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偻(强直性脊柱炎)中医临床路径

大偻(强直性脊柱炎)中医临床路径

大偻(强直性脊柱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

一、大偻(强直性脊柱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大偻(TCD 编码:BNV070)。

西医诊断:第
一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ICD-10 编码:M45.99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中医风湿病学》
(王承德、沈丕安、胡荫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ZYYXH/T50~135-2008)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84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纽约标准。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大偻(强直性脊柱炎)诊疗方。

案”
大偻(强直性脊柱炎)临床常见证候:肾
虚督寒证
肾虚湿热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大偻(强直性脊柱炎)诊疗方。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50~135-2008)
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大偻(强直性脊柱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大偻(TCD 编码:BNV070)和强直性脊柱炎(ICD-10 编码:
M45.991)的患者。

2.若患者已使用西药治疗,可维持原剂量,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
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
(2)尿常规
(3)便常规
(4)肝功能、肾功能
(5)ESR、CRP、RF
(6)HLA-B27。

(7)X 线片(脊柱关节、骶髂关节、髋关节)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受累关节X片、CT 或M RI、骨密度、骨代谢、受累关节超声、心脏彩色超声、胸部X线片、腹部超声、ANA、ENA、AKA、APF、抗C CP 抗体、C3、C4、IgG、IgM、IgA、HBsAg、心肌酶、血脂、血糖、电解质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肾虚督寒证:补肾强督、祛寒除湿。

(2)肾虚湿热证:补肾强督、清热利湿。

2.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针灸治疗:根据病情辨证选用毫针、督灸疗法、穴位注射等。

4.综合强化序贯治疗:健康教育、体育医疗、中药外治等。

5.其他疗法:根据患者病情及医院所具备的实施操作技术,可选择手法治疗、关节腔注射、微创治疗(针刀疗法)等。

6.护理: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患者腰骶、脊背、臀等部位疼痛、晨僵等症状减轻。

2.脊柱活动度、胸廓活动度、指地距等体征改善。

3.疾病活动度指标有所改善。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退出本路径。

2.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3.合并心血管、肺、肾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时,退出本路径。

4.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大偻(强直性脊柱炎)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TCD 编码:BNV070、ICD-10 编码:M45.991)患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大偻(强直性脊柱炎)
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 21 天实际住院日: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