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下册描写家乡的民风民俗作文

六年级下册描写家乡的民风民俗作文

六年级下册描写家乡的民风民俗作文 民风民俗充分展示了地方特色。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民风民俗作文 ,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我的家乡──兴义,有一种风俗习惯:在每年的八月十五夜晚,大人小孩都 去摸秋,分享一年辛勤劳动的成果。

我和小伙伴最喜欢这一天。

早在几天前,我们就盼望着 …… 这一天终于到了。

晚霞姐姐刚和我招手再见,我就背起小背筐,提着小灯笼去找 小丽、玲玲、祝梅。

我们大家手拉着手,一蹦一跳地朝地里走去。

今夜是这般宁静, 远远望去千盏灯笼闪闪发光, 萤火虫也亮着小灯笼来凑热 闹了,星星和月亮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为我们照亮。

不知不觉,已到了地里。

我 们按传统方法,先拔一些葱、蒜、白菜和青莱。

听老人说,你拔了这些东西,新 的一年中你就会变得聪明,会算,还很清白。

我们最感兴趣的当然是去摘蚕豆,“我家的蚕豆最好,又嫩又大还很 甜。

走,去摘我家的。

”祝梅先发出邀请。

“我家的才好。

” 小丽也不甘示弱。

望着她们,我想了想说:“这好办,我们一家里摘点, 吃着一比,不就行了吗”这主意大家都同意了。

于是我们一会儿在这家地里,一会儿又蹿到那家地里、不大工夫,就摘了大 半筐。

走出菜地,坐在一块干净的草坪上。

这时我的肚子“咕咕” 地提意见了,我想出个好主意,就说:“咱们把蚕豆煮熟了吃。

” 我的话刚出口,玲玲马上拍手赞成。

小丽和玲玲挖坑、剥,祝梅回家找锅、柴, 我去提水大家齐动手,很快就把蚕豆煮上了。

蚕豆很快就煮熟了。

我着又软又甜的蚕豆,心里有说不出的快乐。

大概小星 星也闻到了香味,都从云层中钻了出来。

一大锅蚕豆很快就被消灭了。

“ 真好吃!”小涛说。

“谁家的最好吃?”小丽问。

祝梅、小丽两 家蚕豆我都摘了,分不清哪家的好吃,哪家的不好吃,只好说:“两家样 好吃。

” 月亮姐姐照着我们踏上了归途。

今年真有意思,大人摸回一年的成果,我们 呢?摸到了欢乐。

篇二: 朋友,您看过大秧歌吗?如果您正月十五能到我们家乡做客,您一定会被那 粗狂豪放的场面所吸引, 在流连忘返中, 说不定您也会情不自禁地加入这狂欢的 行列,身不由己地扭起来。


1/5


你听,锣鼓声声,鞭炮齐呜,唢呐响了起来,大街上一拨儿秧歌开始打圆场 了。

领头的是“沙公子”,他头戴小生帽,身穿鹤氅,手持大折扇。

后面紧跟的是乔装打扮的大姑娘和小伙子。

“七咚锵,七咚锵,七八弄咚 锵……”随着这铿锵的锣鼓, 秧歌队在“沙公子” 的指挥下踏丁字,迈十字,彩绸飞舞,虎步生风,自然排成两行,穿花打场。

看 秧歌的人们见到这雄浑的气势自然却步。

走场两圈后, 只见“沙公子” 跃步跳入场心,双手抱拳做个“罗圈揖”,唱个贺年的大喏,热闹的 小戏便开始了。

这时唢呐换调,锣鼓的韵律,也变得更加昂扬,一队队旱船如同 在水上漂, 手持“船桨”的老汉在前面像醉翁一样扭来舞去, 那水灵 灵的“姑娘”(大多男扮的)扭泥作态。

正扭到高潮处, 后面却冲出几 个“刁老婆”。

她们手拿棒椎,身穿青色布衫,耳朵上还挂着一红一 绿的大辣椒,头上梳着“浓篱把”,脸上还有一个黄豆大的“ 黑痣”,黄脸朱唇,气势汹汹,大有“樟打鸳鸯”之势,三蹿 两 跳 来 到 了 旱 船 眼 前 , 与 “ 老 汉 ” 开 始 周 旋 。

“ 棒 ”“桨”相撞, 乒乒乓乓, 丑脸相对互不相让, 他们似撕似打, 似挑似逗,似舞似扭,真叫人啼笑皆非。

正在难解难分之时,高跷队冲了上来, 这才冲散了这对丑冤家…… 这一拨儿秧歌刚过,那一拨又接了上来。

耍龙灯、舞狮子、天女散花;丰收 锣鼓……满街的人目不暇接价震耳欲聋。

人们沸腾了, 拥着秧歌队 说呀笑呀,指指点点地议论着。

孩子骑在爸爸的脖子上追看秧歌队叫,儿女们搀 着跟着秧歌队跑。

人们忘记了寒冷。

被这催人奋进的锣鼓带进春潮涌动的世界。

朋友,百闻不如一见,还是请你亲自来看看我们家乡的大秧歌吧!亲眼瞧一 瞧那如醉如狂的场面,亲耳听一听那昂扬的韵律……
2/5


3/5


4/5


5/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