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教坛新秀评选后的总结与反思
歌山镇甽干小学楼雅芬
2015年4月,我有幸参加东阳市教坛新秀评比,没有被评上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认真反思了一下,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论文级别太低。
整理了一下我的论文,林林总总也就六七篇,其中3篇金华市二等奖,3篇金华市三等奖,最高级别也就是金华二等奖,量多质不高,跟获省级二、三等奖的人相差了好几个等次。
说来惭愧,之前写论文虽勤却是带着功利性的,是为了评职称而写;自从怀孕生子至今,更是有了惰性,懒于拾笔,结果“文”到用时方恨少。
其实勤写论文能促使自己的学习和思考,促进自己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打开眼界,加快专业成长。
我已从教多年,积累了不少的成功经验,也有一些失败的教训。
不去总结,不去反思,这些经验和教训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造成教育智力资源的浪费,这是非常可惜的。
二、课堂教学锻炼得太少。
自从来到甽干小学,一方面失去了一些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自己也没有积极地去争取锻炼的机会。
在学校的其他工作上,我也算是一个勤勉的人,能认真做好财务工作,班主任工作,即使一、二年级包班忙得团团转也能认真完成上级布置的其他各项工作——但是,我似乎忘了自己还是一个在成长中的青年语文教师,我应该在更大的舞台上锻炼自己,以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而不是庸庸碌碌,碌碌无为。
开展校级教研课时,如果自己能够更加重视,更加精心准备,把它当做镇级甚至市级教研课来上,也会有很大的进步。
三、外出学习实在太少了!
刚来甽干那几年,还不兴派教师到东阳市范围以外的地方听课,我们小学校更加;后来生孩子要喂奶因为麻烦也不出去听课学习了;
再后来等到想外出学习的时候又一、二年级要包班了,实在放心不下班里熊孩子又错过了一次一次听课学习的机会。
现在想来,我这样放弃学习提升自己的机会留在班里看孩子,实际上是得不偿失的。
听课,是学习提高的一个重要阵地,是反省自己教学最好的平台。
在听课中总会遇到相同内容的不同处理手段,对自己的教学有很大的改进提高作用;在听课后还能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
四、准备不充分,底气不足。
评选之前,匆匆忙忙找了2——4年级上下册总共8册书,深知全看过已来不及,也就只好挑几篇课文研读一下,问题是读多了也好似纸上谈兵,没有真正实践过还是一点底都没有。
去巍山镇校上课,听其他乡镇老师在各自谈论练兵情况,想到自己临时抱佛脚,在打无准备之战,立马就心虚了。
导致自己在课堂上也过分紧张,不够淡定,总担心自己上不好被评委看笑话。
人一旦失去信心,就失去了光芒,也就失去了最佳的状态。
虽然没有被评上教坛新秀,但这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历练的舞台!我不应该失去自信,不应该就此否定自己,要在语文教学这条路上越挫越勇,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