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法教学课前测试一、分析词性汉语半能未必前面一些或者扑通彩色由于等于以后雪白自己起来呢二、请判断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1.有个女孩叫婉君2.唱歌旅游3.春秋两季4.人多5.教书6.美妙的渲染7.大一点儿 8.怀着一线希望出去找朋友打听消息9.三个 10.长江以南11.关于就业问题 12.卖票的三、划出以下各句中的宾语1.两只手套丢了一只。
2.为了考研究生,他起五更,睡半夜,太辛苦了。
3.我记得妈妈喜欢看琼瑶的小说。
4.请告诉他明天下午开会。
5.这个班有20个学生,一半学生不注意听讲。
四、划出以下各句中的补语,并指出补语的类型1. 老师讲的语法我听不懂。
2. 今天的气温比昨天又高了一两度。
3. 安娜说汉语说得很流利。
4. 你们进去吧。
5. 会开了三个半小时。
6. 我一开门,小狗就跑走了。
7. 您有事儿就叫我一声。
8. 鲁迅生于1881年,逝世于1936年。
五、辨析句子:以下各句中的“起来”语法意义有何区别?1.站起来!2.你把这些书包起来吧。
3.听了他的话,大家都笑起来。
4.说说好像很容易,真做起来,就不容易了。
六、请用指定的句子分析方法分析下列短语或单句1.中心词分析法(1)著名作曲家雷振邦谈了他对当前电影音乐的看法。
(2)连长派我去请指导员来接电话。
2.层次分析法(从大到小分析)(1)我昨天收到了哥哥从上海寄来的礼物。
(2)王翔学习外语的经验对我的启发很大。
(3)我们都喜欢在大海中游泳、冲浪。
(4)浓浓的长长的眉毛和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七、语法偏误分析:请指出下列句中的偏误并改正1.玛丽是一个真热情的姑娘。
2.在上午学校来了那个警察。
八、简述题1.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2. 请简述动词的语法特征参考书目1.王还(1995)《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2.吕文华(1994)《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语文出版社。
3.吕文华(1999)《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研究》,北语出版社。
4.赵金铭主编(1997)《新视角汉语语法研究》,北语出版社。
5.崔永华主编(1997)《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北语出版社。
第一节关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一、两个区别(一)区别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理论语法——语法系统理论,研究语言的组合和聚合关系,揭示语言结构规律,注重描写教学语法——为教学服务,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规范、简洁、系统,注重用法理论语法——理论性、详尽、创新教学语法——实用性、简明、稳定(二)区别第一语言语法教学与第二语言语法教学目标:L1语法教学——提高运用汉语的能力,从事语言教学与研究的能力L2语法教学——运用汉语交际的能力内容:L1语法教学——系统理论、知识、方法L2语法教学——系统、有选择,交际最需要,项目有限方法:L1语法教学——讲授L2语法教学——融入语言材料,实践语言教学例如:比字句的格式——(1)A比B+形(2)A比B+形+数量(3)A比B+动+数量(4)A比B+早、晚/多、少+动+数量(5)A+动+得+比+B+形+得多(6)A比B+更/还+动/形(7)A比B在句中作状语(8)A比B+助动词+动+多了/一些(9)A比B+让/叫+名+形/动(10)A比B+还B二、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三个角度(一)句法条件——强制性作用1、什么情况下可以说/用,什么情况不可以说/用,什么情况可用可不用我把书放在桌子上。
我在图书馆(里)看书。
*他在北大里学习。
*这是一座很高楼。
*这个老师是我们语法的老师。
中国朋友——中国的朋友我姐姐——我的姐姐“的”的隐现2. 句法规则的范围重叠: *美美丽丽 *哭了哭双宾语句: *我打你一个电话。
*我讲你一个故事。
3. 词序和位置虚词的位置如:副词“就”——他一说,我就明白了。
这事儿就我一个人明白。
连词——灵活性大,定位,不定位分层次教学:初级阶段——主要规律,常用、高频现象中高级阶段——适量教特殊现象/例外用法4. 关注一般规律之外的特殊现象例如:“修饰语+形容词”可作定语她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姑娘。
*她是一位真美丽的姑娘。
(二)语法意义和语义背景——决定性作用1. 准确地描写语法意义可能补语——肯定式相当于“能+动词”;否定式相当于“不能+动词”;能愿动词“能、可能”表示可能,但口语中更多地用可能补语表达。
——取自教材中的注解*汉字太多了,我不能写完。
——我写不完。
*门太小了,我不能进去。
——我进不去。
2. 交代语义背景如:差一点儿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表示不希望实现的事情几乎实现而没有实现,有庆幸的意思。
