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研究磁铁》教学实录与点评

《研究磁铁》教学实录与点评

《研究磁铁》教学实录与点评【教学目标】1.知道不同形状磁铁的名称。

2.能通过实际操作探究磁铁有磁性、磁性传递以及磁铁上不同部位的磁力有大有小等一些基本性质。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学习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磁铁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探究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各种不同形状的磁铁,实验记录单,铁板,里面装有磁铁的乒乓球。

分组实验材料:铁钉、牙签、回形针、铜钥匙、铝片、小钢珠、塑料尺、发卡、大头针、小刀、火柴盒,一小盒大头针,纸质支架,条形磁铁,塑料盘。

(各组材料不尽相同)【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制造矛盾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教师出示乒乓球和铁板,边说边演示)师:如果我把它轻轻地的往斜板的顶端一放,会出现什么情况?生1:乒乓球会滚下来。

生2:会从上面滑下来。

师:还有不同的意见吗?看来大家都认为会下来。

眼见为实,我们还是来做一下。

大家看好了。

师:哎!出现了什么情况?怎么会不掉下来呢?[形成矛盾冲突,不仅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2.猜测原因生1:可能是乒乓球下面有粘胶。

生2:我猜是斜板上有个凹槽,乒乓球卡在了那里。

生3:可能是乒乓球里面有吸铁石,被吸住了。

师:同学们真行,有这么多的猜测,那我们一起来寻找证据,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

刚才有同学说乒乓球下面有粘胶,老师请一位同学来摸一摸,看看是不是这个原因。

(指名用手摸)师:把你摸到的情况响亮地告诉我们。

生:没有粘胶。

师:那斜板上有没有凹槽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师拿给同学们看斜板)有吗?生:没有。

师:那会不会是乒乓球里面真的有吸铁石呢?我们打开来看看。

(教师打开乒乓球,拿出里面的磁铁)确实是有吸铁石,为什么乒乓球里面有了吸铁石就不掉下来了呢?生:是因为吸铁石把板子吸住了。

师:是这样吗?我们来看看。

(师用磁铁直接靠近斜板)哦,的确是吸住了。

3.师:吸铁石有个科学的名字叫磁铁,以后我们就称呼它“磁铁”。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磁铁。

(师板书课题:研究磁铁)二、认识不同形状的磁铁及其名称师:人们根据需要把磁铁做成了各种不同的形状,我们来看(课件依次出示):条形磁铁、马蹄形磁铁、环形磁铁、柱形磁铁。

师:其实磁铁的形状还有很多种,我们这节课只研究条形磁铁。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展示各种磁铁,比用实物看的清楚,效果要明显,同时也可弥补材料不足的问题。

]三、探究磁铁的性质(一)探究磁铁有磁性1.师:大家刚才知道了磁铁可以吸斜板,它还能吸哪些物体呢?桌子下面有一张表,请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判断。

2.小组讨论交流,填写记录单。

3.师:我们的判断是准确的吗?最有说服力的是亲自动手验证一下。

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老师有个小要求,就是仔细观察你看到的现象,除了验证这些物体能不能被磁铁吸住外,看还有没有其他的发现,有了什么发现就先在小组内交流。

材料员拿出袋中的实验材料,开始实验。

[老师这个要求很到位,促进了学生多感官、多角度的去观察,去发现,以致真正参与探究之中,从而获取更多的信息。

这从后面的汇报交流可以印证。

]4.学生实验,师巡视。

5.全班交流。

师:请迅速收拾好实验材料并把它放到桌子下面。

同学们,将我们的研究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吧,哪个组先说?[收拾好实验材料,看似一句简单的话语,它能够很好的控制影响学生的干扰因素,让学生积极地进入下一环节,这也就是注重了材料的使用时机。

]生:我们组发现能被磁铁吸住的有:铁钉、大头针、小刀。

师:是实验中的发现还是实验前的判断?生1:实验前我们判断这些物体能被吸住,实验的情况也是这样,我们还判断铜钥匙能被磁铁吸住,实验时我们发现不能。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生2:实验中我们还发现,大头针吸在磁铁下面后,这个大头针下面还可以吸大头针。

师:哦,这个发现很有意思,你说的是这样(师在黑板上边画边说)磁铁在吸住一个大头针后,下面还可以再吸,像猴子捞月一样,是吧?老师把它记录在这里。

生:实验前我们判断回行针和铝片能被磁铁吸住,实验的情况是回形针能被吸住,铝片不能。

(师板书)师:实事求是,真不错!还有补充的吗?生:实验前我们判断小钢珠和发卡能被磁铁吸住,实验情况也是这样;(师板书)我们组还发现磁铁吸物体时,总是两端吸得多。

师:你们很善于观察!老师把你们的这个发现也记录下来。

(师在黑板上画图表示)生:我们还发现磁铁吸物体时,好像有一股吸力。

师:你们充分运用了我们的感官!我们可以把磁铁的这种吸力叫做磁力。

(师板书:磁力)6.分析整理实验结果师:好,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观察我们的记录单,看看能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能被磁铁吸住的物体都是铁做的。

