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议室音响扩声系统设计方案

会议室音响扩声系统设计方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XXX礼堂及会议室扩声系统方案书XX年XX月XX日目录一、前言 (2)1、扩声系统设计说明 (2)1.1设计概述 (2)1.2场地使用功能 (3)1.A、大会议室 (3)2.B、电视电话会议室、小会议室、110指挥大厅 (3)3.C、室外会议 (3)1.3设计依据和设计标准 (3)1.4设计理念 (4)1.5系统设计构思 (5)2、声场设计 (5)2.1扩声设计原则 (5)4. 2.1.1先进性 (5)5. 2.1.2可靠性 (6)6. 2.1.3 通用性 (6)7. 2.1.4 灵活性 (6)8. 2.1.5 安全性 (6)9. 2.1.6 扩展性 (6)2.2、声场主观效果评定 (6)2.3、对建声的要求 (8)3、系统组成 (10)3.1、音源设备 (10)3.2、信号传输设备 (11)3.3、专业信号处理设备 (11)3.4、专业放大器 (11)3.5、专业放声设备 (11)3.6、中央控制设备 (12)4、设备选型 (12)4.1、音源设备 (12)10. 4.1.1、CD/卡座 (12)11. 4.1.2、专业MD机: (12)12. 4.1.3、专业DVD机 (13)4.2信号传输设备(调音台) (14)13. 4.2.1、调音台MG24/14FX (14)4.3、专业信号处理设备 (15)14. 4.3.1、数字处理器(EV DC-One6) (15)15. 4.3.2、效果器(YAMAHA SPX2000)优化 (17)4.4、专业放大器 (17)16. 4.4.1、专业功放(QSC ISA1350) (18)4.5、专业放声设备 (19)17. 4.5.1扬声器 (19)18. 4.5.2、舞台两侧全频主音箱(XI-1122/85) (20)4.6、中央控制系统设备 (21)19. 4.6.1、双总线中控主机(CP2E) (21)20. 4.6.2、5.7"无线真彩触摸屏(TPS-6X) (22)21. 4.6.3、红外发射棒(IRP2) (22)5、扬声器的布置方式 (23)5.1、扬声器布置的要求 (23)5.2、扬声器的布置方式 (23)5.3、扬声器布置方式的考虑 (25)22. 5.3.1、扬声器布置说明 (25)23. 5.3.1.1、舞台两侧主扩声系统 (25)24. 5.3.1.2、中央扩声系统优化 (25)25. 5.3.1.3、舞台返听扩声系统 (25)26. 5.3.1.4、补声扩声系统 (26)6、计算机辅助软件的应用(已施工项目,仅供参考) (26)一、前言大会议室功能必须满足大型会议、中小型文艺会演和室内综艺娱乐活动的需要;整个系统由扩声系统﹑视频显示系统、中央控制系统、舞台灯光系统﹑舞台机械幕布系统组成。

电视电话会议功能必须满足电视电话会议要求。

小会议室、110指挥着大厅功能满足小型会议扩声要求。

室外会议系统功能满足室外扩声需求。

1、扩声系统设计说明1.1设计概述扩声系统包括服务于观众席的扩声。

扩声系统由左、中、右三声道扩声音箱及辅助音箱组成。

音箱安装位置均匀,声音可以覆盖全场。

扩声系统应满足各种类型的会议语言扩声需求,兼顾演出扩声。

系统应有良好的音响效果与优良的语言清晰度,同时系统还应具备实时记录和提供音频转播信号等能力。

演出类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音乐类)一级标准:✧最大声压级:≥106dB✧传输频率特性:以80~8000Hz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4~-4dB的变化✧稳态声场不均匀度:≤10dB(100Hz)≤6dB(1000Hz)≤8 dB(8000Hz)✧传声增益:≥-8dB(100Hz~8000Hz)✧系统噪声:≤NR20同时作为一个重要的多功能场所,要充分满足其使用功能要求。

充分考虑到系统今后的使用方式及使用功能,重点侧重语言清晰度、传声增益、音乐重放音质以及方便的操作性和灵活的功能转换等方面。

此外,还要充分保证系统的兼容性、可靠性及扩展性。

系统可以实现以下效果:➢各个位置无明显回声、颤动回声和声聚焦等音质缺陷➢系统具有良好的传声增益指标,不产生明显的声反馈➢音质自然传真,保证各个观众位置有一致的频率响应特性➢音响扩声系统扩声涵盖范围均匀覆盖观众区域➢音响系统的设备在正常使用中各种噪声指标小于规定限值➢扬声器外观典雅美观,不影响场地的整体风格和安全1.2场地使用功能A、大会议室✧文艺演出✧会议B、电视电话会议室会议C、室外会议✧集会1.3设计依据和设计标准✧相关建筑图纸✧GB/50371—2006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WH/T 18—2003 『演出场所扩声系统声学指标』✧GB/50356—2005 『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礼堂声学设计规范』✧GBJ 76-84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方法』✧GBJ 79 『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GYJ 25-86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JGJ/T16-92 『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范』✧GBJ 16-92(95年修订)『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4设计理念设计思想与理念是音响系统设计的一条主线,它贯穿于整个音响系统设计的全过程,系统各个部分的内容与构成都紧紧围绕这一主线而展开。

根据对国内外新建、改建专业厅堂的调查,并参考国内相关厅堂的设计,我们确定整个系统的基本设计理念如下:理念一:服务于“声音艺术”的音响系统设计的核心目标,是实现高质量声音重放和还原。

