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多层加高层住宅小区设计说明

江苏多层加高层住宅小区设计说明

通州区川姜镇家纺城志南花苑规划设计说明一、规划依据1.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1.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1.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1.5《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1.6《南通市区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条例》;1.7甲方提供的电子现状地形图;1.8 甲方的设计任务要求。

二.概况2.1基地位置与规划范围通州区川姜镇家纺城志南花苑位于通州区川姜镇镇政府南侧,基地分为两个地块,北区北侧为老裁缝国际家居市场,西侧为江海河,东侧为规划道路。

基地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分布,南北长约251.28米,东西约为288.04米;南区西侧为江海河,南侧为通吕运河,东侧为规划道路,基地呈不规则长方形分布,南北长约275.03米,东西长约365.75米。

2.2土地使用现状规划区域内为村庄用地,大部分为农田和水塘沟渠。

河渠宽度8-17米不等。

村庄分布于基地的四周。

基地内地势平坦。

2.3拆迁安置条件分析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园三区”发展策略,加快推进家纺产业园规划,通州区川姜镇姜灶花苑二期安置房项目选择此地点作为姜灶花苑二期安置房项目实施建设。

本项目地块中有大片的绿化和丰富的水域,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的先天因素,为小区的拆迁安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姜灶花苑二期安置房项目的拆迁安置必将改变区内陈旧的面貌,因此,本规划在建设单位的提议下,充分利用上述良好的拆迁安置条件,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刻意创新、大胆突破,力求使该区规划既达到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要求,又别具一格,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和风貌,创造出具有现代生活气息的农民集中居住小区。

三、规划原则3.1以规划部门及其它有关部门和建设单位对于该区的规划设计要求为依据,使该区规划设计既满足建设单位的拆迁安置意向,又符合更高层次的规划要求,成为城市有机的组成部分并与周边地区相协调。

3.2充分发挥该区良好的居住条件,力求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和风貌,造就高工程质量、高环境质量、高生活质量的二十一世纪安居住宅小区。

3.3建筑平面、空间组合与环境富含特色,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无论是住宅还是公建,均融合富有个性的设计风格,手法多变,在整体格调统一的前提下,使型体塑造更具魅力。

3.4在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的同时,因势利导,力求提高区内的环境质量标准,利用该区临水的优势,创造具有水乡特色与自然风貌的优美环境,形成绿树成荫、安逸雅致、舒适恬静的生活空间。

3.5作为高层次、高要求的农民集中居住小区,规划提供先进齐全的社会公共设施,满足区内人士日常生活需求。

3.6规划以开发建设的客观规律为宗旨,加强规划的弹性与灵活性,规划设计使单体建筑相互联系、融为一体,又相对独立,以利于分期实施,形成良性循环、滚动发展的机制。

四、总体布局规划设计中根据地形地貌,与建设方意见,根据志南花苑农民的拆迁实际情况,以及我们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

我们将建筑类型分为:两种高层住宅,以满足广大住户的不同需求。

南北区中间设置集中嬉戏区与老年人活动场地,北区南边设置沿街商业用房。

居住小区南区在南、北侧(北区在南、西侧)设两处主要的机动车出入口,方便集中的物业管理。

小区主要道路尽量简洁、流畅,区内主要机动车道路呈环形状。

规划力求使小区的生活功能、服务功能既密切联系,又互不干扰,使全区动静有所分离。

主要面向区内人群的生活服务设施集中安排于小区入口两侧,与主要人流方向一致。

五、住宅布局志南花苑共计规划户型5种,各类住宅设计考虑到较高层次的居住质量标准以及需求层次的多样化,户型由两室两厅、三室两厅、四室两厅、五室两厅。

住宅均采用大厅小卧室的合理功能布局,并保证每套住宅的各间房间均有直接的外向采光。

层高均为3.0米,住宅底层为储藏室,提供相应的停车(主要为自行车、助力车、摩托车)空间。

住宅主要采用坡顶结合形式,从而使住宅整体造型一致、通透,建筑立面塑造在此基础上,通过屋顶、阳台、窗楣、入口等的精心处理,山花、线角等建筑符号和装饰的运用,以体现建设单位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和风貌,建筑色彩统一以淡雅清新的暖色调为主,力求体现高尚的品味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住宅整体布局在统一的基础上力求变化,以造就丰富的空间层次,全区建筑、内部建筑与周边建筑均满足日照间距的要求,并通过详细的日照分析进行校核。

