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题检索报告

课题检索报告

课题检索报告课题名称: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现状与发展趋势姓名:寇希西班级:国贸1 3 1 5 1 班学号:手机:说明1.自己思考一个本专业的课题并检索,课题名称不能少于8个字。

2.检索式的要求是要查全。

3.中文数据库检索CNKI和万方数据库,每个数据库导出5篇相关文献,期刊文献要有标题、作者、期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其它所有文献按数据库的参考文献格式导出即可)。

4.自选一个外文数据库,写明数据库名称,检出5篇相关文献,期刊文献要有标题、作者、期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标题要中英文对照,即标题要加上中文翻译,翻译要修改通顺。

5.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写出2600字左右的综述,简要叙述一下该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

直接写正文即可,不用写摘要、关键词,文后不用附参考文献。

6.报告字号用小四,格式要整齐,做完后打印出来上交,报告双面打印,不能超过5张纸。

一、课题名称(10分)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现状与发展趋势二、检索式(20分)中文检索式:关键词=中英文扩展(财务风险and 关键词=中英文扩展(管理and (精确匹配)英文检索式:FT=Multinational company investment in China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development三、CNKI数据库文献(10分)1)检索CNKI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结果如下:根据中文检索式获得文献107篇,例举文献5篇[1]刘畅. 论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与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03:90-98.[2]杨玉明. 跨国公司投资动机和东道国引资目标的冲突与协调[D].西南交通大学,2013.[3]刘畅. 后危机时代跨国公司对华投资行为变化与我国外资政策调整[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02:79-86.[4]姚战琪.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不同来源外商对华投资市场战略差异的因素分析[J]. 世界经济研究,2004,03:79-85+78.[5]张寓钦.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独资化对中国产业安全的负面效应和应对机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四、万方数据库文献(10分)1)检索万方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结果如下:根据中文检索式获得文献98篇,例举文献5篇[1]张二震,许坚,马野青.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系列化问题[J]. 广东社会科学,2006,01:23-28.[2]徐火兰.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现状及应对措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3]陈漓高,谢建国.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的演变趋势及应对策略[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02:10-13.[4]邱询旻,刘晓瑾. 美国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新特点及其实效分析[J]. 太平洋学报,2003,01:56-62.[5]王夏阳.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产业关联效应研究[J]. 经济师,2001,04:47-49.五、Springer LINK 数据库文献(10分)1)检索Springer LINK 数据库结果如下:根据英文检索式获得文献88篇,例举文献5篇[1] wen-ying xu. Multinational company investment in China strategicadjustment and transformation to attract foreign capital policy in China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调整与我国吸引外资政策转换)[D]. Suzhou university, 2003.[2] Gao Jing.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investing in China strategic adjustment (新形势下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战略调整)[J]. Journal of district economy, 2010, 11:96-97.[3] Qiu Yinggong multinationals investing in China. The new trend of location selection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区位选择新趋势)[D]. Jinan university, 2007.[4] Xie Huaxiang. Multinational company investment in China in the preferred configur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research(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中人力资源择优配置研究)[D]. Zhejiang university, 2002.[5] Zhang Xiaomei. New trends of multinational investment in China and China's countermeasures(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新动向及中国的对策)[J]. Journal of special zone economy, 2009,01:89-90.国内外研究概况早在十九世纪,西方古典经济学家就提出了风险的概念,认为风险是经营活动的副产品,经营者的收入是其在经营活动中承担风险的报酬。

企业的财务风险,从狭义上看,是指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及收益分配等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预计收益发生偏离,因而蒙受经济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性。

Ross[1]等认为债务筹资会增加股东的风险,使用债务筹资所产生的这部分额外风险称为公司股东的财务风险。

[2]在“Fundamental of Financial Management"里面讲到,更宽泛一点,财务风险包括可能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以及由于使用财务杠杆而导致的每股收益的变动。

[3]使用多元线性判断模型研究企业财务风险及破产问题。

按照企业资产规模,他针对33家陷入财务危机而宣布破产的企业选择了33家非破产企业进行配对比较,最终确定5个财务变量作为是否存在财务危机和是否陷入破产的判断变量。

继Altman之后,学者在利用财务指标进行财务风险评价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

Ohlson(1980)[4]提出了Logit模型进行企业财务风险和破产预测,Ohlson的研究表明,企业规模、财务结构、流动性及经营绩效四个因素对判断企业风险状况和预测破产最为重要。

