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试制试验管理规范
(ISO9001:2015)
1 目的
通过对试制、试验过程的控制,确保产品的设计输入与设计输出相符,使产品开发、设计改进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验证,加快产品商品化进程。
2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事业部全新产品开发、变型产品开发及商品改进等项目的试制、试验。
3 术语
3.1 外购件:一般无图或只有安装图,可直接购买使用的成品零部件。
如发动机、液压件、电器件、标准件等。
3.2 标准件: 按国家或行业标准直接购买的产品。
如紧固件、轴承等。
3.3 外协件:一般有图,委托外单位按图制作的零部件。
3.4 自制件:一般有图,由本企业生产制造的零部件。
4 职责
4.1 产品管理科
4.1.1 试制、试验阶段评审的组织。
4.1.2 产品样品试制、试验阶段技术文件的归档管理。
4.2 研究所
4.2.1 样机试制、试验的过程中技术指导和服务。
4.2.2 对试制、试验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设计问题确认。
4.2.3 编制试验大纲。
4.2.4 签订有关技术协议。
4.3 试制车间
4.3.1 样机试制、试验零部件组织过程跟踪调度。
4.3.2 样机的装配、调试和试验以及试制、试验问题的整理和反馈。
4.3.3 编制试制、试验报告。
4.4 制造技术部
4.4.1工艺路线、工艺方案制定。
4.4.2 下料、焊接、涂装、装配等工艺文件编制。
4.5 制造部
4.5.1 所承担的试制、试验样件和通用零部件的组织。
4.5.2 需涂装的零部件统一安排。
4.5.3 试制件生产过程中设计质量问题汇总反馈。
4.6 采购部
4.6.1 所承担的试制、试验样件和通用零部件的组织。
4.6.2 试制件组织过程中设计质量问题汇总反馈。
4.7 质量管理部
4.7.1 试制、试验零部件检验。
4.7.2 参与产品验证、认证试验过程。
5 内容和要求
5.1 工艺路线的确定
S图下发后制造技术部应及时编制零部件制作工艺路线,发放到采购部和制造部。
5.2 产品试制、试验专用件的组织
5.2.1 制造部、采购部根据S图和工艺路线的要求,按计划完成专用件的制造和采购布点,并及时将专用件组织到位。
5.2.2 制造部负责专用件的制作、涂装,并按工艺路线的要求对产品样件进行转交和办理入库,并做好标识。
5.2.3 供应商按“新产品开发技术协议”或采购部下达的采购计划(或合同),按时完成专用件的制作并做好标识。
5.2.4 物流管理科负责对供应商、生产车间送交的样件进行接收(合格品),并对样件进行规范管理。
5.3 产品试制、试验通用零部件的组织
产品在试制、试验中所需的通用零部件,试制车间负责提前领用和提报缺件报
表。
制造部和采购部按缺件报表要求及时组织零部件并通知试制车间领用。
5.4 牵涉涂装的零部件由制造部安排专项计划。
5.5 零部件检验
5.5.1 专用件检验要求
外购专用零部件由外检科检验,合格入库。
不合格,检验人员应及时进行现场确认,确定能否修复或重新制作,不得私自退回。
5.5.2 自制专用零部件检验
事业部自制专用零部件由质检科检验和控制(其部件中外协零部件由外检科检验)。
5.6 样机装配控制、验证
零部件到位后,由试制车间进行整机装配,并做好问题记录(见附件1)及时反馈给研究所。
验证期间,研究所负责过程技术服务和设计问题处理、确认。
样机装配、调试后,试制车间将设计质量问题汇总反馈到产品管理科。
5.7 样机评审
5.7.1 样机评审由产品管理科组织相关评审人员查看试制样机、记录评审意见。
评审结束后编制评审报告。
5.7.2 研究所依据样机评审报告,进行问题确认,并进行改进设计。
5.8 样机试验
5.8.1样机评审并整改后,转入样机试验阶段。
不需要进行试验直接转入A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