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文学批评教学目的:说明文学批评的性质、形态、标准等问题。
教学要求:掌握文学批评的性质、形态、标准等问题。
第一节文学批评的性质和作用一、文学批评的性质(一)何谓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以文学鉴赏为基础,以一定的理论和相关的人文科学理论为指导,对各种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的科学认识活动。
它既是一种高层次的接受活动,又是一种具有独立地位的文学研究活动。
文学批评的对象远比文学鉴赏广泛,除文学作品外,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发展、作家的创作活动、读者的接受活动以及文学批评自身的现象等,都可以成为文学批评所关注和研讨的对象。
而其中心任务是对文学作品的分析、阐释、评价。
(二)文学批评的性质文学批评是人类的文学活动与科学活动相互交叉、碰撞的产物,介于文学活动和科学活动之间,因而其性质也具有双重性: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
1、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以文学作品的理性认识为主,其思维形式主要是抽象思维。
文学批评的职能是要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运用行之有效的批评标准和批评方法,对文学作品进行有说服力的分析和评价,总结创作经验,探寻艺术规律,进而推动全社会的文学事业走向繁荣和发展。
文学批评虽要从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开始,却不能停留在感受印象阶段,还必须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从经验直观上升到理论分析,从具体的文学现象抽象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还要对这些见解进行论证,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才具有更大的合理性和说服力。
2、文学批评又是一种文学活动。
文学批评少不了形象思维的参与?因为文学批评主要以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而文学作品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是作家运用形象思维创造的艺术品,这就决定了文学批评必须高度重视文学的审美本质,必须把确定作品的审美价值和审美特征放在中心地位。
(“以美学的、历史的观点”)别林斯基说:“确定一部作品的美学优点的程度,应该是批评的第一要务。
当一部作品经受不住美学的评论时,它就已经不值得加以历史的批评的。
”所以,要评论作品,首先要从文学鉴赏入手,就要对作品进行深入、精细的感受、体验和领悟。
高明的评论家必定也是优异的鉴赏者。
此外,在撰写批评文本的过程中,评论家还常常把自己对作品的直觉印象和独特体验用描述方式或其他方式表达出来;写的虽然是评论文字,笔端却时带感情。
由于评论的是文学作品,因而对批评文本的文体和语言等比较讲究,力求达到既有哲理,又有诗情(“诗意地批评”),尽量避免枯燥乏味的政论式的批评。
评论家的这类做法,正好说明了文学批评不只是具有科学性,同时还具有文学性。
二、文学批评的作用作为研究文学的一项特殊活动,作为人类精神生产的一个特殊门类,文学批评对于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于人类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都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其中,比较直接、比较突出的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文学批评对读者阅读和鉴赏活动具有指导作用1、文学批评可以帮助读者深入地感受和理解由于学识、经验和艺术经验等诸多方面的限制,普通读者的文学接受往往有直接性和娱乐性的特点,他们往往对作品的故事情节比较感兴趣,对作品的思想内涵、作家的艺术匠心不去深究(力有不逮)。
即便有较高文化修养的人,面对写法奇特怪异、含义朦胧隐晦的作品,也未必没有些许的困惑和迷惘。
豪泽尔说:“艺术风格越是发展,艺术作品新奇的成分就越是丰富,艺术消费者对作品的接受就越是困难,这时就越需要中介者的参与和帮助。
”而在作家和读者之间建立桥梁的中介者中重要的就是评论家了。
2、文学批评可以帮助读者选择和鉴别作品文学作品浩如烟海,新人新作层出不穷,其间难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
如何正确地选择和鉴别它们,也是让读者时常感到烦恼的问题,毕竟大多数人的阅读时间并不充裕,由于评论家阅读的面比较广,掌握的信息又比较多,在艺术上又比较内行,因此读者在选择和鉴别作品时常常会参考他们的意见。
在许多情况下,读者就是在看了评论文章后才产生想读作品的兴趣的。
好的文学评论不仅是读者阅读的向导,也为读者树立了鉴赏的榜样。
二)文学批评对作家的创作活动具有调节作用1、文学批评可以向作家反馈社会的接受信息一个作家苦心孤诣、殚精竭虑地创作出作品并将其推向社会,肯定会关系作品在社会上的命运和遭遇,关心人们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而文学批评是反馈信息中最重要的,“因为批评家是观众在艺术评价领域里最有专业知识的代表、首领”。
(卡冈《作为系统的艺术文化》)文学批评不仅传达了批评家对作品的看法,往往还集中或代表了很多读者的意见,反映了一定的社会舆论。
正因为如此,许多作家都表示令他们烦恼的并不是评论家指出其作品的不足,而是评论家对其作品的沉默。
由评论家反馈过来的读者信息,必然会引起作家对其创作的深刻反思和对下一步创作的调整。
2、批评可以帮助作家总结创作上的经验和教训狄德罗说,“不管一个戏剧家具备多大的天才,他总是需要一个批评者的。
”睿智的批评家不但可以在作家陷入创作误区时为其指点迷津;不但可以在作家受到不公正的批判时挺身而出,为之辩护,而且可以在作家初露头角时热情地予以扶持;不但可以揭示出潜隐在作品内部的尚未被作家本人意识到的意义,而且可以发现作家刚刚露出端倪的创作特点,促其使从不自觉走向自觉,逐步形成鲜明的创作个性;不但可以提醒作家克服创作中出现的停滞现象或自我重复现象,而且可以帮助作家更好地了解自己创作的潜能、优势、特点和不足,以便扬长避短,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