住宅朝向基本为南北,,既保证了良好的日照、通风、采光和消防等要求,又使住宅和其它建筑与道路、河流保持良好的视觉关系,同时通过住宅方向的变化、前后的错落,以打破单一兵营式的布局,形成气韵生动的总体面貌,达到小区富有韵律的总体住宅布局目标。

六、道路系统规划家纺城志南花苑周边道路现为城市道路,小区内部道路以上述道路为基础,通过周边道路引入小区内部,并采用“人车分流”的道路系统。

1.车行道路系统,共分四级。

南北区区内主干路。

道路路面宽6米,建筑后退道路边缘3米以上,道路转弯半径5~9米,该道路线形呈流畅的环状,连接两大出入口,便于区内交通组织,避免小区外部交通的穿越,又形成区内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

区内主干路奠定了全区道路网络的骨架。

组团道路。

道路路面宽4~6米,建筑后退道路边缘2米以上,道路转弯半径3~6米,该类道路自主干路引入,是组团主要道路。

宅间道路。

道路路面宽3~5米,该类道路组团道路引出,通至各幢建筑,部分扩大为回车场。

入宅道路。

道路路面宽与建筑入口处宽度相合,该类道路自宅间道路引出,通至各幢建筑。

2.人行道路系统,共分三类。

沿街人行道。

该类道路部分结合住宅于服务设施建设,有收有放,局部如小区入口处扩大为广场,并设花坛、小品等点缀其间,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道路建议采用彩色地砖铺砌。

步行街。

结合城市道路绿化设施的设计,布置花坛,机动车停车,非机动车停车区。

绿化散步道。

于沿河地带,集中绿化区,小区内部规划绿化散步道,道路宽1~1.5米,以花岗岩或碎大理石拼砌而成,线型自由活泼、有曲径通幽之感,并将小区内各块绿化连为一体,居民可欣赏滨河及游园内部的景观,形成茶余饭后散步休闲的理想场所。

3.广场规划于小区主入口对面部位,住宅与电住宅之间安排了小区内的集中活动场所,方便区内各个点的居民的休闲娱乐,同时形成了小区中心的主要景点。

其次,于部分道路交会处规划街角小广场形成小区次要景观节点。

4.停车场地规划全区停车场库配置按照自行车2辆/100㎡,小汽车0.8辆/100㎡。

组团及宅间的空地上规划露天停车位,并设有地下停车场。

七、绿化系统规划作为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和风貌的示范安居小区,环境优美是规划的主旨,因而绿化系统是重点考虑的方面,本次规划设计使整个小区绿地率达到35%,规划采用了片、线、点相结合的规划手法。

1.片状绿化片状绿化由中心绿地和组团间的绿地组成。

中心绿地是居民锻炼、聚会,儿童嬉戏的理想场所,同时可使住宅有位于林间的感觉,强调小区的生态化;组团之间的绿地采用大片草坪的处理手法,使组团内有开敞的空间感,同时也安排一定的儿童和老人活动场地。

