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上课 外科感染 第八版课件回顾.ppt
上课 外科感染 第八版课件回顾.ppt
最新.课件
24
诊断:表现明显,诊断较易
鉴别诊断:1.痤疮合并感染:顶端有凝脂。 2.粉瘤合并感染:病变较久,表皮正常。 3.痈:病变范围大
最新.课件
25
痈
最新.课件
26
痈
最新.课件
27
痈
临床表现:中老年多见。初起为红肿, 可见数个脓点,继之红肿扩大,脓点增 大增多,中心处坏死。项背部多见 指邻近多个毛囊及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 性感染,以金萄菌多见
最新.课件
55
甲沟炎和指头炎
临床表现
甲沟炎:一侧甲沟皮下,红肿痛波 动感扩至另侧,疼痛加剧指头炎
指头炎:手指末节,轻度肿红剌痛 跳痛,伴全身症状疼痛减轻,皮色变 白破溃,可伴骨髓炎
最新.课件
56
最新.课件
57
最新.课件
58
治疗
最新.课件
59
掌侧化脓性腱鞘炎、 滑囊炎、深间隙感染
最新.课件
繁殖引起的炎症反应。
最新.课件
4
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 包括创伤、手术、烧伤等并发症的 感染。
这类感染临床多见,需注意防治。
最新.课件
5
第一节:概论(conspectus)
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性疾 病和发生在手术后和创伤后的感染。包括:① 一般感染;②特异性感染;③手术、创伤后腔 内或伤口感染;④手术后远离伤口的感染;⑤ 器械检查后的感染。
重者:感染性休克、器官衰竭、败血症↓
3.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检查:计数↑、核左移,G阴性杆菌感染 或免 疫功能低下时,白细胞计数稍↑甚至↓
B超、X线、CT检查: 诊断深部脓肿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正确选用抗生素。
最新.课件
17
治疗
1.局部处理:保护感染部位,理疗和外用 药物,手术。
2.抗感染药物应用:根据细菌培养+药敏、 其次根据感染部位、临床表现、脓液性 状等估计病原菌种类。
本章重点与难点
1.外科感染的治疗 2.脓肿和蜂窝织炎的鉴别诊断
和治疗 3.全身化脓性感染的治疗
最新.课件
1
内容
1.概念 2.分类 3.特点 4.临床表现 5.浅表软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6.脓肿
最新.课件
2
内容
7.全身性外科感染 8.特异性感染
最新.课件
3
外科感染
感染是由病原体(病毒、细菌、 真菌及寄生虫)入侵、滞留与
最新.课件
15
3.全身症状:感染重时常伴发热、呼吸心 跳加快、头痛乏力、全身不适、食欲减 退等。
4.特殊表现:破伤风(强直性痉挛)、气 性坏疽(皮下捻发音)、皮肤坏疽(发 痒性黑色浓疱)
最新.课件
16
六、外科感染诊断
1.局部症状: 红、肿、热、痛、机能障碍
轻者:发热、心跳↑、呼吸↑ 、精神沉郁、食欲↓ 2.全身症状:
防治:注意卫生,选择有效药物,局部
最新.课件
46
最新.课件
47
丹毒
最新.课件
48
丹毒
最新.课件
49
丹毒 丝虫病 …
淋巴管阻塞
淋巴淤滞
象皮肿
最新.课件
50
最新.课件
51
丹毒
1.是皮内淋巴管网的急性炎症 2.致病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3.临床特点:好发下肢和面部,起病急、
局部表现为片状红疹,颜色鲜红、边界 清楚、压之消退、去压恢复。 3.治疗:抬高患处,应用抗生素,50%硫 酸镁湿热敷。
最新.课件
11
(二)人体的防御能力
1、局部情况: 皮肤粘膜缺损; 导管或管腔阻塞; 局部组织缺血; 异物及坏死组织残留;
2、全身情况: 严重病变(休克、糖尿病、
尿毒症、肝衰)
特殊治疗(激素、化疗、 放疗) 严重营养不良 爱滋病病人
最新.课件
12
三、外科感染的特点
1.绝大部分的外科感染是由外伤所引起。 2.外科感染一般均有明显的局部症状。 3.常为混合感染。 4.损伤的组织或器官常发生化脓和坏死过程,治疗
最新.课件
52
浅部急性淋巴管炎
最新.课件
53
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 巴管炎
病因:链球菌、金萄菌侵入淋巴。
临床表现:
急性淋巴结炎:淋巴结肿大、疼痛、 触痛形成肿块、疼痛加重、皮肤红 热脓肿形成。
急性淋巴管炎:浅层—红线;深层— 条形触痛区。
诊治:诊断不难最,新.课但件 需同时诊治原发54
第三节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最新.课件
8
(二)、病程分类(Progress classification)
1、急性感染(Acute infection):病程小于三周 2、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 ):病程大于二月 3、亚急性感染(Subacute infection):病程三周~
二月
最新.课件
9
三.按发生条件分
后局部常形成瘢痕组织。
最新.课件
