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综合监控系统运营维护模式Discussion on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System Mode of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 李大伟 赵 程 ■Li Dawei Zhao Cheng[摘 要] 综合监控系统(ISCS)采用合理的运营维护模式,是高素质人才培养、故障响应速度、问题解决效率等各方面的保障。
该文以某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项目为例,从设备类型、分布特点等方面分析,介绍了综合监控系统多种不同类型的运营维护模式,以适应整体运营管理需求,使其发挥最大优势,更高效地服务于轨道交通。
[关键词] 综合监控系统 运营维护[Abstract]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system (ISCS) using a reasonable mode of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is the guarant- ee of cultivation of high-quality talents, solving the problem of fault response speed, the efficiency of the security and so on. I- n this paper, an integrated supervisory control system of rail tr- ansit project as an example, the analysis from the aspects of e- quipment types,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introduces a varie- ty of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system of different types of mode of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o- verall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needs, to maximize the adv- antages, more efficient service to the rail traffic.[Keywords]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system,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为实现各专业设备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升自动化水平,提高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响应性,最终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轨道交通在车站、车辆段、控制中心等地点设置综合监控系统。
综合监控系统由中央级综合监控系统、车站级综合监控系统等组成。
本文以某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项目为例,分析和比较常用的几种运营维护模式。
一、 综合监控系统的集成与互联通过综合监控系统与其它子系统之间的高度集成和互联,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各系统平台的统一指挥运行管理的功能,实现了地铁各专业系统之间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高了各系统的协调配合能力。
综合监控系统(ISCS)集成是指综合监控系统与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紧密的耦合关系,子系统数据处理、监控功能、人机界面均通过ISCS完成,正常情况下集成相关系统依赖ISCS实现正常操作功能。
在本项目中,综合监控系统集成了电力监控系统(SCADA)、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屏蔽门(PSD)、防淹门(FG)、隧道温度探测系统(DTS)、防淹门(FG)等系统。
综合监控系统(ISCS)互联是指综合监控系统与各子系统是采用松耦合的结构,子系统是与ISCS 有数据交换但其数据处理相对独立,综合监控系统与互联子系统交换必要的信息,实现联动等功能。
在本项目中,综合监控系统互联了信号系统(SIG)、自动售检票系统(AFC)、广播系统(PA)、闭路电视系统(CCTV)、乘客信息系统(PIS)、时钟系统(CLK)、通信集中告警系统(TEL/ALARM)、不间断电源(UPS)、大屏幕系统(OPS)等系统(见图1)。
图1 各系统图二、 综合监控系统架构1. 中央级综合监控系统构成中央级综合监控系统(CISCS)设置在轨道交通控制中心、车辆段,包括控制中心综合监控系统、网络管理系统、维修管理子系统培训管理系统以及软件测试平台等。
控制中心中央综合监控系统存储、处理从被控系统读取的数据,实时反映现场设备状态的变化并生成报表。
中央综合监控系统将记录这些信息,更新中央数据库。
中央操作员工作站和综合显示屏可显示这些信息。
中央综合监控系统处理操作员的控制命令,相关的控制信息同时被传送给被控系统。
控制中心中央级综合监控系统(CISCS)通过带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构成控制中心局域网,服务器、调度工作站、打印机、前端处理器(FEP)等设备通过冗余的100/1000Mbps网络端口来连接到控制中心的局域网。
控制中心交换机通过交换机上1000Mbps的网络口与车站交换机连接,组成综合监控骨干网。
