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选题背景和意义

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在中国钢琴曲创作中,以传统古曲音乐素材改编的钢琴曲占有重要的地位。

这些作品继承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又利用钢琴这一西洋乐器,创造了新的音乐文化语境。

对于中国钢琴作品的学习,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学习中国音乐的旋律、曲式、美学等特点,更重要的是为了发展我国的钢琴音乐,发展中国的钢琴学派,促进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

但在当今的钢琴教学中,仍有不少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一味遵循多年来的固定模式,而忽略了对中国作品的选择与安排,造成教学和音乐会上中国作品的边缘化。

这样不仅不能更好的传承中国音乐文化,而且也不利于中国当代音乐人的培养。

在音乐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各个国家和民族已越来越关注自己传统文化的发展。

我国有悠久的音乐历史文化,千百年来积淀的丰富的音乐宝藏。

我们发展自己的音乐文化是传承中国文化的需要,是中华儿女获取文化认同的需要。

中国钢琴作品不仅能够很好地培养我国学生的音乐感觉与思维能力,更重要的还能激发钢琴学习者对学习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

通过学习过程的体验,能够深层触及并领略中国文化内涵,深入了解作品所反映出来的中国人特有的美学思想和文化气质,从而使钢琴这一西方乐器在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音乐的同时,推动我国音乐文化和整个世界的音乐文化的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这部分内容是开题报告的重点,应写详细,文献资料应该充分)
1杨丽莉的王建中中国钢琴改编曲的民族特色研究中,文章以中国曲调钢琴改编曲为切入点通过取材、对民族乐器特性音色的模仿、结构安排以及五声性和声等几个方面,深入分析其改编曲中的民族特色,探索王建中在中国曲调钢琴改编曲中的创作手法。

2丁菲菲的论王建中钢琴作品的民族特色中,文章从五声性音调,民族特色的节奏和多声性等创作特点,论述王建中钢琴作品的民族特色。

3周建蜂的王建中钢琴改编曲的和声运用中,讲述了王建中大胆运用各种三度及非三度结构的和弦,并通过调式扩展,极好地发挥出和声在多声音乐中的色彩性与功能性,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如何将民族音乐语言与现代音乐风格相结合的可鉴之路。

4程杰的《梅花三弄》起源考中阐述了梅花三弄的名字起源::唐宋时期人们常提的“梅花三弄”,其实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单曲名称,而是有关乐府横吹曲中笛曲《梅花落》和角曲大、小《梅花》的泛称。

明代有关颜师古创作琴曲《梅花三弄》的说法并不可靠,琴曲《梅花三弄》也不是胡乐羌笛《梅花落》的简单移植。

从其情感内容以及最早记载此曲之《琴传》一书的时代看,应创作于“梅花三弄”这一说法开始流行的北宋时期,而其广为人知则要延至元代。

5杨慧的谈钢琴曲《梅花三弄》中的继承和发展中,拟以王建中根据古琴名曲改编的钢琴曲《梅花三弄》为具体代表,努力探讨如何在继承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的同时,利用钢琴这一西洋乐器,创造新的音乐文化语境这一时代命题。

6刘一洋和院琼刚的钢琴曲《梅花三弄》的文化意蕴分析中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分别从创作背景、音乐织体、形象塑造以及演奏技法等方面对钢琴曲《梅花三弄》进行了分析。

7周琴的钢琴改编曲《梅花三弄》的创作特色中,在创作技法、音乐表现、形象塑造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体现了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时代特征。

8喻靓的钢琴改编曲《梅花三弄》的演奏艺术中,通过分析梅花和古琴两者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寓意及地位,以及古琴的演奏特点,来探讨钢琴曲《梅花三弄》的演奏。

9张玉红的《彩云追月》及改编曲中,介绍了《彩云追月》是我国音乐家任光先生创作的一首民族器乐合奏曲。

乐曲因抒情优美的旋律、淡雅清幽的风格而深受人们喜爱。

在创作后的几十年里,曾被改编成歌曲、各种器乐独奏、合奏曲。

王建中据其改编的同名钢琴曲在用
外来乐器演奏民族传统乐曲中体现出高度的融合性,既保持了原曲的民族风格,又充分发挥了钢琴富于表现的优势,体现了中国音乐在新时期的新发展。

10黄嘉清的钢琴曲《彩云追月》的音乐分析中,从创作手法、调性分析、曲式结构、演奏提示等方面对钢琴曲《彩云追月》的分析,使人们领略民族音乐的魅力。

11赖涛的浅谈钢琴改编曲《彩云追月》的意境与演奏,全曲通过对二胡,扬琴,中垸,古筝等民族乐器的模仿,既保留了原曲的民族风格,又充分发挥了钢琴丰富的表现力。

文章通过对曲式结构的及其创作的分析,进而揭示其独特的意境,并就演奏进行分析。

12唐伟的简谈《彩云追月》的演奏技巧,对作品的演奏技巧做了简单的分析。

13胡春满的中国钢琴作品《浏阳河》简析中,对乐曲做了简单的分析。

14丁菲菲的论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的艺术特色,文章通过对王建中钢琴改编曲的旋律、装饰音特色、音色润腔、曲式结构、演奏速度等方面创作特色,分析其典型的民族特色和艺术特色,力求更好的演奏诠释中国钢琴改编曲。

