望, 了又圆,我站在西楼上眺望, 仍不见您来。 仍不见您来。
• 写作背景
公元八0五年,唐德宗李适死,太子李诵(顺宗) 公元八 五年,唐德宗李适死,太子李诵(顺宗) 五年 即位,改元永贞,重用王叔文、 即位,改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 人物,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个月, 人物,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个月,“永 贞革新”就遭到残酷镇压。王叔文、王伾被贬斥 贞革新”就遭到残酷镇压。王叔文、 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 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 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 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二 王八司马”事件。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 王八司马”事件。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 ) 年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 年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 人才奉诏进京。 人才奉诏进京。但当他们赶到长安 时,朝廷又改变主意,竟把他们分别 朝廷又改变主意, 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 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 州和连州为刺史。这首七律, 州和连州为刺史。这首七律,就是柳 宗元初到柳州之时写的。 宗元初到柳州之时写的。
被贬期间,得以接解到下层人民, 被贬期间,得以接解到下层人民,故他的很多作 品都暴露了封建政治的黑暗, 品都暴露了封建政治的黑暗,反映了穷苦人民的 痛苦生活,具有较强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 痛苦生活,具有较强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 南方人士颇有向他求学问业者。 南方人士颇有向他求学问业者。 柳宗元重视文章的内容,主张文以明道, 柳宗元重视文章的内容,主张文以明道,认为 应于国于民有利,切实可行。 “道”应于国于民有利,切实可行。他注重文学 的社会功能,强调文须有益于世。 的社会功能,强调文须有益于世。他提倡思想内 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 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指出写作必 须持认真严肃的态度, 须持认真严肃的态度,强调作家道德 修养的重要性。 修养的重要性。
洪词:雨后初晴,斜阳丹枫山水紫翠。 或:色彩绚丽,诗意盎然。(1分)
• 绝句二首 其二) 绝句二首(其二 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以乐景写哀情” 这首诗词 “以乐景写哀情”,请概括其描 绘的景物特点。 绘的景物特点。 杜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 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或:春光融洽、景象 清新。(1分)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作者及创作背景
唐德宗建中四年(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暮春入夏时节, )暮春入夏时节, 韦应物从尚书比部员外郎调任滁州刺史, 韦应物从尚书比部员外郎调任滁州刺史,离 开长安,秋天到达滁州任所。 开长安,秋天到达滁州任所。 • 在韦应物赴滁州任职的一年里, 在韦应物赴滁州任职的一年里,他亲身 接触到人民生活情况,对朝政紊乱、 接触到人民生活情况,对朝政紊乱、军阀嚣 国家衰弱、民生凋敝, 张、国家衰弱、民生凋敝,有了更具体的认 深为感慨,严重忧虑。就在这年冬天, 识,深为感慨,严重忧虑。就在这年冬天, 长安发生了朱泚叛乱,称帝号秦, 长安发生了朱泚叛乱,称帝号秦,唐德宗仓 皇出逃,直到第二年五月才收复长安。 皇出逃,直到第二年五月才收复长安。在此 期间,韦应物曾派人北上探听消息。 期间,韦应物曾派人北上探听消息。到写此 诗时,探者还没有回滁州, 诗时,探者还没有回滁州,可以想见诗人的 心情是焦急忧虑的。 心情是焦急忧虑的。
问题研讨
• 苏轼认为韦应物的诗有 寄至味于淡泊” “寄至味于淡泊”的特 点,结合此诗谈谈你的 看法。 看法。
• 这是一首寄赠好友的诗, 这是一首寄赠好友的诗, 但并不只限于抒写朋友间 的情感, 的情感,而是表达自己对 时局的一种人生态度: 时局的一种人生态度:自 己所以拖着病体为官一方, 己所以拖着病体为官一方, 并非贪恋名利。 并非贪恋名利。他想辞官 归隐,但因为他忠于职守, 归隐,但因为他忠于职守, 看到百姓贫穷逃亡, 看到百姓贫穷逃亡,自己 未尽职责, 未尽职责,于国于民都有 愧,所以他不能一走了事。 所以他不能一走了事。 正是这样一种淡泊坦荡的 人生态度显现了诗人的人 生至味。 生至味。
归纳小结
• “高楼大荒” “海天茫茫” “惊纷乱飐” “密雨斜侵” “岭树重遮” “江流曲回” “百越文身地”所有这些对遭贬的诗人来 说,都是哀苦无比的景色。诗人正是通过 这些景色的铺叙,把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出 来。
•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两句,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两句, 身多疾病思田里 自宋代以来,甚受赞扬。 自宋代以来,甚受赞扬。 • 范仲淹叹为“仁者之言”, 范仲淹叹为“仁者之言” • 朱熹盛称“贤矣”, 朱熹盛称“贤矣” • 黄彻更是激动地说:“余谓有官君子当切 黄彻更是激动地说: 切作此语。彼有一意供租,专事土木, 切作此语。彼有一意供租,专事土木,而 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诗乎! 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诗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