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场市政4标热力外线工程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42页)

机场市政4标热力外线工程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42页)

机场市政4标热力外线工程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42页)中建三局有限公司北京新机场工作区工程供热工程热力外线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日期:年月日目录一、施工方案 (4)1.工程概况 (4)2.编制原则和依据 (4)32.1编制原则 (4)2.2编制依据 (4)3.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 (5)3.1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 (5)4.主要施工方法 (5)4.1施工前准备 (5)4.2.测量放线 (7)4.3.土方开挖 (7)4.4.阀门井及固定支墩 (8)4.5直埋保温管道安装 (15)4.6阀门的安装 (19)4.7补偿器安装 (19)4.8管道试压 (20)4.9管道接口发泡绝热 (20)4.10直埋报警系统安装 (20)4.11沟槽回填 (20)4.12管网的清洗、试运行 (20)4.13竣工验收 (22)5.确保质量的技术保证措施 (22)45.1沟槽保护措施 (22)5.2管口封堵、管内清洁措施 (23)6.重大风险困素的识别和控制措施 (25)6.1重大风险困素的识别和控制措施 (25)6.2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0)7.扬尘治理措施 (34)8. 冬雨季施工措施 (35)8.1.季节性施工控制 (35)8.2.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35)8.3.冬季施工措施 (36)5施工专项方案1.工程概况1.1项目名称及标段:北京新机场工作区工程供热工程热力外线工程1.2建设地点:北京新机场工作区南侧1.3工程内容:施工图纸及工程量清单中全部内容1.4质量要求:合格62.编制原则和依据2.1编制原则(1)根据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和其它有关技术文件要求,以及本工程中的各工序技术特点和投标方承建的工程量。

(2)国家现行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各种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建设单位对本工程的要求及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

(4)类似工程施工管理经验及我司技术装备、施工力量部署状况。

(5)充分准备、超前安排,确保本项目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目标的实现。

(6)分析进度、质量、安全之间的关系,确保三者协调统一。

(7)精心编制,严格遵循国家现行的有关工程施工规范及质量评定验收标准,保证工程质量,以优良的工程质量和优质的服务满足该项目创优规划的要求。

(8)以标准化管理为基础,现代化科技为手段,合理组织安排,抓住施工重点,超前安排,确保提前竣工和交付使用。

(9)确保本项目工程所有工序顺利竣工。

2.2编制依据(1)北京新机场工作区工程(市政交通)能源工程初步设计(2)现行国家施工规范及质量验收规范《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范》CJJ/81-2013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工业金属管道施工规范》GB50235-2010《工业金属管道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201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GB50126-200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43.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为了保证工期要求,全线分路段平行流水施工,形成合理的流水作业;为保证该目标的实现,我们对本工程的特点、重点和难点,进行了合理的综合分析,并找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

3.1施工周期长采取措施:(1)进入现场首先作好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工程能在短时间内组织劳动力、材料设备进场,尽快形成施工工作面。

(2)加大资源配备与资金支持,确保劳动力、施工机械、材料的充足配备和及时进场,确保特殊时段人、财、物供给充足。

(3)精心策划和部署,合理划分施工区段,分区段组织平行流水施工,优化施工方案,抓关键线路,建立完善的工期保证措施,施工工序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科学策划、组织高效的协调和有效的控制。

84.主要施工方法施工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沟槽开挖——基底处理(排水、夯实、垫砂)——管道吊运安装---固定墩、阀门井制作--—一次性补偿器安装——无损探伤——水压试验——补口保温——直埋报警系统安装---沟槽回填。

4.1施工前准备本工程开工之前,我们将做好以下准备工作:组织机构的建立、技术工作的准备、前期工作所需施工资源的准备、施工各项计划的编制、临时设施的规划、施工现场的详细勘探等。

4.1.1技术准备技术准备工作是施工准备的核心,任何技术差错都可能导致质量、安全事故,造成经济、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为此,我们在技术工作准备方面采取以下的措施。

(1)在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方面,选择有管理经验、施工经验、技术全面的人员参与本工程的施工。

(2)在施工前,做好图纸的自审、会审。

(3)在施工中,按每个单项工程,详细到分部、分项直至每个工序,都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交底中要突出技术措施、施工方案、质量要求、安全措施等。

(4)根据工程报价、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定额编制施工预算,用以控制成本的支出、考核用工,并根据施工图纸的材料用量计划,限额供料,作为经济核算的依据。

(5)施工技术资料:准备施工用的各种记录表格,在施工过程中,随进度及时作好施工记录,并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复验签证。

工程竣工后,按合同规定和技术规范要求编制竣工资料。

工程竣工验收时,按要求向业主和监理单位提交合格的竣工资料。

94.1.2物资准备(1)材料准备:根据施工进度安排,提前作好材料采购准备。

(2)施工机具准备:根据本施工组织设计所列出的机具配备计划,将所需的施工机械、仪器、仪表、检测工具提前作好调配,保证施工需要。

4.1.3劳动力准备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安排,合理配备施工力量。

配备技术能力较强、有岗位操作证的技术工人进场施工,以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

4.1.4 施工现场准备(1)成立施工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的选址设在中建三局有限公司院内。

(2)管沟及检查井的测量与放线:依据图纸测量放线,在测量放线过程中使用不易被破坏的标志(如临时标志桩)对设计管沟处涂以醒目的颜色进行标识,作好测量放线的记录,填写测量放线报验单,并请在现场的监理方签字确认。