生2:我们发现凡是铁质的都能被吸住。

不是铁质的就不能吸。

师:同学们你们看看是这样吗?(师生一起观察记录单)师:这说明了磁铁能怎样?(生补充:吸铁)我们把磁铁能吸铁的性质叫磁性。

那也就说磁铁有磁性。

(师板书:1.磁铁有磁性)师:那你们现在能知道这个斜面是什么材料做的吗?生(齐):是铁做的。

[既照应了开课,知识的及时运用,也充分发挥了材料的价值作用。

](二)探究磁性能传递1.提出问题师:刚才,同学们有这样的发现,磁铁吸住了一个大头针后,下面的大头针还可以吸下一个大头针。

咦,这下面两个大头针为什么能吸在一起?2.学生讨论交流生:我认为是下面的大头针也有了磁性。

师:它的磁性从哪里来的呢?生1:它的磁性是从磁铁那里传来的。

生2:我知道了,磁铁吸住了一个大头针,就把磁性传给了大头针,它就可以吸下一个大头针了。

师:大家认为这个解释合理吗?生:我也认为是这样。

3.小结师:那我们可以说磁铁的磁性能怎样?生:磁铁的磁性能传递。

(师板书:2 磁性能传递)(三)探究磁铁各部分的磁力大小1.谈话师:同学们刚才还有个发现,磁铁两端吸得多,那磁铁其他部位能不能吸大头针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大头针,一块条形磁铁,请小组讨论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看哪一个小组的方案最合理,最完善。

[因为第一次探究时,学生观察得细致,为后面的研究做好了充分的铺垫,使得后面的延续舒畅、自如,让探究活动顺着学生的需求步步深入,很好地显现出了探究的层次性与深度。

]2.小组设计方案,师巡视指导3.交流实验方案师:同学们,把我们的方案和大家交流交流吧。

请其他的同学仔细听,想想你有没有不同的想法和需要补充的建议。

生:我们组准备在磁铁的每个部位依次来放大头针,看每个地方能吸几个。

(师画图表示)师:一次每个部位放几个?生:一个,吸住后再加。

师:当磁铁的某个部位吸住一个大头针后,再往上加,怎么加?生:接在大头针的最下面。

师:哦,象这样是吧?(师演示)生:我们组准备在磁铁的中间和两端来放大头针,也是一次放一个,看能吸几个。

师:选择三个点来放,是吧?生1:是的。

生2:我们组准备选择五个点来放,就是磁铁两端,中间还有就是在红色和蓝色部分的中间也分别找个点来放。

师:这里有三种不同部位的选择,你们觉得哪种比较合理?生1:我觉得第二种,选择三个点的。

三个点的比较容易做。

生2:我觉得第三种比较合理,因为选择三个点的不知道红色和蓝色中间那一段能吸几个;第一种又太麻烦了,也不好做;五个点的就比较好。

师:大家觉得他说得有没有道理?(生:有道理)那我们等会做实验时就选择五个点来做,行吗?(生:行)为了描述起来方便,我们分别给五个点标上字母:A、B、C、D、E。

师:大头针分别放在磁铁五个点的什么位置?生1:两端的放在旁边,中间三个点就放在下面。

生2:这样不行,不公平。

师:那怎么放更好?生:都放在下面。

师:大家觉得我们做实验时还有没有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生1:我觉得实验时要一个部位做完了,再做下一个部位。

生2:我觉得我们可以一个同学挂大头针,其余的数数或者记录。

不要你挂一下他挂一下。

师:你们觉得这个建议好不好?生1:好。

生2:可以每个地方做三次,取平均数,更准确。

师:你想得真周到!师:那我们在挂大头针时,挂了五个,挂第六个时掉了,记几个?生:五个。

[细节决定成败,动手之前,先充分考虑细节的落实,为有效探究打下基础。

这里老师创造性的使用纸盒做支架,体现了材料的创新,也排出了材料间相互干扰的因素,使得效果更明显。

]4.完善实验方案师:好,请小组同学一起迅速完善实验方案之后,小组长安排好分工,然后开始实验。

5.学生实验,师巡视6.交流实验结果师:来,展示一下我们的研究成果吧!生1:我们组A点吸了4个,B点吸了3个,C点一个也没吸住,(师:我们用0表示,好吗?)D点吸了3个,E点吸了4个。

生2:我们组A点吸了3个,B点吸了2个,C点吸了0个,D点吸了2个,E点吸了3个。

生3:我们组A点吸了4个,B点吸了2个,C点吸了0个,D点吸了2个,E点吸了4个。

生4:我们组A点吸了5个,B点吸了3个,C点吸了0个,D点吸了4个,E点吸了5个。

生5:我们组A点吸了4个,B点吸了3个,C点吸了0个,D点吸了3个,E点吸了4个。

师:我们来观察分析一下实验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收集了一些数据信息,此时他们还处于操作层面,没有来得及思考,如果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就更好了。

]生1:我发现A点和E点吸得同样多。

生2:我发现A点和E点吸得多,B点和D点吸得少些,中间的吸得最少。

生3:我们发现A、E点磁力最大,因为这两个点吸得最多。

生4:我们发现磁铁的中间磁力最小,几乎没有。

师:磁铁中磁力最大的部位叫磁极。

(师板书:3 磁铁有磁极)你们说条形磁铁的磁极在哪?它有几个磁极?生(指着磁铁回答)条形磁铁的磁极在两端,它有两个磁极。

四、拓展延伸师:我们已经知道了条形磁铁的磁极,那其他形状的磁铁有没有磁极呢?如果有,又在磁铁的什么部位呢?请同学们课后继续研究。

[课后再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运用课中的方法继续进行探究,去获取更多的发现。

也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好习惯。

不过,这需要老师的不断关注,指导、督促活动的落实。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