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华经典古诗文读本九年级1-10吕氏春秋章句

中华经典古诗文读本九年级1-10吕氏春秋章句

吕氏春秋章句
万人操弓,共射其一招,招无不中。

万物章章,以害一生,生无不伤;以便一生,生无不长。

故圣人之制万物也,以全其天也。

〖译文〗一万人拿着弓箭,共同射向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役有不被射中的。

万物繁盛茂美,如果用以伤害一个生命,那么这个生命没有不被伤害的;如果用以养育一个生命,那么这个生命没有不长寿的。

所以圣人制约万物,是用以保全自己生命的。

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

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

〖译文〗如今我的生命属于我所有,而给我带来的利益也是极大的。

以它的贵贱而论,即使贵为夫子,也不足以同它相比,以它的轻重而论,即使富有天下,也不能同它交换;以它的安危而论,一旦失掉它,终身不可再得到。

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

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

〖译文〗天覆盖万物,没有偏私;地承载万物,没有偏私,日月普照万物,没有偏私,春夏秋冬更选交替,役有偏私。

天地、日月,四季施其恩德,于是万物得以成长。

圣人生於疾学。

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疾学在於尊师。

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

〖译文〗圣人是在努力学习中产生的,不努力学习而能成为贤士名人的,未曾有过。

努力学习关键在于尊重老师。

老师受到尊重,言语就会被人信从,道义就会被人称述而彰明了。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听从不尽力,命之曰背;说义不称师,命之曰叛。

背叛之人,贤主弗内之於朝,君子不与交友。

〖译文〗君子学习,谈论道理一定称引老师的话来阐明道义,听从教诲一定尽心竭力
击发扬光大。

听从教诲而不尽心竭力去发扬它,这种行为叫作“背”,谈论道理而不称引老师的话去阐明它,这种行为叫作“叛”。

有背叛行为的人,贤明的君主不接纳他们在朝为臣,君子不跟他们交往为友。

乐之务在於和心,和心在於行适。

〖译文〗愉快的关键在于使心情平和,使心情平和的关键在于行为合宣宜中。

俗定而音乐化之矣。

故有道之世,观其音而知其俗矣,观其政而知其主矣。

故先王必托於音乐以论其教。

〖译文〗风俗的形成是音乐潜移默化的结果。

所以,政治清明的时代,考察它的音乐就可以知道它的风俗了,考察它的风俗就可以知道它的政治了,考察它的政治就可以知道它的君主了。

因此,先王一定要通过音乐来宣扬他们的教化。

乐所由来者尚也,必不可废。

有节,有侈,
有正,有淫矣。

贤者以昌,不肖者以亡。

〖译文〗音乐的由来相当久远了,定然不可废弃。

其中有的适中合宜,有的奢侈放纵,有的纯正,有的淫邪。

贤人用它而发达昌盛,不肖的人用它而国灭身亡。

土弊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大,世浊则礼烦而乐淫。

〖译文〗土质恶劣,草木就不能生长;水流浑浊,鱼鳖就不能长大,社会黑暗,礼仪就会烦乱,音乐就会淫邪。

人主其胡可以无务行德爱人乎?行德爱人,则民亲其上;民亲其上,则皆乐为其君死矣。

〖译文〗君主怎么能不务求施行仁德、爱抚人民呢?君主施行仁德,爱抚人民,人民就爱戴他们,人民如果爱戴他们的君主,那就都乐意为他们去死了。

万物不同,而用之於人异也,此治乱、存亡、死生之原。

故国广巨,兵强富,未必安也;尊贵高大,未必显也:在於用之。

〖译文〗万物对任何人都是同样的,但人们使用它们却各有不同,这是治乱、存亡、死生的根本所在。

所以,国土广大,兵力强盛,未必安定,尊贵富有,未必显赫,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它们。

穆行之意,人知之不为劝,人不知不为沮,行无高乎此矣。

〖译文〗。

“穆行”的含义是:不因为别人了解自己就受到鼓劢,也不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感到沮丧,德行没有比这更高尚的了。