15于青的中国钢琴作品《浏阳河》的演奏与教学中,文章对中国钢琴作品《浏阳河》改编的时代背景、曲式结构、音乐风格以及演奏风格等诸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对此作品在演奏与教学方面的理解和看法。

三.研究的内容及可行性分析:(这部分内容就是论文的框架)
前言
一、王建中生平以及钢琴作品概述
(一)王建中生平简介
(二)王建中钢琴作品概述
二、王建中钢琴作品的风格与特点
(一)取材范围
(二)民族特色
(三))和声运用
三、王建中钢琴作品的演奏与教学
(一)作品《梅花三弄》的演奏与教学
1、古琴改编曲的文化意蕴
2、创作特色
3、演奏艺术
(二)作品《彩云追月》的演奏与教学
1、管弦乐改编曲的意境美
2、音乐分析
3、演奏技巧
(三)作品《浏阳河》的演奏与教学
1、名歌改编曲的艺术特色
2、作品分析
3、演奏与教学
结语
四.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难点: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查阅了大量有关的文献,期刊论文等等资料。

2实践法,通过练习演奏实践,体会其深刻内涵。

3分析法,通过对钢琴曲《梅花三弄》的分析,了解并掌握了乐曲的创作技法。

六:论文的进度安排:
2010年8月——2010年9月:查阅文献资料,文献综述。

2010年9月——2010年11月:确定论文题目,完成开题报告。

2010年12月——2011年1月收集各种相关资料,撰写初稿。

2011年1月——2011年2月修改,审阅。

2011年3月论文定型,上交。

论文的进度安排要写具体人,如:
2010年6月——2010年9月:收集资料
2010年9月——2010年11月:完成论文开题
2010年11月——2010年12月完成(具体哪个章节的写作)
以下同上面一样写
七:主要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的数量要在20篇左右)
1杨丽莉王建中中国钢琴改编去的民族特色研究常州工学院学报2010年6月第28卷第3期(后面还具体应写上此篇文献是在哪个期刊哪年第几期上发表的,)2丁菲菲论王建中钢琴作品的民族特色潍坊学院学报2008年1月第8卷第1期3周建锋王建中钢琴改编曲的和声运用2010年1月
4 程杰《梅花三弄》起源考中国古典与文化
5杨慧谈《梅花三弄》钢琴曲的继承和发展2010年1月第37期第1卷
6刘一洋院琼刚钢琴曲《梅花三弄》的文化意蕴分析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8月第26卷第4期
7周琴钢琴改编曲《梅花三弄》的创作特色
8喻靓钢琴改编曲《梅花三弄》的演奏艺术
9周生红王建中中国钢琴改编作品的民族韵味
10张玉红《彩云追月》及其改编曲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6月:81-83
11黄嘉清皓月当空——钢琴曲《彩云追月》的音乐分析
12唐伟简谈《彩云追月》演奏技巧音乐舞蹈论坛
13赖涛浅谈钢琴改编曲《彩云追月》的意境与演奏研究生论坛
14张晓培谈《彩云追月》的意境美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2月:96——97
15胡满春中国钢琴作品《浏阳河》简析音乐天地2009年11也
16丁菲菲论钢琴作品《浏阳河》的艺术特色高校讲坛2009年第29期
17于清中国钢琴作品《浏阳合》的演奏与教学中国音乐2003年2月
你的开题报告太简单了,我都没法给你改。

我是这样考虑:光写《梅花三弄》这首作品我怕你把握不了写不清楚,还是写三首作品比较好,能够更清楚地表达。

我已经在下面了你论文框架,你可以根据我给你的框架去找文献资料,除了《梅花三弄》外最好再找两首王建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风格与特点中的具体内容你可以通过查阅文献获得;每首作品的演奏与教学中小的1、2、3、是指这首作
品在演奏与教学上应在哪些方面内容,如:触键方面的、旋律方面的等等,你也可以从文献中找到答案
题目定为《王建中钢琴作品风格特点与演奏教学研究》
论文的框架可以是:
前言
一、王建中生平以及钢琴作品概述
(一)王建中生平简介
(二)王建中钢琴作品概述
二、王建中钢琴作品的风格与特点
(一)具体的内容(风格特点)
(二)具体的内容(风格特点)
(三)具体的内容(风格特点)
三、王建中钢琴作品的演奏与教学
(一)作品《梅花三弄》的演奏与教学
1、
2、
3、
(二)作品《》的演奏与教学
1、
2、
3、
(三)作品《》的演奏与教学
1、
2、
3、
结语
请你抓紧时间重新修改后发给我。

字数要在3000到4000左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