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职业学院优秀教学成果评定奖励工作实施办法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我院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国务院《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励办法》等文件精神,并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优秀教学成果评定、奖励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动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通过认真严肃、客观公正的评定工作,努力提高院级教学成果奖的科学性和应用性,充分发挥教学成果奖在推动深化教学改革中的作用,促进我院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以下简称教学成果),是指反映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在教书育人、教学改革、教学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取得的经过实践检验,对提高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显著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案和教学改革、研究成果。
主要包括:(一)在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调整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其相关的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和推广价值的成果。
(二)在组织教学工作、推动教学及教学管理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开展质量保证与监控工作,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等方面的成果。
(三)申报成果要符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改革指导思想,能够彰显“做中学,做中教”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特点。
(四)申请院级教学成果奖的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并经过两年以上教育教学实践检验,表明该成果的确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和效益,值得推广。
实践检验的起始时间,从正式实施(包括正式试行)教育教学方案的时间开始计算,不含研讨、论证及制订方案的时间。
截止时间为推荐院级教学成果奖的时间。
第四条申请省级教学成果奖,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原创性,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所突破,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高职院校办学规律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规律,在我院处于领先水平的成果。
(二)具有较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经过两年以上教育教学实践检验,取得明显实效的成果。
(三)具有较大示范性和指导推广作用,取得较高认同度,在我院及兄弟院校产生积极影响的成果。
(四)必须是学院或以上部门正式立项的教改或教研项目的成果。
(五)必须是过去未参加过教学成果奖评选的成果,过去已参与评选但以后又确有新的突破性发展的成果,如果需要申报,则应加以详细说明。
第五条成果的主要完成人应符合下列条件:(一)成果第一完成者必须是学院的正式在编人员,直接参加成果的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和实施全过程,并做出主要贡献。
(二)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风,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三)具有连续3年以上从事教育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或教学辅助工作经历。
每项成果的主要完成人不超过5人。
第六条教学成果评定坚持思想性原则。
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做到思想性和学术性的统一。
第七条教学成果评定坚持导向性原则。
成果评选要引领方向,推动教学改革。
充分发挥获奖成果的示范作用,加强教学优质资源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确立全局观念,坚持标准,客观公正,全面衡量每一项成果,确保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权威性和示范性。
第八条教学成果评定坚持科学性原则。
获奖成果必须符合人才培养、科学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显著创新,达到国内或省内、院内先进水平。
第九条教学成果评定坚持应用性原则。
获奖成果须具有重要推广价值,实践检验效果好,学生、教师或社会对成果有较高的认可度,具有重要的人才培养效益。
第十条教学成果评定坚持均衡性原则。
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的特点,统筹兼顾高等教育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成果。
一等奖必须代表我院教育教学工作最高水平,在全省具有明显优势与高度认同。
二、三等奖,在符合条件标准的前提下,适当兼顾系(院)部的覆盖面,发挥教学成果奖的示范带动作用。
在同等水平情况下,对长期从事公共课与基础课教学工作的教师所取得的成果,适当给予倾斜。
第十一条根据山东省教学成果奖评审频次,我院自本办法施行后,首次评审暂定为2012年,以后每四年评审一次,时间一般安排在11月份。
第十二条申报(一)由成果完成人或成果完成部门申报,或由教研室提名。
特殊情况下教务处向学院直接提名。
(二)每个教学单位申报名额原则上不超过3项,教辅部门不超过1项,其它部门原则上不受理。
(三)申报时提交的材料有《**职业学院教学成果奖申报书》、反映成果的总结(不超过3000字)及有关佐证资料。
第十三条评审(一)系(院)部成立评议小组,负责对本部门申报(或推荐)人员的材料进行审核初评,同时向学院推荐名额限度内的成果项目及相应材料。