天曰顺,顺维生;地曰固,固维宁;人曰信,信维听。

三者咸当,无为而行。

〖译文〗天要顺行,顺行才能生万物;地耍牢固,牢固万物才得安宁,人要诚信,诚信才能被听用。

天地人三者都各得其所,就可以无为而行了。

尝试观上古记,三王之佐,其名无不荣者,其实无不安者,功大也。

〖译文〗试看上世古书,禹、汤、文武的辅
臣声誉没有不荣耀的,地位没有不安稳的;这是由于他们功劳大的缘故。

故荣富非自至也,缘功伐也。

今功伐甚薄而所望厚,诬也;无功伐而求荣富,诈也。

诈诬之道,君子不由。

〖译文〗荣华富贵不是自己来的,是靠功劳得来的。

如今世人功劳很少而企望很大,这是欺骗。

没有功劳而谋求荣华富贵,这是诈取。

欺骗、诈取的方法,君子是不采用的。

空中之无泽陂也,井中之无大鱼也,新林之无长木也。

凡谋物之成也,必由广大众多长久,信也。

〖译文〗孔穴中没有池沼,水井中没有大鱼,新林中没有大树。

凡是谋划事情取得成功的,必定是着眼于广大、众多、长久,这是确定无疑的。

故曰:“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皆乱,无有安身。


〖译文〗所以说,“天下大乱了,就没有安
定的国家,整个国家都乱了,就没有安定的采邑,整个采邑都乱了,就没有平安的个人。


务本莫贵於孝。

人主孝,则名章荣,下服听,天下誉;人臣孝,则事君忠,处官廉,临难死;士民孝,则耕芸疾,守战固,不罢北。

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纪也。

〖译文〗致力于根本,没有比孝道更重要的了,君主做到孝,那么名声就卓著荣耀,下面的人就服从,天下的人就赞誉;臣子做到孝,那么侍奉君主就忠诚,居官就清廉,面临灾难就能献身,士人百姓做到孝,那么耕耘就用力,攻必克,守必固,不疲困,不败逃。

孝道,是三皇五帝的根本,是各种事情的纲纪。

《商书》曰:“刑三百,罪莫重於不孝。

”〖译文〗《商书》上说,“刑法三百条,罪过没有比不孝顺更重的了。


天不再与,时不久留,能不两工,事在当之。

〖译文〗上天不会给人两次机会,时机不会长期停留,人的才能不会在做事时两方面都同时达到精巧,事情的成功在于适逢其时。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後将无复,非长术也。


〖译文〗把池塘弄干了来捕鱼,怎能不获得鱼?可是第二年就没有鱼了,把沼泽地烧光了来打猎,怎能不获得野兽?可是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

诈骗的方法,虽说现在可以苟且得利,以后就不能再得利了,达不是长久之计。


君子之自行也,敬人而不必见敬,爱人而不必见爱。

敬爱人者,己也;见敬爱者,人也。

君子必在己者,不必在人者也。

必在己,无不遇矣。

〖译文〗君子自己的作为是,尊敬别人而不一定被别人尊敬,热爱别人而不一定被别人热爱。

尊敬热爱别人,在于自己,被别人尊敬热爱,在于别人。

君子依仗在于自己的东
西,不依仗在于别人的东西。

依仗在于自己的东西,就能无所不通。

大智不形,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译文〗最大的智慧不显现,担当大事的人成就较晚,最优美的乐音听来无声。

为天下及国,莫如以德,莫如行义。

〖译文〗治理天下和国家,莫过于用德,莫过于行义。

天下之士也者,虑天下之长利,而固处之以身若也。

利虽倍於今,而不便於後,弗为也;安虽长久,而以私其子孙,弗行也。

〖译文〗天下杰出的凡士,考虑的是天下长远的利益,而自己必定要身体力行。

即使对现在有加倍的利益,只要对后世不利,也不去做,即使能长久安定,只要这些是为自己的子孙谋利,也不去做。

类同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

〖译文〗物类相同的就互相招引,气味相同
的就互相投合,声音相同的就互相应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