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学-第8章第2节
中班
(2)指导
① 根据儿童的需要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鼓励儿 童玩多种主题或相同主题的游戏。 ② 在游戏中注意观察儿童游戏的情节节及发生纠 纷的原因,以平行游戏或合作游戏的方式指导游 戏。 ③ 通过讲评游戏引导儿童分享游戏的经验,以丰 富游戏的主题和内容; ④ 指导儿童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并掌握交往的技 能及相应的规范,以便帮助儿童进一步与同伴交 往,学会在游戏中解决简单的问题。
(1)特点 中班儿童由于认知范围的扩大,游戏内容、情 节比小班儿童丰富多了; 处于联合游戏阶段。 想尝试所有的游戏主题,有了与别人交往的愿 望,但却还不具备交往的技能,常常与同伴发生 纠纷。 中班儿童在游戏中有较强的角色意识,有了角 色的归属感,他们首先会给自己找到一个角色, 然后带着这个角色去做所有想做的事。 表现出游戏情节丰富,游戏主题不稳定,儿童 在游戏中频繁换场的现象。
(2)指导 ①教师要根据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儿童提供种 类少、数量多、且形状相似的成型玩具, 避免儿童为争抢玩具而发生纠纷,满足儿 童平行游戏的需要; ②教师以平行游戏法指导儿童游戏,也可以 游戏中角色身份加入进游戏中,在与儿童 游戏的过程中达到指导的目的;
③要注意规则意识的培养,让儿童在游戏中 逐渐学会独立。 ④通过讲评帮助孩子积累游戏经验。
2、游戏中的动作,不是具体某人、 某一动作的翻版,而是概括的、压缩的 动作。如,为病人看病、妈妈抱娃娃、 喂娃娃等是医生、母亲动作的概括。
案例分析
某幼儿园小班,教师提供幼儿制作糕点的 材料,试图引发其玩“糕点厂”的游戏,教师 费了很大的力气,试图让幼儿能用橡皮泥制作 糕点,并放进“电烤炉”烤制,结果幼儿根本 不予理睬,糕点厂的游戏也没玩起来。 糕点厂的游戏为什么没能玩起来,如果 想要让孩子愿意并喜欢玩糕点厂的游戏,教 师应该怎样做?
• 2、通过观察可确定指导幼儿游戏的方法,科学地引导游戏的 进程。
案例分析
1)小班幼儿玩“娃娃家”的角色游戏。“爸爸”、
“妈妈”和其他成员都在各玩各的,根本就没有意识到
“有人在家吗,我是爸爸的同事,到你们家来作客,快 来欢迎啊!妈妈在忙什么呢,是为我做好吃的吗?”这 样“娃娃家”的每个成员都意识到了自己应该做什么, 游戏就开展起来并向更深层次发展。
大班
(1)特点 大班儿童游戏经验相当丰富,在游戏 中能主动反映多样的生活经验。 游戏主题新颖,内容丰富,能反映较 为复杂的人际关系。 游戏处于合作游戏阶段,喜欢与同伴 一起游戏,能按自己的愿望主动选择并 有计划地游戏。在游戏中自己解决问题 的能力增强。
(2)指导
① 引导儿童一起准备游戏的材料及场地。教师一般较多地 用语言来指导大班儿童的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儿童的独立 性; ② 观察儿童游戏的种种意图,给儿童开展游戏提供练习的
(4)游戏场地的安排应注意相对集中,相互协 调,互不干扰; (5)良好的游戏环境,还应具有参与性。
创造性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三
通过观察确定指导幼
儿游戏的方法和途径,引 导游戏进程,提高游戏水
平。
1、游戏中的观察 (1)为什么要观察?(观察的目的)
一是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游戏的进程及水平; 二是了解游戏中场地的设置能否满足活动需要及幼儿对游 戏材料的使用情况等。
创造性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幼儿游戏的指导方式一般有: (1)教师作为游戏伙伴的隐性指导——间接“教” 教师以游戏参加者的身份用自己的行动以及游戏的
语言或游戏的材料,暗示幼儿的游戏行为,促进幼儿游
戏的发展。这是创造性游戏的主要指导方式。
(2)以教师身份直接点拨的显性指导——直接 “教” 这种指导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获得一定的经 验,从而更好地开展游戏,或当游戏中出现一些偶 发事件时,有必要进行及时的指导。
(3)“教”无定法,能满足幼儿游戏需要,充 分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帮助幼儿积累经验的方 法就是好方法。
创造性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四
按照幼儿游戏 发展的规律指 导游戏
幼儿创造性游戏发展的水平: 小班幼儿处在创造性游戏的初期,他们常从事平 行游戏;他们喜欢模仿成人的活动,但游戏的目的性 较差,主题和内容也极不稳定。 中班幼儿处于创造性游戏的高峰时期,在游戏中 有合作也有分工,能有目的地玩,但是计划性较差, 组织能力也较差。 大班幼儿创造性游戏水平较高,并开始对复杂的
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
角色游戏的特点:
1、幼儿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印象是角色游
戏的源泉。 2、想象活动是角色游戏的支柱。
角色游戏的特点
一是对游戏角色的假想
Hale Waihona Puke 色游戏的特点二是对游戏材料的假想
积木、沙、树叶、草、石头 可以假想成什么?