同时,在管沟及操作带内如发现阻碍物如房屋、电缆、树木、绿化草坪和花园、架设过低的通讯和供电线缆及其它公用的和私人的设施,要以书面的形式填写清楚准确位置和大小数量及时向建设方、监理方汇报,提出解决方案,征得同意后付诸实施,保证工程顺利连续施工。

(3)材料计划和工机具计划: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准备施工所需材料(4)选派有市政供热施工经验的施工技术人员及操作工人,保证工程的质量。

4.2.测量放线(1)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城市平面控制网点和城市水准网点的位置、编号,精度等级及其坐标和高程资料,确定管网设计线位和高程。

(2)供热管线的中线桩和控制点宜采用平行法和方向交会,距离交会、坐标放10样等方法定位,并设置于路线施工操作范围之外便于观察和使用的稳固部位。

(3)管线中线测量距离可用全站仪、测距仪或钢尺测量,钢尺测量坡地时可进行倾斜修正,误差不应大于1/1000。

(4)定线完成后要顺序编号,起点,转角点,终点并埋设标石,并绘图作标点纪录,转角点应在周围永久建筑物上作出标志点位,控制点坐标亦应作出记录。

4.3.土方开挖沟槽开挖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前进行实地地质调查和地下水位调查、地下管线和构筑物调查,以及沟槽附近地上建筑物和施工环境情况,合理确定挖槽断面和堆土位置,合理选择施工机械和人工配合,以确保开挖的安全性和避免二次倒运。

开挖时挖出的土方堆放于靠近围挡一侧,通过装载机配合,将挖出土方铲离沟槽边,以保证雨水施工的作业面。

挖掘机开挖时要注意预留10-20cm基础保护层,严禁出现“超挖”和“亏挖”现象。

开挖过程中遇到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与监理和业主联系,以取得合理的施工方案。

应根据土质和管线结构情况,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合理选择一定的工作面宽度,并及时跟踪测量。

沟槽开挖完成后进行人工修坡及起槽,人工起槽时要注意槽宽和槽深,并挂线精平,采用蛙式打夯机击实,测量员要及时进行水平标高的复测和管渠中线的校核。

打夯完成后经试验人员取样,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开挖沟槽前先根据图纸做沟槽开挖设计,要求以保证施工安全为前提,尽可能的减少土方开挖量,依据实际情况,在开挖中不停的调整开挖坡度。

沟槽开挖时要求边坡顺直,槽底预留10cm~ 20cm人工清槽,以避免出现超挖现象,若发生内部超挖或扰动,应将扰动部分清除,并将超挖和清除位置填回石粉、碎石、砂并夯实。

基坑挖至设计高度应迅速进行复核中线和水平,并放出基础线在沟底部设置水平小木桩、桩顶标高为管道顶平填砂标高,确认无误后立即回填细砂层,砂层为设计厚度200mm,要求夯实。

沟槽开挖完成后进行检查验收,检查项目包括开挖断面,槽底标高,轴线位置沟槽边坡等质量应符合规范规定。

沟槽开挖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见下表方法防止地面水流入沟槽面造成沟体塌方现象,要准备多台水泵,随时抽排沟坑积水,同时沟坡要采用防雨蓬布遮盖等措施。

4.4.阀门井及固定支墩4.4.1定位放线管网中的固定支墩、阀门井等可在管线定位后,用钢尺丈量进行定位放线,其高程应根据临时高程点进行确定。

4.4.2施工方法及要点模板采用竹胶板模板。

安装模板时,应预先在混凝土垫层上放出轴线及外形线。

模板安装平整,拼缝严密不漏浆,支架固定应牢固,稳定可靠。

模板及支架的拆除应符合规范要求,其拆除顺序一般与安装相反,先拆除侧模,后拆承重模板。

4.4.3钢筋工程钢筋工程是保证结构安全的主要工序,也是质量控制的重点。

4.4.3.1钢筋的检验钢筋进场时现场材料员核验钢筋出厂合格证、炉号和批量,钢筋进场后,现场试验人员立即按规范取样送试,钢筋复验通过后,方可使用。

4.4.3.2材料的堆放和保护根据现场场地实际情况,材料进场后,必须架空堆放并挂牌标识,注明使用部位、规格、数量、产地、试验状态等。

材料堆放场地地坪作硬化处理,2%坡向排水明沟。

直条钢筋支架采用3米长10号工字钢,钢翼缘上500mm间距焊接钢管作隔断,按一根原材4道放置,钢筋存放区搭防雨棚,避免雨淋锈蚀。

4.4.3.3钢筋骨架构造设计要点(1)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构筑物(井室):底板下皮40mm;底板上皮40mm;井壁外层35mm;井壁内层35mm;梁40mm;顶板35mm。

构筑物(支墩):底板下皮40mm;底板上皮40mm;壁板40mm。

(2)钢筋锚固①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见下表)。

②基础纵向钢筋在支座均受拉锚固,锚固长度为La。

(3)钢筋连接接头规定①机械连接时接头的适用范围、构造和质量等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96)墩粗直螺纹钢筋接头(JG/T3057-1999)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109-96)②焊接接头的类型及质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③结构构件钢筋连接的规定:钢筋接头应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时,在任一接头中心到1.3倍钢筋搭接长度区段内,受力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对构件,不宜大于25%,对各类构件,不宜大于50%,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受力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时,设计人员采取了相应措施,并在施工图上注明后对各类构件,不应大于5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