网络管理系统(NMS)设置在控制中心,归属综合监控中央级功能。
NMS可对ISCS的全部网络设备进行配置、监视和控制。
这些需要监管的的设备主要包括:ISCS网络上的所有交换机、所有的服务器、工作站、前端处理器(FEP)、磁盘阵列、磁带库、大屏幕系统及接入车站交换机的各集成系统设备等。
网络管理就是通过对上述的各种网络设备、网络设备的节点、服务器资源进行规划、配置、监视、分析、扩充和控制来保证计算机网络服务的有效实现。
维修管理子系统(MMS)设置在车辆段内,归属综合监控中央级功能。
对综合监控系统的自身设备、集成子系统主要设备进行故障告警、信息查询、故障分析、故障维护,从而帮助运营维修人员更方便、更高效率地完成维修工作。
在车辆段设置培训管理子系统(TMS)和软件测试平台(STP),归属综合监控中央级功能。
TMS和STP具有独立运行的软件。
设置TMS的目的是使学员处于模拟仿真的ISCS中央级和车站级操作环境,对学员进行各种ISCS的培训操作,包括仿真单点的设置、遥控、组控、模式控制等功能。
2. 站级综合监控系统构成站级系统包括车站综合监控系统与车辆段综合监控系统。
车站综合监控系统(SISCS)设置在各车站,主要由带路由功能车站交换机、冗余服务器、冗余值班员工作站、事件打印机、冗余前端通信处理机和综合后备盘(IBP)及操作台构成。
车站综合监控系统通过车站带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构成车站局域网,服务器、工作站、打印机、前端处理器(FEP)等设备通过冗余的100Mbps网络端口连接到车站局域网。
车站综合监控系统配置冗余的实时服务器,完成实时数据采集和处理工作。
冗余实时服务器能自动切换,具备热备与热热冗余、通道切换功能。
冗余服务器存储、处理从被监控系统读取的数据,实时反映现场设备状态的变化并生成报表。
车站综合监控系统将记录这些信息,更新车站数据库。
车站操作员工作站可显示这些信息。
车站综合监控系统处理操作员的控制命令,相关的控制信息同时被传送给被控系统。
车站综合监控系统配置冗余的以太网交换机。
FAS、BAS、SCADA等系统通过交换机将数据传入综合监控系统。
车站配置冗余的前端处理器(FEP),用于接收和发送车站级集成和互联系统的相关信息。
前端处理器(FEP)具备数据处理能力,采用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可进行实时数据处理。
综合监控系统通过同时具备冗余热备及热热冗余、通道切换功能的前端处理器(FEP)接收接入系统的信息并可对无关的访问进行数据隔离。
前端处理器(FEP)具有转换各种硬件接口、软件协议的能力,在数据处理的逻辑上集成和互联系统通过FEP将数据传入综合监控系统,同时综合监控系统也通过FEP向各接入系统传送有关数据。
除FAS、BAS、SCADA外,其它接口系统均通过FEP将数据传入综合监控系统。
车辆段综合监控系统(DISCS)是热备、冗余、开放、易扩展的计算机系统。
车辆段综合监控系统(DISCS)设备由带路由功能以太网交换机、冗余服务器、双屏工作站、事件打印机等组成。
车辆段综合监控系统(DISCS)通过车辆段带路由功能以太网交换机构成车辆段局域网,服务器、工作站、打印机、前端处理器(FEP)等设备通过冗余的100Mbps网络端口连接到车辆段局域网。
车辆段交换机通过交换机上1000Mbps的网络口连接到中央级交换机,连接到综合监控骨干网。
FAS、BAS、SCADA通过交换机将数据传入综合监控系统。
(下转第286页)284生能够懂得垃圾分类管理资源化的过程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自己。
2. 改变现有管理系统、加强学校的约束力目前大学城垃圾资源化率十分低下。
解决分类垃圾箱利用率低,要着重在提高学生个人垃圾分类意识,把垃圾分类处理作为自身的责任。
要严格控要求学生的随意丢弃垃圾行为,杜绝污染问题。
要集中开展一次垃圾分类管理资源化利用的普查工作,摸清底数,并研究促进盘活垃圾分类管理资源化政策措施。
第一,我们要制订新的垃圾分类标准,要认真执行垃圾分类管理政策,对那些有毒类、可回收类的垃圾箱,要禁止其它垃圾的投入。
第二,要大力推进垃圾分类管理集约化。
引导学生提高垃圾分类管理意识,鼓励垃圾分类管理,增加垃圾分类管理基础设施和宣传项目,也要节约垃圾分类管理费用。
总之,我们大学城一定要走出一条节约费用,促进大学资源利用循环发展的路子。
同时,加强法制教育,让学生意识到垃圾的随意处理如同破坏公物一般都是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3. 聘用垃圾管理员,加强生活园区垃圾的分类回收大学城作为文化传承的地方,垃圾分类管理与资源化应该是自觉意识和行动。
对此生活园区可以聘用一些勤工俭学的学生作为垃圾分类回收的管理员,监督学生对垃圾的分类处理以及管理垃圾资源化利用,这不仅提供了勤工俭学岗位,同时学生管理学生,起到了宣传作用。
同时不断地升级垃圾分类回收系统,让垃圾分类回收更细化,更专业化。
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对垃圾进行分类管理资源化。
应用Triz理论进行地下垃圾箱的创新设计,作为将科技与绿色结合的典型,能带来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首先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其次将垃圾箱设置在地下,让城市街道更加整洁、美观;最后节约了地上面积和空间。
4. 大力发展垃圾分类管理资源化技术,鼓励学生创新拥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敢于冒险,在面对不利条件环境下有着毫不动摇的信念,并且有较强的团队精神。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而垃圾分类管理资源化要着眼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依靠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来推广相关计划解决垃圾分类管理资源化才是核心任务和主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