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JB9001C新产品试制过程控制程序(含表格)

GJB9001C新产品试制过程控制程序(含表格)

新产品试制过程控制程序
(GJB9001C-2017)
1、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对新产品的设计转化为可使用的产品进行控制的方法和要求,以确保试制出来的产品的质量特性符合设计和开发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的军品和复杂、大型民品的试制控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3、术语和定义
新产品:新产品是指相对于常规产品、老产品、已定型产品而言的,包括独创新产品、换代新产品、改进新产品、仿制新产品、非标产品。

4、职责与权限
本程序涉及相关部门及岗位人员职责权限如下:
a) 技术部负责新产品试制过程的归口管理,负责新产品试制方案的策划和组织实施;负责编制工艺总方案及工艺文件,组织实施工艺评审;负责对试制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制定试制过程中各种问题的解决措施和具体实施;
b) 资材采购部负责新产品试制所用的原材物料及外购(外协)件的采购并保证质量;
c) 生产计划部负责新产品试制计划的编制和下达,组织做好新产品试制的人员
和场地设备等设施准备工作,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试制前准备状态检查,负责新产品试制过程中产品的加工、试制和进展情况进行检查;
d) 品管部负责新产品试制过程中及外购、外协件的质量检验,负责试制过程中使用的计量器具的管理,适时进行首件鉴定,组织产品质量评审;
e) 总工程师对新产品试制过程中进行的工艺评审、试制前准备状态检查、首件鉴定和产品质量评审进行全程监督,并对新产品试制各过程的输入和输出结果进行批准。

5、管理内容、方法与要求
5.1新产品试制的策划
技术部在新产品试制时应按《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的要求编制新产品试制的《项目计划进度表》,编制新产品的工艺总方案及工艺文件,组织编制新产品试制的《质量保证大纲》及相关试制文件,作为新产品试制的依据。

5.2工艺评审
5.2.1技术部负责在设计和开发的适当阶段对试制的新产品进行分级、分阶段的工艺评审,以评价工艺符合设计要求的程度,及时发现和消除工艺文件的缺陷,保证工艺文件的正确性、合理性、可生产性和可检查性。

工艺评审的主要内容一般应包括:
a) 工艺总方案、生产说明书等指导性工艺文件的评审;
b) 关键件、重要件、关键工序的工艺规程的评审;
c) 特种工艺及特种过程文件的评审;
d) 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评审等。

5.2.2工艺评审的步骤和实施方法:
a) 技术部根据研制产品特点编制产品工艺总方案、工艺文件和工艺规程等,在适当阶段由工艺项目负责人编制该阶段工艺设计工作总结,提出《工艺评审申请报告》,报总工程师批准;
b) 申请报告经批准后,技术部组织生产计划部、品管部、资材采购部等相关部门和科室参加。

需要时,可邀请使用方或其代表及其他专家参加,进行工艺评审;
c) 评审采取汇报、审议、答辩、分析和现场抽样跟踪的方式,找出工艺设计上的缺陷,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从技术和质量保证的角度对该项工艺设计作出评价,并作出可否付诸实施的评审结论;
d) 评审中提出的问题,由技术部分析处理,制定改进和完善措施,品管部负责跟踪验证措施的实施情况;
e) 技术部负责整理、保存评审记录,编制《工艺评审报告》报总工批准。

如果工艺设计存在问题需要修改,应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直至通过评审。

5.2.3对于外包过程,根据外包加工产品的性质,工艺评审可以由我方进行,也可以由外包方进行,具体形式和要求需要在外包合同中明确。

对于外包过程的工艺评审,向外包方提出工艺评审要求,由外包方完成工艺评审,并向我方提供有关工艺评审的全部记录。

5.3试制前准备状态检查
5.3.1试制开工前,生产计划部要组织进行新产品试制准备状态检查,检查的内容和要求应包括:
a) 设计文件:检查设计图样、设计文件和有关目录已列出清单,其配套完整性应满足产品质量保证大纲中产品试制的要求,经过校对、审核、批准三级审签,
并完成工艺性审查会签。

复杂产品应编制关键件(特性)重要件(特性)项目明细表,并在相应的设计图样和技术文件中作出标记;设计图样和设计文件管理符合有关规定,按阶段进行了设计评审,发现的各种技术、质量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并纳入相应的设计图样、技术文件中;
b) 生产计划:已根据产品设计开发计划书和合同的要求,制订新产品试制计划,并得到批准;
c) 生产设施和设备:生产设备完好,其准确度能保证产品质量要求;生产设施与工作现场的布置,应能保证安全生产以及产品与工艺对环境的要求;
d) 人员配备:产品生产的各工序应配备足够数量、具有相应技术水平的操作和检验等人员。

各类操作和检验人员等应熟悉本岗位的产品图样,技术要求和工艺文件,经培训按规定考核合格,持有上岗证;负责配合现场生产的设计、工艺等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数量上和技术业务水平上应能满足现场工作的要求;
e) 工艺准备:工艺文件配套齐全完整有效,且能满足产品试制要求;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方法已纳入工艺文件并明确检验要求;试制所必要的工装已经检验或鉴定并具有合格的证明;计量器具,测试设备等准确度应符合要求,在检定有效期内;对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已进行了技术鉴定,资料齐全,符合设计要求;
f) 外购器材:按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列出了器材清单;器材的储量满足开工要求;订货合同中对质量保证、供货数量、供货期应有明确规定;外购关键、重要件的供应单位已经评定、定点,在质量、数量与供货期方面已有保障;制定并实施了关于外购器材复验、保管的技术文件;采用的新器材,已经过验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