2.线状绿化于小区周边道路和内部主次车行道两侧广植乔木,乔木常绿、落叶间植,既使进入小区有绿树成荫之感,又富有一年四季的变化。

沿本区西侧布置垂柳、桃树等景观树种,营造优美的滨水景观带。

同时通过绿化向居住小区的渗透,与组团绿化连为一体,形成区内人士观赏河景的理想场所。

此外,沿区内绿化散步道规划绿化带,该绿化带线形曲折,与曲径的意向相合。

3.点状绿化主要为宅前宅后的小块绿地,该绿地由几幢住宅形成的住宅组群围合,其间布置有灌木、花卉、绿篱等,主要为周边住户服务,形成共享空间,由于部分住宅底层架空,从而使户内、户外绿化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以上片状、线状、点状绿化相互交融,形成面上完整的绿化系统。

八.住区人居环境高新技术运用在住区人居环境建设中,高新技术的含量是决定居住区居住生活模式和水平评价的重要因素。

在志南村农民集中居住区的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广泛的考虑并使用新技术,使得规划设计在宏观及微观上达到高起点、高标准的目的。

8.1节能与新材料8.1.1新型保温材料的应用。

保温材料采用新型的A级保温材料,做到公安部发布的严格的防火要求。

8.1.2新型门窗材料的应用。

采用塑钢门窗,节省钢材、建树、木材,提高保温、防风、防渗性能,节约能源。

8.1.3新型屋面材料的应用。

采用热型屋面防水材料,提高保温、防水、耐老化性能,做到屋面材料无污染。

8.1.4在住宅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达到节能目的,同时形成新的建筑景观。

8.1.5新型给水管材的应用。

住宅冷水给水管拟采用ABS塑钢管,热水管拟采用PEX保利管,节能、耐腐、耐用,污染小。

8.1.6新型排水管材的应用。

室内排水采用芯层发泡PVC管,室外排水采用超强PVC管,耐腐并节约钢材。

8.2智能化设计小区智能化系统主要包括宽带数据接入、保安系统和物业管理系统组成。

宽带网络可为小区的物业管理部门提供现代化、高科技的服务平台、为小区居民提供“网上教育、网上交流、网上游戏、网上购物订票、网上求医”等信息增值服务,并通过统一的出口,接入INTERNET的信息网。

小区居民可以“足不出户”尽享信息时代多姿多彩的生活。

保安系统主要由电视监控系统、周界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系统、访客对讲系统、家庭防盗报警系统和门禁系统组成。

九、指标体系总体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目数量单位1 总用地面积195182.66 ㎡2 总建筑面积417319.62 ㎡3地上计容建筑面积351397.73 ㎡其中高层住宅104499.10 ㎡多层住宅113650.00 ㎡多层住宅(叠墅)111056.40 ㎡配套用房1141.40 ㎡物业管理用房1600.00 ㎡社区服务用房480.60 ㎡青少年活动中心150.00 ㎡老年人活动中心150.00 ㎡文化体育活动中心150.00 ㎡地上非机动车库17224.23 ㎡配电室1296.00 ㎡4地下不计容建筑面积65921.89 ㎡其中地下非机动车库面积6517.00 ㎡地下车库面积51969.19 ㎡人防地下车库面积7435.70 ㎡5 容积率 1.806 建筑密度20.02%7 绿地率35%8机动车停车位2652 辆其中住宅机动车停车位2634 辆商业机动车停车位18 辆其中地上机动车停车位796 辆地下机动车停车位1856 辆9非机动车停车位6796 辆其住宅非机动车停车位6584 辆中商业非机动车停车位212 辆10总户数(总体)2403 户其中A-a(85㎡)849 户A-b(120㎡)610 户A-c(140㎡)512 户B-a(258㎡)216 户B-b(250㎡)216 户十、建筑设计10.1设计依据:(一)甲方的设计任务要求(二)国家和地方颁布的设计规范和标准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2、《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GJ32/J 26-2006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4、《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5、《建筑灭火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10.2平面设计:住宅根据业主要求、为满足拆迁居民要求、在住宅单体设计上为体现低价位普通商品房的特殊性,通过采用不同的套型面宽、进深来满足居民对不同房型和面积的要求,平面采用动静分区,内外有别,减少干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