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人文2010.8184 对当代大学生普及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谢成武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广东 湛江 524094【摘 要】面对当今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益进步,越来越要求需要有大批高素质的人才。
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其中一重要环节,对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以及对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特殊的作用。
在高校普及艺术教育要真正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艺术教育 素质教育 大学生 审美品格 创新能力我国在1999年已作出明确表示: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艺术能以特有的方式教育人们对生活采取正确的态度和看法。
一、当代高校艺术教育现状的分析实施素质教育以来,高校艺术教育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各院校都非常重视艺术教育的工作,并开设了各种门类的艺术课程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
公共艺术课程和选修课明显增加,教学逐步规范化,教学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学生通过艺术课程的学习不但掌握了各类的艺术知识,而且提高了自身对美的鉴赏能力;同时,很多院校还经常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如大学生艺术节、艺术展演等;近年学生艺术社团发展得很快,不但门类齐全,而且种类繁多,大大丰富了大学校园的文化环境,营造了健康、高雅的校园艺术氛围。
学生们通过各种途径对艺术与美的追求,提高了自身的价值,达到了个性的发展,实现了人格的完善。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所不可代替的作用。
艺术教育有助于发展人的思维,开拓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感情世界,陶冶高尚情操;有助于加强德育工作等作用。
通过艺术教育,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其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有些院校没有把艺术教育落实到位,艺术教育在院校所处的地位仍然很窘迫,艺术教育的价值和功能并没有得以充分的体现,尤其是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没有很好地发挥其自身特有的作用。
出现这些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课程设置、专业选择方向、传统教育观念、校园艺术氛围营造、学生思想认识上等问题,导致没有在全体学生中得到普及。
1、从课程设置上看近年来艺术类院校逐渐增多,很多综合性大学也设立了艺术类专业,从某种程度上看各专业和师资也很好地实现了资源共享:学科之间实现了交流,优秀的艺术教师开设全校公选课,让很多非艺术专业学生也能学到艺术课程,但课程设置上只是偏向兴趣班或选修课,只有部分对艺术感兴趣的学生得到实惠,多数非艺术专业的学生难于或少有接触艺术课程。
再有,很多艺术课程缺乏全面、科学的设计,没有完善的课程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任课教师对课程随意执行等问题存在。
而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应该是对非艺术专业的所有大学生实施的艺术素质教育。
在课程设置上应由学校根据素质教育规划,统一安排,加入学分科目,增设艺术素质教育重点课程,精选有经验、高素质的教师授课,并定期聘请有社会名望的专家、艺术家开设公开讲座,同时还应相应开设各类手工制作、绘画实践、艺术展演等课程活动,让学生不单在理论上对各类艺术有所了解,从亲身实践中也逐渐感受到艺术之美。
2、从专业层面上看普遍认为艺术教育只是一门专业课学习,是对艺术专业学生所受的教育。
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都是本着学习相应专业,把艺术课程看作成为一门附加课,认为艺术教育只是中小学时期的音乐、美术学习。
现在进入大学后就应专心学习专业技能,与艺术无关紧要了,这种只重视专业课程学习,忽视了艺术对其它专业的促进作用。
现很多院校也都相应设立各种艺术团体:如音乐合唱团、舞蹈团等,专攻培养特色艺术人才,希望能在各项艺术大赛中获得殊荣,为学校争光,但这些都只是在培养艺术特长生,没有对艺术的普及教育有足够的重视,致使部分学生错误认为只是学好本专业课程,找到好工作就是实现了人生的一大目的,没有认识到艺术教育对人的思想、情感、智力等方面的影响。
艺术教育不是一门纯粹的专业技能课,学生接受艺术教育后,它能起到平衡人的心理结构,拓展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与其它专业是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
3、从教育观念上看受传统教育观念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院校认为艺术教育无关紧要,可有可不有,在教学整体安排上,把艺术教育作为教学附件或冷门课程,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再有,对艺术教育概念和内涵缺乏科学性理解,认为艺术教育就是艺术技能、艺术欣赏的简单教学模式。
这种狭隘的理解也导致在艺术实践中存在盲目性,不利于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忽略了艺术教育是一种人文方式的综合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一种普遍的文化教育。
4、在校园艺术氛围营造上很多高等院校由于资金短缺等原因,没有在校园环境建设上装饰美化,营造出优良的校园艺术环境。
学生在大学校园里学习和生活,寸刻不离教室、宿舍、食堂、校道等校园建筑环境,时时刻刻面对着学校的一草一物,加上学习、上课、休息等一系列循环活动模式,难免会产生枯燥、烦闷等心态。
造成很多学生厌学、缺课等现象;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学业压力过大,还产生出轻生念头,不见经常有发生在某某院校又上演学生“跳楼秀”事件吗?学校在环境的建设及校园的氛围营造上,可适当加工美化,保持校园卫生干净、人人衣冠整洁,建立文化长廊,定期展出各种艺术作品或上演各色文艺演出,让学生常沐浴在良好的艺术氛围中,陶醉于校园美好的环境里,心境肯定会更加开朗,同样也能达到接受艺术素质教育的目的。