基于对人类听觉生理及心理特性的研究成果,如何使所有人能获得“自然”、“真实”、“优美”的听觉艺术享受是建筑声学和电声学研究者与设计者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用到最新声学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及技术手段,以充分体现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更先进的艺术享受。

我们在本次设计中对扩声声场布局做了优化,使之能更大程度解决声场中“声干涉”和“直达声能分布”的问题,并将上述理念贯穿于所有设备选型与传输技术方案选择过程中,以避免整个声系统出现“音质瓶颈”。

理念二:新技术的应用使系统管理与控制变得更“精确”与“简单”,彰显“人性化”设计。

科技不断进步与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供选择配置的设备名目繁多,功能各异,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应该使管理者和操作者的工作更简单可靠。

因此,坚持“人性化”设计是我们的基本设计理念。

理念三:采用国际国内文艺演出类扩声领域中认同度高的主流产品,提高厅堂设备的认同度与利用率。

在设备选型方面关注并充分了解国内外扩声领域中认同度高的主流产品品牌。

通过参观、交流、访问等多种调查手段,充分掌握主要设备品牌认同度的情况,了解设备制造厂的发展状况,做好设备选型这一关键工作,以保证设计理念通过设备性能和最终效果得到完美体现。

理念四:通过实地考察,采纳国内具有高知名度的专家意见。

为了能够让该项目达到国内较高水平,我们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对所有设备、现场环境进行现场考察,并详细采纳专家的意见,将系统设备、扩声环境、后期使用情况等所有的细节部分纳入系统扩声设计的考虑范围当中,给整个扩声系统进行全方位的量身设计。

1.5系统设计构思1)保证观众席有较高的语言清晰度,并能长时间提供足够的声压。

2)观众席内无明显回音、颤动回声和声聚焦等音质缺陷。

3)扬声器声音覆盖服务区内,声音与频响覆盖均匀。

4)扩声系统的使用功能满足文艺演出时的扩声需求。

5)扩声系统在正常运行时,各项指标均能达到相应的设计指标。

6)设计多种系统保护措施,保证音响系统长期处于稳定可靠的工作状态和在意外情况下有效迅速保护音箱和音响系统的设备不受破坏。

7)扬声器的外形和安装位置不影响场地的整体风格。

2、声场设计2.1扩声设计原则2.1.1先进性结合礼堂实际使用要求,设计中我们采用国际一流产品,使用后产生的效果可以达到较高的水平。

2.1.2可靠性系统配置的设备为我们公司多年来实践证明的是安全、可靠的,而且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同时在设备的配置上,主要设备与信号流程都有冗余。

2.1.3 通用性在本次设计中,观众厅内部各扩声设备具有通用性、互换性,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操作管理的难度。

2.1.4 灵活性系统中调音台、周边设备、无线传声器等主要设备可以在场内主要工作点流动使用,满足使用的要求。

2.1.5 安全性扩声设备、连接器件及电源供应满足安全性原则,主要设备具有CE、UL等主要电器安全标准论证。

设备与建筑结构的挂、吊或固定具有可靠的安全保障。

2.1.6 扩展性系统预留多种模拟接口,为今后系统的扩展和第三方系统设备的使用,创造有利的条件。

2.2、声场主观效果评定主观效果评定的音质必须满足:清晰度,柔和度,明亮度,丰满度,圆润度,融合度,力度,临场感,空间感。

清晰度:指音响高、中频的发音层次清晰,高频响应充足,对其起积极作用的频段有4000Hz,7500Hz以及12kHz,起消极作用的频段则在125~250Hz之间。

另混响处理亦可明显破坏音响的清晰度。

柔和度:主要与音源有关,与频率的关系不大,只是2000Hz左右的频段对其有一定的负作用。

明亮度:是指发音悦耳,嘹亮。

2000Hz~4000Hz之间的频段对明亮度起积极作用。

丰满度:是100~250Hz频段所构成的音感效果。

一般此频段的响度足够时即可产生良好的丰满度。

圆润度:这主要是音源的音色特征决定的一个主观效果评定指标,适量地提升中频段,对增加音质的圆润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融合度:属音感特征的主观效果评定指标。

混响处理对音源融合度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力度:指音感突出,有一定穿透力和劲度的音响。

200Hz~1000Hz频段对音响的力度感能起一定的积极作用。

临场感:它在不同的音源上的表现各不相同,如人声的临场感一般在5000Hz 处,钢琴的临场感在2500Hz~5000Hz处。

适当提升4000Hz~8000Hz频段,对音响总体的临场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空间感:由音响的纵深感、融合感和穿透感等所构造。

表1 各主观效果评定指标的相互关系注:横向指标为被影响者,纵向指标为影响者,表中正数表示影响者对被影响者音感特征更为突出的百分率,负数表示被影响者对影响者音感特征造成损失百分率,0表示两者互不影响。

在语言扩声中最重要的音质指标即是语言清晰度(RASTi),音乐的演绎中则对声音的丰满度、圆润度要求较高,这三个指标之间有一定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要遵循这个规律,将具备不同使用功能的音频系统完整地组合为一个即可以分离又可以有机结合的整体。

2.3、对建声的要求扩声系统属于应用声学的范畴,贵礼堂扩声系统又属于室内扩声系统。

就室内扩声而言,可以通过建声、电声设计来控制和改善室内的音质。

因此,一个扩声系统音质的好与劣,取决于建声设计 + 电声技术,而建声设计则是至关重要的先决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