13
五、外科感染的病程演变
局限化、吸收 或形成脓肿、
蜂窝织炎
慢性感染
感染扩散 痊愈
最新.课件
14
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急性炎症有红、肿、热、痛 和功能障碍的典型表现。体表病变脓肿 形成时,可有波动感。病变位置深、则 局部症状不明显。
2.器官-系统功能障碍:如腹腔感染时, 胃肠功能减弱,引起腹胀;泌尿系感染 时有尿频、尿急。
最新.课件
6
外科感染可按不同角度分类
一.按病菌种类和病变性质分 1.非特异性感染:也称化脓性感染或一般
性感染,占外科感染大多数。常见有疖、 痈、丹毒、急性(淋巴结炎、乳腺炎、 阑尾炎、腹膜炎等)。特点:先有急性 炎症反应,继而形成局部化脓。
最新.课件
7
2.特异性感染:特异的致病菌引起的特定 的感染,如:结核、破伤风、炭疽等
62
治疗
三、化脓性深间隙感染:
最新.课件
63
全身性外科感染
1.脓毒症:是指因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 反应,体温、循环、呼吸有明显改变, 的外科感染。
2.菌血症:是脓毒症的一种,血培养检出 病原菌,多有明显的感染症状。
3.病因:导致的原因是致病菌数量多、毒 力强和机体抗感染能力低下。
最核白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白 脓 细胞、嗜碱性白细胞、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 汁 红细胞
组织分解产物:组织细胞分解碎片、坏死组织 碎块、骨碎粒、软骨碎片
最新.课件
33
最新.课件
34
一 脓肿
(四)分类
1.按脓肿的深浅
(1)浅在性脓肿:脓肿处于体表
(2)深在性脓肿:脓肿位于体腔深部
19
(二)全身治疗:
1.抗菌药物:建立在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基础上
药物选择。
2.支持治疗:调节代谢:水、电解质、碳酸氢钠、钙制
剂解毒;葡萄糖疗法加强饲养管理
3.对症疗法:强心、利尿、解毒、解热、镇痛、改善胃
肠功能
最新.课件
20
浅表软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包括疖、痈、急性蜂窝织炎、丹毒、急 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等。
6.血肿与淋巴外渗:破溃最后新.课感件染
31
一 脓肿
(三)病理发生
化脓感染初期→ 局部炎性细胞浸润→ 局部组织受压坏死→ 白细胞、毒素于病灶内形成脓汁、腔洞→ 周围形成脓肿膜→ 患部和健康组织的分界线→ 形成脓肿
最新.课件
32
脓腔:组织坏死、细胞溶解后产生
脓肿膜:内层坏死组织细胞、外层是具有吞噬能力的间叶细胞 脓
(1)脓汁抽出法 (2)脓肿切开法 (3)脓肿摘除法(适用于小脓肿)
4.全身疗法:
抗菌素、解热镇痛药
最新.课件
39
急性蜂窝织炎
最新.课件
40
最新.课件
41
急性蜂窝织炎
1.指皮下、筋膜下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感 染。2
2.致病菌: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大肠杆菌为主
3.临床特点:弥漫性炎症,不易局限,扩 散迅速,与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
原发性感染:伤口直接污染造成的感染 继发行感染:伤口愈合中出现的病菌感
染 外源性感染:病原体由体表或外环境侵
入体内造成的感染 内原性感染:体内的病原体经空腔造成
的感染
最新.课件
10
人体易感染的因素
1.局部皮肤黏膜的病变或缺损 2.留置血管或体腔内的导管处理不当为病
菌侵入开放了通道 3.官腔阻塞内容物淤积,使细菌繁殖 4.异物与坏死组织存在 5.局部组织血流障碍或水肿、积液
64
全身性感染常见致病菌
1.革兰氏阴性杆菌: 常见为(大肠、绿 脓、变形)杆菌。
2.革兰氏阳性球菌:常见为(金黄葡萄、 表皮、肠)球菌。
3.无芽胞厌氧菌 4.真菌
最新.课件
65
临床表现
脓毒症主要表现为: 1.骤起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41度。 2.头疼、头晕、恶心、呕吐、腹胀等。 3.脉搏细速、呼吸急促、肝脾肿大等。 4.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5.代谢失调和肝、肾损害。 6.寒战、高热时血培养,较易发现细菌。
3.支持治疗:
最新.课件
18
七、外科感染治疗
(一)局部治疗:
1.休息及患部制动
2.外部用药: 改善循环、感染灶局限化,促进肉芽生长;
鱼石脂软膏、50%硫酸镁等。
3.物理疗法:改善循环, 促进炎症吸收,感染病灶局限化;
方法:热敷、微波、超短波
4.手术治疗:脓肿切开,感染病灶切除,人工引流
最新.课件
最新.课件
35
一 脓肿
(五)临床症状
1.局部临床症状
(1)局部温度升高
(2)潮红
(3)肿胀(局限性)
(4)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