(二)文学批评对于发展文学理论具有推动作用文学批评是文学理论建设的基础。
文学批评,一般是在文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对文学现象的具体的合理的审美判断;而文学理论则往往是人类无数次审美判断积累的经验和认识的升华。
因此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之间是没有界线的,一方面批评家总是以一定的文学理论为指导去分析文学现象;另一方面,他必然在分析评价作家作品时发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总结出新理论,从而推动文学理论建设和发展。
总之,文学理论指导着文学批评的实践,文学批评的实践又为文学理论的建设和发展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第二节文学批评的标准鲁迅说;“我们曾经在文艺批评史上见过没有一定圈子的批评家吗?都有的,或者是美的圈,或者是真实的圈,或者是前进的圈。
没有一定圈子的批评家,那才是怪汉子呢。
”(《批评家的批评家》)他所说的“圈子”即标准。
文学批评作为一种带有人文科学性质的活动,总要对作品的艺术质量和艺术价值的高下忧劣、成败得失进行评价和判断,总要对文学创作应该坚持什么、改正什么提出某些规范性的要求,而要作评价、判断和要求就要有一定的标准。
一、如何理解文学批评的标准所谓文学批评的标准,就是人们对文学作品的艺术质量和艺术价值进行鉴别和判定时所依据的尺度或准绳。
它是一定时代、一定阶级或处于一定社会文化共同体中的人们根据对文学的认识和要求,在反复比较各种文学作品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和审美效果的基础上总结和制定出来的。
应当注意的是,从来就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任何批评标准都具有相对性。
文学作品虽然是一个充满生气的有机整体,是多样性的统一,但批评却需要进行分析和综合的工作,否则,面对的就是一个混沌的整体,就无法进行批评。
从批评的实际情况看,最常见的操作方法就是将其划分为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
与此相应,就有了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的提法。
(一)思想标准思想标准,是用来衡量文学作品所蕴涵的思想意义的正误深浅的尺度。
文学作品虽然是艺术品,但是它所表现的内容却不限于纯艺术的东西,它总是包含着作家对人生对社会的感悟和理解,总是对这种或那种意义的表达,人们对文学作品的接受有总少不了对意义的探寻,因此对意义的发现、阐释和评价便成了文学批评的一项重要任务。
(如对新写实小说、《上海宝贝》等的评价,对终极意义的追问)(二)艺术标准艺术标准,就是用来衡量文学作品的艺术水平和审美价值的高下优劣的尺度。
文学作品按其本性来说又是人对世界的一种艺术把握,是专门为了满足人的审美需要而创造出来的审美客体,文学的本质在于审美,其意义也必须通过艺术的方式来表现,因此,对文学作品的艺术特性和审美价值的考察更是文学批评的重心所在。
二者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有着内在的有机联系。
因此在实际的批评操作中,对思想性的考察必须兼顾艺术性,对艺术性的考察也必须兼顾思想性。
另外,绝不能把它们简单地等同于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思想意义只是作品内容的构成要素之一,并不是作品内容的全部;艺术更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形式。
二、具体的批评尺度标准的作用在于对作品的各个方面各种程度进行具体的衡量,为此,就需要将文学批评的标准具体化。
根据文学作品的基本构成可以引申出一些具体的批评尺度,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语言的表现力看一部作品在语言的运用上,是否具有较高的水平,关键是看其语言是否具有较强的表现力,而不在于其辞藻是否华丽。
所谓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就是能够描绘出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的语言,能够传达出复杂微妙的思想情感的语言,能够以少胜多,具有丰富意义和艺术张力且变化多端、独具个性色彩的语言。
“有意味的形式”(以画圈故事为例)(二)形象的生动性形象性是文学的重要特征康德说,“某些艺术作品,虽然从鉴赏力的角度来看,是无可指责的,然而却没有灵魂。
一首诗,可以写得精确而又井然有序,但却没有灵魂……甚至一个女人,可以说长得漂亮、温雅而又优美动人,但却没有灵魂。
那么,究竟什么是我们所说的灵魂呢?从美学的意义上看,所谓…灵魂‟是指心灵中起灌注生气作用的那种原则。
”只有做到形神兼备、心物交融、生气灌注,艺术形象才会具有动人的魅力。
(三)构思的新颖性每一部独创性的作品,都讲究材料选择的别开生面,切入角度的独辟蹊径,表现方式的别出心裁,艺术手法的花样翻新,结构方式的不落窠臼。
(四)情感的真挚性文学是以情动人的,要想传达出真挚的情感,作家除了要对人生、对社会有真切的体验外,还要对艺术、对读者抱真诚的态度,必须以诚待人,不为文而造情,不作假,不矫饰。
(五)意蕴的深广性所谓深,指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或必然趋势,表现了人生的某些深层体验,甚至达到了某中形而上的哲理层面;所谓广,是指其意义大于形象,具有较大的生活覆盖面,并且具有丰富的意义和意味。
优秀的作品,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
第三节文学批评的多样形态正如文坛创作实践十分丰富一样,文学批评的实践也一样丰富多彩,形成了不同的批评方法和模式,这里仅介绍几种主要方法。
一、道德批评道德批评是指以道德标准为基本尺度进行的评价活动,又称为伦理批评。
我国先秦有“美善相乐”论,认为一切令人快乐的事物之所以“美”,只因为它是“善”的。
孔子虽然分清美和善的不同,但他最迷醉的还是“尽美矣,又尽善也”的《韶》乐。
这种善的本质,不过是“事父、事君”的道德要求和不能“犯上作乱”的等级观念。
孔子以此为标准,认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就是道德批评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