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兰州市情简介

兰州市情简介

兰州市情简介概况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处在东经102°30ˊ-104°30ˊ、北纬35°5ˊ-38°之间,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在大西北处于“座中四连”的独特位臵。

市区南北群山对峙,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

城市依山傍水而建,层峦叠嶂,既体现了大西北的雄浑壮阔,又展现了江南的清奇秀丽。

兰州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五区和永登、榆中、皋兰三县,全市总面积 1.31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31.6平方公里。

兰州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市区海拔平均高度1520米,年均气温11.2℃,年均降水量327mm,全年日照时数平均2446小时,无霜期180天以上,是比较理想的居住和投资创业之地。

全市户籍总人口322.28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10万人,居住着汉、回、藏、东乡、裕固、撒拉等38个民族。

兰州西汉时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

隋初改臵兰州总管府,清康熙时隶属甘肃行省,省会由陇西迁至兰州。

1941年正式设市,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

全市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84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全市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152.44亿元,增长19.05%;一般预算收入50.86亿元,增长25.4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1.98亿元,增长20.4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04亿元,增长17.03%。

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升级,工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7.06%,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提高到33.99%。

资源兰州及其邻近地区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境内已探明各种矿床156处,主要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土和能源矿产等9大类、35个矿种,临近兰州的白银、金昌是我国镍、铅、锌、稀土和铂族贵金属的重要产地。

兰州位于黄河上游水能富集区,河川径流地表水资源总量384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9.6亿立方米。

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上游干流段可建25座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可达1500万千瓦,现已建成的刘家峡、八盘峡、盐锅峡、柴家峡、大峡、小峡水电站与邻近地区的其它水电站构成我国最大的水力发电中心之一。

兰州是闻名全国的“瓜果城”。

兰州百合,瓣大肉厚,香甜可口,是高级滋补营养品;兰州的玫瑰花,花大色艳,玫瑰油产量占全国的80%;兰州的黑瓜子,板大形正,被称为“兰州大板”,畅销海内外;兰州的白兰瓜、黄河蜜,清香溢口,实乃瓜中上品,民间素有“赏景下杭州、品瓜上兰州”的赞誉。

旅游兰州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独特,人文景观丰富,民族风情多姿,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以兰州为中心的“丝绸之路”大旅游区内,有敦煌莫高窟、夏河拉卜楞寺、天水麦积山石窟、平凉崆峒山、永靖炳灵寺等著名历史古迹。

兰州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中山铁桥,有“陇右第一名山”——兴隆山,有4A级景区“兰州水车博览园”,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吐鲁沟、石佛沟、徐家山,以及五泉山、白塔山等自然风景区。

近几年,兰州依据独特的城市环境建设的“百里黄河风情旅游线”,融“丝路文化、黄河文化、民族文化”为一体,已逐渐成为兰州特色和代表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景观和旅游热点。

工业兰州是黄河上游最大的工业城市和西部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重点布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之一,经过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与发展,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初步形成了以石油化工、冶金有色、装备制造、能源电力、医药生物、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冶金有色和装备制造业基地。

全市有工业行业40多个,产品品种2万余种,工业精品5000多种。

交通通信兰州是中国12个主干交通枢纽之一,是大西北铁路、公路、航空的综合交通枢纽,随着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兰渝(重庆)、兰成(成都)铁路的开建,其枢纽作用将更加重要。

兰州是陇海、兰新、兰青、包兰四大铁路干线的交汇点,兰州西货站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货运站和新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集装箱转运中心。

公路四通八达,幅射周边地区,兰州至西宁、银川等周边城市的五条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

兰州中川机场与国内30多个城市直航,并开通新加坡、香港等旅游包机航线。

兰州的通信水平居全国先进行列,西兰乌、京呼银兰等四条数字光缆主干线均以兰州为主节点,光缆、微波、卫星等通讯网络畅通,电信宽带网覆盖全境。

商贸兰州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的商埠重镇和著名的“茶马互市”,现已发展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

多层次、规范化的市场体系建设日益完善,流通服务功能明显增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相对活跃,大商贸、大流通、大市场格局初步形成,辐射面达西部8省区,近400万平方公里和3亿多人口。

商贸流通业整体水平得到提升,超市和连锁经营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200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95.04亿元,同比增长17.03%。

科技文化兰州是我国重要的科研基地。

拥有以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为主体的各类科研和开发机构1000多家;有以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为代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10个;国家级、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和中试基地28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30万人,每年取得科研成果近500多项。

有一批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和学科带头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3名。

平均每百人拥有科技人员7名,人才密度高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创建于1909年的兰州大学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和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之一。

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是西北地区师资和少数民族教育培训中心。

文化事业坚持“做西部文章,创全国一流”的思路,推出了《丝路花雨》、《大梦敦煌》、《龙源》、《读者》、《老柿子树》等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精品杰作。