一 块 积 木 面包 肥皂 饼干 用语言 枕头 表达出 砖头 来,使 别的孩 子理解
自己的角色行为。教师这时以“客人”的身份加入,说:
案例分析 2) 幼儿想搭一座大桥,但选择的材料都是小型
的积木,结果,桥面搭了很久也没搭好。这时,教师
悄悄地拿来一些大型的板材,在幼儿旁边搭起了大桥,
幼儿一看也学着拿来大板材搭了起来,教师微笑着点
头表示鼓励。不一会儿,大桥就搭好了。
上述案例中教师分别应用了什么样的指 导方法,你认为这样的指导方法合适吗,如 果你是教师你会怎样做?
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游戏前
游戏中
游戏后
游戏前
(一)角色游戏的前期准备
1、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参观、看图书、听故事、
旅游、参加社会活动等)
2、提供适合的场所及丰富的游戏材料
1)设置相对固定的游戏场所
2)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 3)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
游戏中
(二)角色游戏的现场指导
1,鼓励和启发幼儿按照自己的意 愿自主确定游戏主题。 2,教会幼儿分配游戏角色。(自 己报名、推选、轮流) 3,观察幼儿游戏,参与幼儿游戏, 给予适宜的指导。
归纳 小结
(1)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幼儿不知道“糕
点厂”、“电烤炉”为何物,教师提供的游戏材料 脱离了幼儿的生活实际。 (2)组织指导角色游戏必须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幼儿的生活内容越丰富,游戏内容就越充实、新颖 ,游戏的水平也就越高。 (3)幼儿的生活经验主要来自家庭、社会、幼儿园 等方面。教师应有计划地、经常组织幼儿参观、观 察,丰富印象。 (4)要提高幼儿角色游戏的水平还应加强对游戏过 程的具体指导。
案例分析
某幼儿园,每一间活动室都被分割成了若干游戏区:饭店、 医院、娃娃家、银行、商店、理发店等等。各个区域被教师精心 设计和制作的精美逼真的玩具与材料装饰得“美仑美奂”,乍眼 看去,如同置身于一个美丽的“小人国”。孩子们在这里做些什 么呢?在“挂号台”后面端端正正地坐着一位“小护士”。在长 达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因为没有“病人”来挂号看病,“小护 士”就一直呆坐在那里,直到游戏活动结束。在娃娃家里,孩子 们有的摆弄着逼真精美的各种“食物”,有的抱着娃娃走来走去。 “饭店”里,“服务员”在等待“客人”上门……
(2)怎样观察?(观察的方法): ①分析性观察,对幼儿在整个游戏中的行为表现作详尽的 记录,有利于教师掌握幼儿行为的心理特点和一般性游戏能 力,了解环境的创设是否能满足幼儿的需要。 ②扫描式观察,较简便的方法,在游戏中教师以5—10分 钟为一个时间段,每次观察10—15人,作简单的记录,有利 于了解幼儿对各类游戏的兴趣及一般行为特点。
问题的机会。
创造性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五 探索多样化的指导方式
各类游戏活动 如角色游戏、 结构游戏、表 演游戏等,其 特点不同,教 育功能不同, 指导的方式也 应不同。
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
一 角色游戏的概念和特点
角色游戏的含义 P280 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 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其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 家、商店、医院等等,所以又称为主题角色游戏。角色 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创造性游戏。
尊重幼儿游戏的意愿和兴趣,尊重幼儿
在游戏中的想象、探索和创造,创设幼
儿开展各种游戏的环境。
有的幼儿园规定周一大班玩结构游戏、中班玩表 演游戏、小班玩角色游戏;有的幼儿园只玩结构游戏 或角色游戏,很少玩表演游戏,有的则室内游戏多, 室外游戏少,有的安静性游戏多,运动性游戏少。这 种做法对吗,为什么? (1)幼儿游戏由教师统一安排、硬性规定活动 内容和形式,失去了幼儿游戏的自主性也就失去了 其本质特征而不成其为游戏了; (2)游戏的形式和内容缺乏多样性,不能满足 幼儿的需要,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机会和必要的帮助;
③ 允许并鼓励儿童在游戏中的点滴创造,通过游戏讲评, 让儿童充分地讨论问题、分享经验、学会学习和创造,取 长补短、开拓思路,不断提高角色游戏的水平。
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一
结构游戏的概念和特点 结构游戏的含义: 结构游戏,是指儿童操作各种结构材料, 来构造物体的一种游戏。
创造性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二
创造良好的能引发幼儿创造性游戏的 环境,保证幼儿创造性游戏的时间
•含义:
(1)游戏的环境主要包括游戏的场地及游戏材料等物质条
件,以及这些物质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2)能引发幼儿创造性游戏的良好环境是开放性的,是符 合幼儿发展水平和需要的。幼儿能积极投入,并自由选择、取 放玩具材料,自由支配游戏的时间;游戏中的同伴关系、师生 关系是平等的、互动的、和谐的。
把个人的象征变成了集体 的象征,此时言语起了固 定物体名称、功能的作用
瓶盖——锅(这是锅) 沙——米 树叶、草——菜 石头——鸡蛋、炉子
角色游戏的特点
三是对游戏情景的假想(情景转换)
1、儿童在游戏中不是单纯地玩玩 具:听诊器、方向盘等,而是通过使用 玩具的动作来表现假想的游戏情节,以 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体验。 如,医生看病、司机运乘客、送小孩看 病、去公园玩、去串门、做饭、买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