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球概论模拟试题套

地球概论模拟试题套

《地球概论》模拟试题(一)《地球概论》模拟试题(一)一、名词解释(5×4=20分)太阳系引潮力历法食限磁偏角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多个答案,10×3=30分)1.按照我国传统历法的规定,雨水所在的月份是:A 十二月B 正月C 二月2.1985年3月21日北京时间0h14m春分,已知这天的时差为+7m29s,这时阳光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A 0°,114°37′45″WB 0°,65°22′15″WC 0°,65°22′15″ED 0°,63°30″W3.1980年11月1日北京时间8点正(时差为16m23s),全世界以哪两条线为界(按理论时区),分属两个日期:A 日界线和西经7.5°经线B 东经7.5°经线和日界线C 180°经线和4°5′45″经线D 0°和180°经线4.关于地外行星同太阳的回合运动,正确的叙述是:A 地外行星相对于太阳向东运动是顺行,相反是逆行B 地外行星相对于太阳的视运动,永远是向西的,因而同太阳的角距离变化在之间C当地外行星同太阳之间的角距离为90°时,叫做方照,正是地外行星“留”时D 地外行星在合日之后,先经西方照,然后才经过冲和东方照5.地球上新年元旦最先是从哪里开始的:A 本初子午线通过的地方B 国际日期变更线通过的地方6.如时差为正值,当平太阳上中天时:A 真太阳正在上中天B 真太阳尚未上中天C 真太阳已过上中天7.本初子午线是:A 东西时区的分界线B 习惯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C 东西经的分界线D 世界时的标准经度8.下列各地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且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右偏的是:A 50°NB 23°NC 20°SD 40°S9.某小行星的公转周期是2年,它同地球的会合周期是:A 2年B 4年C 1年 D 3年10.关于地球绕日公转的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 太阳中心位于地球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也位于其它行星轨道椭圆的焦点上B 公转是一种转动,即圆周运动C 春、秋分日,地球位于轨道上的中距点D 地球过近日点时,角(线)速度最快,过远日点时,角(线)速度最慢,但面积速度不变三、填表题(30×0.5=15分)⒈举出下列天球大圆的两极:⒉填写月相变化过程表:四、计算题(4×6=24分)⒈某恒星的周年视差为0.1″,其视星等为0.1等,那么,它的距离为多少秒差距?它的绝对星等是几等?⒉一艘航轮在10月21日(星期三)早晨驶离西雅图,恰恰经过16个昼夜抵达天津新港。

问该船到达之日是几月几日星期几?⒊简要说明地球自转线速度怎样因纬度和高度而不同?在纬度60°处,自转的速度减为多少?⒋试求北极圈上,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

五、简答题(11分)简要说明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及大陆轮廓的特征,大洋的海底地形特征。

《地球概论》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地球概论》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5×4=20分)⒈太阳系:太阳系是由中心天体太阳及其巨大引力作用下,环绕太阳运行的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所组成的天体系统。

⒉引潮力:在地球上引起潮汐现象的力。

它是由于月球(或太阳)对地表各处的引力差异而产生的。

⒊历法:比“日”更长的时间计量,它是根据天体的周期运动来安排年、月、日的法则。

⒋食限:日月食的发生,要求日月相合(或相冲)与黄白交点或其附近。

这个“附近”有一定的限度,它就是食限。

⒌磁偏角:地理子午线与地磁子午线的偏角。

三、填表题(30×0.5=15分)⒈举出下列天球大圆的两极:⒉填写月相变化过程表:距角出没比较见月情形新月0°同升同落清晨正午黄昏彻夜不见上弦月90°迟升后落正午黄昏半夜上半夜西天满月180°此起彼落黄昏半夜清晨通宵可见下弦月270°早升先落半夜清晨正午下半夜东天四、计算题(4×6=24分)⒈解:因恒星周年视差与距离成反比,故距离为(秒差距)------(3分)设恒星视星等为m,绝对星等为M,恒星距离为d,------(3分)⒉解:因航行中要自东向西跨越日界线,跨日界线时,加1天,因此航轮到达天津时为11月7日,星期六。

⒊答: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减小,随高度增大而增大。

设海平面的自转线速度,则在纬度60°处,自转速度减为⒋解:纬度与阳光直射点纬度相差多少,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根据此原理可知:北极圈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46°52′,昼长:24h北极圈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0,昼长:0h五、简要说明大陆轮廓和大洋的海底地形各有什么特征?(11分)答:大陆轮廓特征:(5分)①各大陆形状多是北部较宽,南部狭窄,状如倒三角形;②较大的岛屿群大多位于大陆东岸;③大陆东岸不仅岛屿多,且有系列岛弧分布;④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十分相似,一个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是另一个大陆的凹进部分;⑤大陆的东西边缘多有隆起的高山,中部有低陷的平原。

大洋的海底地形特征:(6分)①大洋边缘,有一个海陆之间的过度地带—大陆架。

大陆架的深度和坡度都很小,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坡度在0.2%上下,宽度为10千米到1000千米不等。