但Logit模型用于我国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预测的缺点是计算程序较为复杂,使用该模型前需要根据企业实际财务数据做大量转换工作,因而实用性较差。

(二)选题的理由近年来,我国逐步调整了利用外资的政策,利用外资的形式也正在逐步从传统合资合作方式转到利用跨国并购方式上来。

2006年1月31日开始施行的五部委发布的《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以及股权改革后的上市公司,都为外资并购创造了合适的环境。

可以预见,外资并购的热点将随着各个行业的外资准入政策限制逐步取消而逐步展开。

在那些目前限制并购或限制持股比例的行业中,外资将首先以合资或合作的形式出现,然后再过渡到控股。

预计在今后的时间里,外资并购将在国内各个行业大面积展开。

(三)研究现状(归纳5-6篇参考文献的主要研究内容)外资在华并购的特点1.中国在全球企业并购格局的重要影响地位在世界上主要国家外资规模都在减少的情况下,中国则成为吸引国际投资的“热土”。

到2002年11月,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已达到486亿美元。

尽管中国的外资流入仍以新建投资为主,但并购所占比重提高的趋势则是明显的。

外资愈加倾向于采取收购的方式,从与中方合资转向独资经营,外资在华并购在今后几年将呈现不断升温的趋势外资在华并购以及受此影响的中国本土企业之间的并购活动,部将对全球投资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加入WTO后,经济的全面国际化推动着本土企业的外向联合,这恰与跨国公司海外投资中的理想投资方式相契台。

从而,中国的外资并购以及本土企业之间的并购,在全球企业并购格局中的地位都将显著提高。

同时,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并购活动,将改变它们自身在全球竞争格局中的地位。

对它们如何掀起下一轮的全球企业并购浪潮,以及在新的浪潮中充当重要角色,都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2.在华并购是跨国公司全球竞争战略的重点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对于任何一家跨国公司来说,中国在其全球资源配置方面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跨国公司之间在中国的频频发起的并购活动,就是针对其他国际竞争对手的一种反应。

据调查,有近八成的外商企业认为,目前的竞争压力主要来自于同一行业或相关行业的国外竞争对手,而非来自中国国内的企业。

对中国企业实施战略并购,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与其他外国公司竞争的必然选择。

例如,世界汽车巨头经过一年来在中国的加速扩张,与它们对世界市场的控制相同,9家外国汽车企业在中国轿车市场的份额已高达95%。

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实质上已演变成西方汽车列强的竞争。

3.中国企业在外资并购活动中的弱势地位就中国企业而言,在外资并购活动中,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纳入跨国公司经营系统之中。

不少跨国公司的高层主管人员都认为,在进行行业分析或者外部基准化时,根本不必考虑中国的国内企业,而是重点分析行业内具有竞争力的外资企业。

事实证明,对于中国企业,外商企业从整体上在早巳取得了巨大的优势。

在跨国公司在中国正在掀起并购浪潮形势下,众多国内企业面临着是否能与跨国公司合作的严峻选择。

尽管受到种种因素的制衡,但在强大的竞争压力和可能带来的利益诱惑,本土企业不能不纷纷期待着与外资的合作,甚至被收购。

在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面前,国内企业大多将处于合作中的从属地位。

从近年来国内的外资并购形势中,可以看到,许多并购事件我方部是处于被动地位,跨国公司很轻易地将合资企业纳入其经营系统,并通过收购剩余股权,从台资走向独资。

4.本土企业享有更多的选择外资空间首先,由于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面临着全球性竞争,也亟需不断寻找中国的合作伙伴,这会加大中国企业向外方讨价还价的余地,提高我方在并购中的谈判地位。

有利于保证自身的短期和长期利益。

其次,我方依托本土文化优势,通过采取跟进和学习策略,可与跨国公司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战略格局。

从长远发展的观点看,中国企业不仅将决定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空间,而且通过与跨国公司的合作,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将大大提高,并最终以更强的实力参与到国内外的企业并购活动中。

5.母公司主导的对华并购现象突出入世后中国外资流入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跨国公司母公司为主的系统化投资显著增加。

母公司在中国追求的目标.是建立主导性的全国范围的市场地位和开展世界级的业务为落实总体竞争战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