如:差一点儿摔倒*我起床后,吃完饭,一看表,快八点了,赶紧去学校。
我跑得很快,差一点儿迟到了。
“差一点儿”的语义背景——“差一点儿VP”与前面的条件有因果关系3. 中高级阶段语法教学中,应指出同义句在表达上的差异如:墙上挂着一幅画儿。
墙上是一幅画儿。
墙上有一幅画儿。
画儿在墙上。
4. 适当地引入有效的语义分析——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的接口语义指向的分析、语义特征的描写如:*我把汉字写得很认真。
(三)话语功能——选择性作用如:反问句——表强调“不是……吗?”强调肯定?我不是预习了吗?“A的A,B的B”形式——意义?春天到了,校园里的花儿都开了。
大的大,小的小,真美丽!?你们的意见太片面了,人家不同意。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简介一、教学对象、教学目的对象: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目的: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能力二、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与汉语学生教学语法大纲的区别(一)不详细介绍语法理论知识,突出语言运用规则和规则使用条件;(二)既重视语言结构形式描写,也注意与语义、语用结合;(三)从交际需要出发选择语法项目,不强调系统全面;(四)语言规则的归纳简明易懂,形式化、格式化,举一反三;(五)不引导学生分析语法,而是应用语法运用语言步骤:交际需要→选择↓语言本身规律、教学需要→切分↓习得规律→编排三、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一)语法单位三级语法单位的系统——词、词组、句子(二)词1. 词的分类12类——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介词、副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作为语法,应突出虚词的教学2. 词的重要小类名词——时间词、方位词形容词——性质、状态、非谓形容词动词——动作、状态、关系、趋向、能愿动词/助动词助词——结构、动态、语气助词3. 词类内容在教学中的分布(1)构成语法点虚词、动词重叠、能愿动词、代词活用(2)构成交际中的表达形式时间、方位、数量范畴(3)构成句式(4)不构成语法点4. 识别词类的标准语法功能——组合功能、句法功能、表述功能(三)词组1.两个角度区分(1)句法功能初级阶段——名词性、形容词性、动词性、主谓、介词、“的”字词组中高级阶段——连动、兼语、复指词组(2)词组构成的结构特征述宾、述补、偏正、联合、主谓词组2. 词组教学的问题词组应有的地位,以词组为基点描写、分析句法关系和构成词语搭配如:参观/访问/看望——to visit*明天我们去参观我们的老师。
3. 离合词问题介于词和词组之间结构分类动宾式:帮忙、见面、洗澡动补式:完成、看见、记住、舍得动宾式离合词的偏误类型——带宾语问题、带补语问题、插入成分问题、重叠问题、其他原因——母语负迁移、过度泛化、教学教材因素思考:应对策略(四)句子1.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1)主语和谓语(2)定语和状语难点——“的、地”的隐现多项定语和状语的顺序(3)宾语难点——位置趋向补语+宾语离合词宾语的位置双宾语(4)补语对外汉语语法体系的八类补语——结果补语、程度补语、可能补语、趋向补语、数量补语、时量补语、动量补语、介宾词组补语2.句子的类别(1)句型句型(结构型)单句复句一级句型主谓句非主谓句二级句型动词性谓语句——简单谓语句形容词性谓语句连动句三级句型名词性谓语句兼语句主谓谓语句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无主句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名词性非主谓句独语句叹词性非主谓句称呼句和应答句复句初级阶段联合复句并列复句承接复句选择复句偏正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递进复句目的复句中高级阶段让步复句解说复句紧缩复句教学重点——关联词语(位置、意义)(2)句类句类(语气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①陈述句句子三基式——肯定式、否定式、疑问式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②疑问句[1]是非问[2]特指问[3]正反问[4]选择问[5]用“吧”的疑问句[6]非是非问句+呢?[7]省略问(N+呢?或S,Pr/N+呢?)[8]疑问语调表示疑问[9]是不是/行吗/对吗/可以吗?[10]用“几/多少”提问③祈使句和感叹句(3)句式(特殊句式)连动句兼语句“是…的”句有字句是字句把字句被字句存现句双宾句(五)动作的态1.完成态: V+了2.变化态:已经变化态:S+了将要变化态:要/快要/快/就要+了3.持续态: V+着4.进行态:(在/正/正在)+V+(呢)5.经历态: V+过(六)表达方式1.比较2.强调3.时间、日期表达法4.钱数表达法5.号码表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