城建以三版城市总体规划为龙头,实施“东扩西进、南伸北拓”战略,大力加强城市规划工作,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完善安宁新城区、榆中东城区、西固石化园区和高新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重点抓好路桥工程、城市给排水管网、燃气热力管网、电信电力管网建设。

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和黄河水污染治理进一步加强。

城区环境质量稳步好转,全年优良天数达到268天。

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危险废物监管得到加强。

城市自来水生产能力130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19.1万吨/日,天然气用户发展到47万户,对外开放1992年国家批准兰州为内陆开放城市以来,兰州的投资软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先后引进中粮可口可乐、吉利轿车、法国威立雅、丹麦嘉士伯等一批项目落地。

对外交流不断加强,先后与日本国秋田市、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杨市等10个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与美国亚特兰大市、埃及法尤姆市等14个城市缔结为友好交流城市。

兰州与国内各省市的经济技术合作日益广泛,友好交往不断扩大,还先后与南京、福州、沈阳、石家庄、长春、合肥、西宁、银川、拉萨、呼和浩特、杭州、厦门、南昌、海口、三亚、蚌埠、上海卢湾区等17个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区),与国内170多个城市和地区建立了信息交流和合作网络。

兰州园区国家级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是国务院1991年批准的首批27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区划面积33.78平方公里。

兰州高新区管委会是兰州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市级经济、行政和社会管理权限。

管委会各职能部门与工商、国税、地税等驻区服务单位实现了“一栋楼办公”和“一站式服务”,推行了“代办制”、“限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等制度,建立了“精简、高效、快捷”的政府服务管理体系。

打造了全国第一家“中介超市”服务平台,为投资者提供更全面、更深入、更细致的服务。

营造了浓厚的“宽容失败”的创业氛围,使兰州高新区成为投资创业的乐园。

建区以来,兰州高新区紧紧围绕“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建区宗旨,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总部经济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完善创新创业环境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在园区建设、招商引资、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已初步形成了“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技术、农业高新技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六大支柱产业,成为全市经济率先发展、快速发展、科学发展的先行区。

目前,兰州高新区注册企业1109户,其中高新技术企业331户、外商投资企业34户。

2008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00亿元,2009年将达到650亿元,2010年突破1000亿元。

国家级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93年,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3年兰州市政府决定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安宁区实行“两区合一”的管理体制。

近年,又成为建设中的兰州新城区,具有开发区、兰州新城区、兰州安宁区“三区叠加”的优势,是兰州地区发展最快、投资潜力最大的区域之一。

开发区位于兰州市安宁区核心地带,规划面积9.53平方公里,可利用土地2万2千4百亩。

濒临百里黄河风情线,气候温和、地势平坦、环境幽雅,绿地覆盖率达26%。

区内入住各类企业500多家,有长风集团、兰州飞控仪器总厂、万里机电总厂等国有大中型企业;也有中石油西部管道局总部、华能西北总部、沃尔玛商业中心、华润雪花啤酒等强势企业落户。

现有甘肃农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科学院、甘肃社会科学院等30余所大中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有各类科技人才近3万人,是甘肃省高校聚集区和高科技人才密集区。

2008年完成技工贸总收入402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50.1亿元。

开发区正在成为全市体制创新的示范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外向型经济的聚集区、出口创汇的新基地。

开发区交通条件发达,高速公路从园区可直达兰州中川机场。

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铁路货运编组站、集装箱中转站和兰渝铁路终点站正在区内建设,这里通讯设施先进,信息交流方便快捷,宽带网络和有线电视覆盖全区。

开发区已形成高效投资管理服务职能体系,办事程序简便、快捷,并为投资者实行“绿色通道”,限时进行办理。

为入驻企业在土地使用、规划建设、财税、手续办理、证件发放、企业理财、对外合作以及项目论证、推介等方面创建了良好的政策和优质服务环境。

兰州空港循环经济产业园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空港循环经济产业园是兰州市人民政府依托兰州中川机场航空港,充分发挥引大秦王川灌区的土地资源和区位优势而建设的一个“以空港为中心,两翼开发,启动工业带动商贸,统筹兼顾、一体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园。

规划总面积100平方公里,由机场控制区、秦王川高科技农业示范基地、工业开发区、商贸核心区和预留控制区五部分组成。

实际控制性详细规划面积10.04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区先期启动面积2.2平方公里。

空港循环经济产业园位于永登县中川镇,毗邻兰州中川机场。

距兰州市区60公里,西宁市195公里,白银市80公里,地处兰州、白银、西宁区域经济和高速通道大三角中心位臵,极易成为接受东中部及兰州地区产业转移和技术转让的首选地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