②在大陆架向深海的一方,有一个深度不很大而坡度特大的地带—大陆坡,是陆块与洋底的真正界限。

③大陆架与大陆坡之外是海盆,深度很大而坡度很小,是大洋的主体部分。

海盆隆起的部分叫海岭,深陷的部分叫海沟。

海岭一般位于大洋中部,世界各大洋的洋底贯穿着一条高大的海岭,彼此首尾相接,叫洋中脊,洋中脊的轴部有断裂谷把洋脊劈开。

海沟的位置往往同岛弧邻近,典型的海沟常位于大洋边缘。

《地球概论》模拟试题(二)《地球概论》模拟试题(二)一、名词解释(5×4=20分)引潮力太阳的回归运动食限天文单位太阳常数二、选择题(每题有1个或多个答案。

每小题3分,共27分)1.按照我国传统历法的规定,雨水所在的月份是:A 十二月B 正月C 二月2.1985年3月21日北京时间0h14m春分,已知这天的时差为+7m29s,这时阳光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A 0°,114°37′45 ″WB 0°,65°22′15″WC 0°,65°22′15″ED 0°,63°30″W3.1980年11月1日北京时间8点正,全世界以哪两条线为界(按理论时区),分属两个日期:A 日界线和西经7.5°经线B 东经7.5°经线和日界线C 180°经线和4°5′45″经线D 0°和180°经线4.从南至到升分:A 阳光直射点趋近赤道B 北半球各地昼渐长,但短于夜C 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方昼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越大D 北极附近的极昼地区逐渐扩大5.地球上新年元旦最先是从哪里开始的:A 本初子午线通过的地方B 国际日期变更线通过的地方6.如时差为正值,当平太阳上中天时:A 真太阳正在上中天B 真太阳尚未上中天C 真太阳已过上中天7.本初子午线是:A 东西时区的分界线B 习惯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C 东西经的分界线D 世界时的标准经度8.下列港口城市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A 新加坡(1°N)B 伦敦(51°30″N)C 上海(31°12″N)D 开普敦(23°33″S)9.关于地球绕日公转的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 太阳中心位于地球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也位于其它行星轨道椭圆的焦点上B 公转是一种转动,即圆周运动C 春、秋分日,地球位于轨道上的中距点D 地球过近日点时,角(线)速度最快,过远日点时,角(线)速度最慢,但面积速度不变三、填表(第1题8分,第2题9分,共17分)⒈试推算二分二至时太阳的黄道坐标和赤道坐标,填下表:秋分冬至⒉已知1979年日月合朔的阳历日期有:4月26日,5月26日,6月24日,7月24日,8月23日,9月21日。

有关中气的阳历日期:小满5月21日,夏至6月22日,大暑7月2 3日,处暑8月24日,秋分9月23日。

试排中国农历有关历月的历表。

农历月序初一的阳历日期有关中气(阳历日期)大小月月4月26日(月日)月5月26日(月日)月6月24日(月日)月7月24日(月日)月8月23日(月日)月9月21日(月日)四、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⒈织女星(天琴座α)的视星等为0.1,若其距离增加为10倍,这时,它的星等将是几等?⒉由观察得知,太阳的最大视直径,最小的视直径,据此,确定地球轨道的偏心率e的大小(提示:太阳视直径的大小与日地距离成反比)。

五、简答题(共24分)⒈简要说明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

(6分)⒉绘图说明日全食过程。

(10分)⒊简要说明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及大陆轮廓的特征,大洋的海底地形特征。

(8分《地球概论》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地球概论》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⒈引潮力:在地球上引起潮汐现象的力。

它是由于月球(或太阳)对地表各处的引力差异而产生的。

⒉太阳的回归运动:太阳以回归年为周期,来回于天赤道南北侧的往返运动。

⒊食限:日月食的发生,要求日月相合(或相冲)与黄白交点或其附近。

这个“附近”有一定的限度,它就是食限。

⒋天文单位:即日地平均距离,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的半长轴,距离为1.496亿千米。

⒌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处,太阳光直射并排除大气的影响的条件下,地面上单位面积(cm2)每分钟所接受的太阳热量,即8.16J/(cm2·min)。

二、选择题(每题有1个或多个答案。

每小题3分,共27分)123456789B B A A,B BC C,D B A,D三、填表(第1题8分,第2题9分,共17分)⒈太阳黄纬太阳黄经太阳赤纬太阳赤经春分0°0°0°0°夏至0°90°23°26′90°秋分0°180°0°180°冬至0°270°-23°26′270°⒉农历月序初一的阳历日期有关中气(阳历日期)大小月四月4月26日(5月21日)大月五月5月26日(6月22日)小月六月6月24日(7月23日)大月闰六月7月24日(月日)大月七月8月23日( 8月24日)小月八月9月21日( 9月23日)四、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⒈解:,答:略⒉解:设地球轨道半长轴为a,半焦距为c,则根据题意可知答: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