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综合评价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综合评价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综合评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木酋勃然大怒,将夷文收起,不辞而去,是夜江中炮声不绝,清廷丧胆,派人恳商,5月28日,中国有史以来失地最广的《瑷珲条约》签字。

”材料中的“木酋”所代表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2.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领导人是洪秀全B.开始的标志是1851年的金田起义C.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D.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3.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为此洋务派()A.创办安庆内军械所B.创办轮船招商局C.创办汉阳铁厂D.开办学堂,派遣留学生4.从“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这句话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有()①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②义和团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③义和团运动是由农民阶级领导的④义和团运动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相似之处,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为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而发动B.侵略者攻占了北京并进行大肆掠夺C.战争期间清朝皇帝都离京出逃D.战后列强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6.下列组合中,因果关系错误的一组是()A.虎门销烟—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C.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7.1912年,孙中山发表演说:“我国去年之革命,是种族革命,亦是政治革命。

”此“革命”最重要的贡献是()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B.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C.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D.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8.“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罢课,庆贺商店开门。

”这首打油诗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9.鲁迅先生曾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这样的咏赞:“她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艘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

”这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D.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0.贺龙在1927年曾向周恩来表示说:“我听共产党的话,永远跟共产党走,决心和蒋介石、汪精卫……拼到底。

”由此,贺龙开展的革命活动是()A.发动南昌起义B.指挥北伐战争C.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带领八路军抗日11.“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历史功绩。

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南昌起义的发动B.中共一大的召开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D.中共七大的召开12.下列关于抗日战争时期重大事件的排序正确的是()①南京大屠杀②中共七大③平型关大捷④七七事变A.①④②③B.③①②④C.④③①②D.①②③④13.辽沈战役的重要意义是()A.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B.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C.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D.解放了东北全境14.板书是浓缩的教学案,下面板书设计涉及的课题是()课题:________转战陕北→千里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社会生活15.今天的中国正走向富强,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曾为挽救民族危亡作出贡献的仁人志士。

近代著名的状元实业家是()A.聂耳B.曾国藩C.张謇D.荣宗敬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23分)中国进入19世纪中期以后,在本国封建统治和外国殖民压迫下,逐渐病入膏肓。

为挽救中国于危难,不少仁人志士寻找济世良方,开展了一场又一场的“救治行动”。

【破碎天朝梦】材料一在西方社会跃上世界文明进程制高点的时候,中国则在封建社会的迟暮中步履蹒跚。

帝国主义列强入侵的炮声摧毁了大清王朝的沉梦,一个个不平等条约撕碎了中国的美丽山河。

(1)材料中“撕碎了中国的美丽山河”开始于什么历史事件?列举开始“撕碎”和最终“撕碎”中国山河的条约名称及影响。

(10分)【救治之路】(2)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

“温药慢治”指的是什么事件?“猛药重治”中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些“救治行动”的最终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7分)【再次问诊】(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人终于找到了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

这条“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在中共七大上,哪一思想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4分)【大道行思】(4)尽管“救治”时开出了不同的药方,但这些药方都有着共同之处,请指出其中的一个共同点。

(2分)17.(18分)某中学八年级的同学们开展了以“近代中日关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牢记历史】材料一日本曾经在中国近代史上两次中断和干扰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第一次是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开始迈向近代化的门槛,日本通过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的尝试。

第二次是1927年到1937年这段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在长江下游一带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日本尽一切机会挑衅中国。

(1)日本第一次打断了中国近代化尝试的“战争”指的是哪次战争?在打断中国第二次近代化进程时,日本先后发动了哪两次标志性事变?(6分)材料二(2)请写出上述抗日民族英雄的名字及其主要事迹。

(6分)【把握现在】材料三近年来,中日两国的矛盾不断浮出水面。

虽然中国外交部不断强调两国有必要增进战略互信,视对方的发展为机遇,视对方为发展伙伴,但是就南京大屠杀、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岛领土纷争等问题,中日仍然针锋相对。

(3)根据材料,指出影响当前中日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分)【展望未来】(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认为为使中日两国关系健康发展,中日两国应如何做。

(4分)1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李鸿章材料二张謇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深深刺激了他,于是他决定弃官经商,走“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之路,由一个旧官僚逐渐转变成一个爱国实业家。

张謇回到家乡后,手中既无资金也无设备,他奔走于官府与民间筹集资金,但有钱人推三阻四,政府官员态度冷淡,他饱尝人间冷暖。

1899年,大生纱厂终于建成。

材料三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材料四图(a)图(b)图(c)(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洋务运动提出了什么口号。

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2)根据材料二回答,张謇为什么弃官经商?他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4分)(3)为拥护材料三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陈独秀等人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4分)(4)根据材料四,谈谈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2分)答案1.D 2.D 3.A4.B 5.A6.C 7.D8.D9.A 10.A11.C12.C13.D 14.C 15.C16.(1)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

三民主义。

失败了,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都不能挽救民族危亡。

(3)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毛泽东思想。

(4)都探索救亡图存道路,都追求国家的独立富强等。

(言之有理即可)17.(1)甲午中日战争。

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

(2)图(a):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与日军展开激战,最后壮烈殉国。

图(b):李宗仁,领导了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最大的一次胜利。

图(c):彭德怀,领导了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3)南京大屠杀、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岛领土纷争等问题。

(4)中国应勿忘国耻,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

日本必须妥善处理历史问题,正视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两国应加强友好交往和经济合作。

(言之有理即可)18.(1)“自强”。

创办军事工业。

(2)为了“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

缺资金、缺技术;政府官员态度冷淡。

(3)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它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4)近代火车传入中国,人们可以坐火车出行;人们可以看中文报纸;女子可以穿旗袍,男子可以穿新式服装——中山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