5、在学生思想观念认识上多数学生缺乏一个较为全面的学习观,认为接受美的教育就是要多观看下几幅名画、多听上几首名曲即能达到的事情。
多数同学只把艺术作为一种娱乐形式,对学校开设的艺术课程无感兴趣,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以致无法达到全面艺术素质教育的目的。
学生没有接受艺术教育,也就难于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学生对艺术接受不感兴趣,也就难于积极参与艺术活动。
而各种艺术活动也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对艺术活动的积极参与,丰富其业余生活,反过来会更加增强其自信心,对生活更加热爱,对其在专业学习、思想情操、身心发展等方面有着特有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学校对艺术教育能不能真正得到加强,学生对艺术教育能不能得到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明确艺术教育的目的。
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健全审美心理结构,陶冶人的情操,完善个体的人格,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现代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不是某一方面教育的全面发展,而是对学生智力、意志、审美、体能、实践技能的全面培养和提高,其中艺术教育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生活处处是艺术,处处有艺术;艺术就是生活;衣食住行、举手投足皆艺术,接受艺术教育是提升学生的生存状态、生理品质、能力开发的有力因素。
高校教育需要学生在理智训练和感情奔放之间求得和谐平衡。
以开发智力为主要形式的科学知识教育侧重于理性,较为单调、枯燥、刻板,逻辑性较强。
艺术教育则具有形象性、创造性、感性的特征,能促进人的智力发展,开拓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钱学森在科学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音乐,因为他的夫人是艺术家,常给他介绍音乐艺术。
正是由于受到了艺术方面的熏陶,才使他视野更加开阔,想问题也会更宽一些。
他说:“只注意逻辑思维,埋头于细节,易犯机械的、片面的毛病,缺乏整体的有机联系的认识”,所以他非常重视形象思维的培养。
同样,被誉为现代物理学之父的爱因(下转第173页)企业观察2010.8 173企业质量保证与监督体系如何建立刘洪彬天津大港油田隆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280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必须对所贯彻的质量标准的重要性有清楚的认识。
只有提高了认识,才能为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打下基础,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
一、企业必须健全规章制度各类管理人员、各部门组织机构和管理职责完备,同时企业领导对质量和认证工作的观念、态度直接左右认证工作的进程,所以最高管理者必须制订认证工作的长远规划,确定持续改进的目标、基本方向与途径,在整个企业内倡导改进的做法,培养持续改进的意识和价值观。
同时企业还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参与和支持。
如何提高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合作性是体系是否有效运行的关键。
公司各部门及各级人员必须一丝不苟,团结一致,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尤其在不合格项控制和纠正预防措施控制上,采用符合质量保证体系要求的管理程序,使运作程序规范、合理、可操作。
二、强化一个中心,确立质量核心地位强化一个中心,就是强化质量管理和监督这个中心。
在思想观念上确立质量安全是企业的灵魂。
我们把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作为企业追求的最高目标,作为企业头等大事来抓。
明确了质量管理和监督在企业中的核心地位,并把质量管理和监督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员工,让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全体员工的共同意志和行动。
第二,在质量职责上明确各级职责,并推行层级负责制。
企业层领导负责质量决策、组织协调和质量工作的贯彻实施,对确保完成企业的质量目标负有领导责任;管理者要严格执行领导层的质量决策,对管理权限范围内的质量问题负有责任;员工要严格执行管理者的质量决策,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工艺规程来操作,对自己的工作质量负有责任。
由此形成一个至上而下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责任体系,使质量安全第一落到实处。
三、夯实两个基础,搞好制度和队伍建设在推行全员参与、全面控制、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中,我们坚持抓好以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为主的基础建设。
在制度建设方面,一是制定至上而下的各级质量责任制。
我们对公司各部室的职责范围,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进行修订,明确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任务、权限、质量责任与监督责任和工作程序,使各部门各级人员能各司其职、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是修订完善质量管理与监督制度。
三是修订完善管理程序。
通过制度建设,使各级各部门的质量职责、监督责任明确,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清晰,使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处于有序可控之中。
在队伍建设方面,要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来抓。
对领导层和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让管理者的思维和国家形势的发展同步;对从事产品经营、验收、养护、运输各岗位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更新培训,让他们成为业务上的行家里手;对新招职工和转岗职工进行岗前教育培训,实行持证上岗,使他们尽快适应岗位,成为合格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