(二)学院教学管理委员会负责评审工作,由学院教学管理委员会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对受理项目进行鉴定并提出获奖等级意见。
(三)院级获奖项目数量为当年申报项目的30%~50%,但不得超过12项,一、二、三等奖的比例为20%、30%、50%。
(四)学院教学管理委员会将评选结果报学院党委审批。
(五)向全院公示获奖名单。
(六)院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实行异议制度。
任何部门或个人对评审工作有异议的,可以在评审结果公示之日起3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教务处提出,并写明联系人姓名、地址、联系电话。
部门提出异议的,须加盖本部门公章;个人提出异议的,须签署真实姓名。
否则,不予受理。
第十四条教学成果奖的日常组织、受理工作由教务处负责。
第十五条获院级教学成果奖者,学院颁发证书。
第十六条学院根据成果获奖等级给予相关人员或集体相应的奖金。
院级奖金分别为一等奖1000元、二等奖800元、三等奖500元;市级、省级、国家级依次加倍。
奖金由学院专项资金支付。
第十七条教学成果奖等同于科研成果奖,有关材料归入获奖教师个人业务档案,作为评定职称、晋升增薪的一项重要依据。
第十八条教学成果奖的奖金,归项目获得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截留。
项目奖金的分配应按贡献大小予以区别。
第十九条推荐参加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评选的项目必须是院级获奖项目。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1.**职业学院教学成果奖申报书2.**职业学院教育教学成果评审指标内涵附件1:**职业学院教学成果奖申报书成果名称成果完成人成果完成单位申报等级建议申报单位名称及盖章申报时间年月日成果科类代码编号**职业学院教务处制年月日一、成果简介获奖时间获奖种类获奖等级获奖金额(元)授奖部门成果获奖情况成果起止起始:年月日完成:年月日时间主题词1、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2、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3、成果的创新点:4、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二、主要完成人情况第一完成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年月最后学历参加工作时间年月高校教龄专业技术职称现任党政职务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现从事工作及专长电子信箱通讯地址邮政编码何时何地受何种院级及以上奖励主要贡献本人签名:课题组负责人签名:年月日主要完成人情况第()完成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年月最后学历参加工作时间年月高校教龄专业技术职称现任党政职务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现从事工作及专长电子信箱通讯地址邮政编码何时何地受何种院级及以上奖励主要贡献本人签名:课题组负责人签名:年月日三、主要完成单位情况第一完成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电子信箱通讯地址邮政编码主要贡献单位盖章年月日主要完成单位情况第()完成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电子信箱通讯地址邮政编码主要贡献单位盖章年月日四、推荐、评审意见推荐意见推荐单位盖章年月日评审意见学院评审委员会主任签字:年月日申报书填报说明一、封面1、成果名称:应准确、简明地反映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字数不超过35个汉字(含符号)。
教学成果如为教材,在成果名称后加写(教材)字样。
2、成果完成人:按贡献大小从左到右顺序填写,最多不超过5人。
3、成果完成单位、推荐单位:写系(院)、部名称。
4、推荐等级:成果推荐单位根据有关规定给推荐成果所定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建议。
5、成果科类代码:按下条成果所属科类代码中的规范要求填写。
6、代码:组成形式为:abcdef,其中:ab:成果所属科类代码:哲学—01,经济学—02,法学—03,教育学—04,文学—05,历史学—06,理学—07,工学—08,农学—09,医学—10,管理学—11,军事学-12,其他(包括:政治思想教育、素质教育、评估、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等)—13。
*科类代码(规范)与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教高[1998]8号)的学科代码(规范)一致。
填写科类代码一般应按成果所属学科归类。
c:成果完成人为一个人填1,两个人填2,三个人填3,四个人填4,五个人填5,其它填0。
d:成果属普通教育填1,继续教育填2,其它填0。
e:成果属高职高专教育填1,本科教育填2,研究生教育填3,其它填0。
f:成果内容属教书育人填1,教学改革填2,教学建设填3,教学管理填4,其它填0。
*填写编码时,不得少填、多填或错位填写,若编码中某一项无法填写,请在这一位填W。
7、成果科类序号、编号由省教育厅统一填写。
二、成果简介1、成果曾获奖励情况:指学院、市、省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设立的教学奖励;经登记常设的社会力量设立的教学奖励,但不包括商业性的奖励。
2、成果起止时间:起始时间指立项研究、开始研制日期;完成时间指成果开始实施(包括试行)或通过验收、鉴定的日期。
3、主题词:按《国家汉语主题词表》填写3—7个与成果密切相关的主题词,每个词语间用“;”隔开。
4、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对成果内容概述及其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字数一般不超过500个汉字。
5、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具体指出成果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方法,思路要清晰。
字数一般不超过600字。
6、成果的创新点:是成果在创新性方面的归纳与提炼,字数不超过400个汉字。
7、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就成果的应用、推广情况及实际效果进行阐述。
三、主要完成人情况1、主要完成人情况,是核实推荐院级、省级教学成果奖主要完成人是否具备获奖条件的依据,应按表格要求逐项填写。
所推荐成果属集体完成的,除本人签名外,还要有课题负责人签字。
本人与课题负责人为同一人者,课题负责人签名改为课题组其他所有完成人签名。
2、主要贡献:应如实填写该完成人对本成果做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