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湖南省高三六校联考试题(4月) 文综历史(解析版)

2019届湖南省高三六校联考试题(4月) 文综历史(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湖南省2019届高三六校联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由常德市一中岳阳市一中株洲市二中长沙市一中师大附中湘潭市一中联合命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量150分钟,满分3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春秋战国时期,在儒家学派的大力提倡下,孝成为完整的、有关处理亲子关系准则的学说。

秦律对不孝罪的惩罚明显重于普通犯罪,如殴打祖父母、曾祖父母者,处以黥城旦舂的刑罚,对被控以不孝罪者,最重可判处死刑。

这表明A.秦朝统治者事实上不排斥儒家学说B.秦朝继承发展了儒家提倡的孝道观C.秦朝用严厉的法律手段来维护孝道D.秦朝时孝成为人们的日常行为规范25.“毁镜”是北方草原地区拓跋鲜卑的一种特殊葬俗,即在下葬过程中将随葬铜镜故意打碎、通常仅以其中一块残片随葬的习俗。

考古发现揭示随着鲜卑南迁,越靠近中原,毁镜现象越少。

据此推断,鲜卑毁镜习俗的废弃原因极有可能是A.政府禁止奢侈之风B.鲜卑人审美水平提高C.战争频繁铜镜难得D.受到汉人习俗的影响26.朱熹弟子陈宓曾任安溪知县,他在《安溪劝农诗·劝贫富相资》一诗中说:“举债当知济汝穷,取钱须念利难供。

富人心要怜贫者,贫者身全仰富翁。

”材料体现了A.社会贫富分化现象日趋严重B.士大夫崇尚社会和谐的理念C.士大夫反对民间的借贷行为D.官府强行干预民间财务纠纷27.明代中后期,来自海外的事物在中国社会逐渐增多。

除了由耶稣会士传入的天主教以及西方科学知识以外,白银、玉米、火器等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难以或缺的外来物质。

自鸣钟、眼镜、望远镜之类也已经出现在晚明时代社会生活中。

这些现象反映了A.明代中国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征B.中国对外接触的内驱动力增强C.民间对外合法往来空间的扩大D.文化优越这一传统心态的改变28.著名史学家李剑农曾指出:洪秀全辈的神权主义精神是假的,曾国藩辈的名教主义精神是真的;前者只是利用神权、假托神权,借此来满足个人的野心欲望;后者却是真实的信仰名教,诚心诚意的要维持名教,并不是利用名教、假托名教来图达另一个目的。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二者都重视精神力量B.二者的阶级属性及目的不相同C.二者都借助宗教手段D.二者客观效果与主观动机向背29.1933年中国手工业生产占净加值的百分比业别百分比业别百分比木材产品95.1衣服83.2金属产品32.6橡胶、皮件73.6电器用具11.4食品、饮料、烟叶90.3交通运转设备91.8纸张印刷70.6石器陶器78.5其他92.6化学品37.4全部工业70.2——《1912—1949年中国的工业生产》(注:净加值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依据上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当时政府不支持民族工业,致使近代化水平较低B.当时中国工业以手工生产为主,近代化水平较低C.当时中国重化工业的近代化程度普遍较低D.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举步维艰30.随着国民党军事进攻的不断扩大,国内阶级矛盾的上升和解放区群众运动的发展,中共中央1946年5月4日发布《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通称“五四指示”),该“五四指示”可能明确的是A.“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B.支持农民的土地要求,彻底废除土地私有制C.支持农民群众通过反奸清算斗争获得土地D.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31.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A.1954年中印、中缅联合声明的分别发表B.1955年万隆会议上的“求同存异”方针C.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的发表D.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32.欧洲人文主义精神发展的历程,也即是人解放的历程:先是摆脱神权枷锁,再是从教权的控制中解放出来,进而解除王权的压迫,并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实现了“把人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是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资产阶级革命D.工业革命33.马基雅维利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在《君主论》一书中他主张加强君主权力,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早于他一千七百多年的中国思想家韩非也主张构建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他们所代表的阶级利益相同B.马基雅维利深受韩非思想的影响C.他们都反映时代的政治要求D.他们的主张都遭到了统治者的否定34.下图是北美独立战争时期,一幅家喻户晓的漫画“一条断蛇”,标题是“JOIN OR DIE”(“联合或者死亡”)。

此漫画1754年由富兰克林创作并刊登于他经营的《宾夕法尼亚报》。

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契合北美人民联合抗英决心B.主旨与欧洲启蒙运动有本质区别C.体现作者建立联邦制的主张D.是研究北美独立战争第一手史料35.20世纪50年代,随着美国人继续敦促德国加入北约,法国人以一项计划作为回应,它将避免创立一支独立的德国军队,而是会将德国人纳入一支在北约总体权威之下的有共同制服、共同预算、共同军备和共同领导的超国家军队。

这表明A.法、德之间的恩怨尚未化解B.美、法两国在德国问题上分歧严重C.北约的建立源自美国的推动D.北约建立客观上有利于西欧的和平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3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1.(25分)腐败是人类阶级社会的一种特有现象,古往今来,人们一直都在寻找根除它的济世良方。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尤为重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

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

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

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

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作出详细的规定。

——据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太祖开国之初,惩元季贪冒,重绳赃吏。

揭诸司犯法者于申明亭,以示戒。

”他规定官吏贪赃六十两以上者,枭首示众。

与唐律相比,明朝对官吏犯罪的惩罚明显严厉。

同时,朱元璋习惯于法外用刑,常因小过而用重刑,以致弄得人人自危,朝不保夕。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起初的威慑作用大大削弱,而且随着既得利益阶层的增多,反对者或明或暗地予以抵制,最后只好不了了之。

正如朱元璋哀叹说:“我欲除贪赃官吏,却奈何朝杀而暮犯。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材料三行政伦理是一种软约束,其作用的发挥往往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但它一旦与法律结合,则既能够继续发挥其内在约束的功能,又能够获得有效的外部保障……总统的被提名者都要详细公开其个人财产,以供公众和媒体检查。

被提名者的配偶及他们所抚养的子女的财产也必须同时申报……高薪养廉制度是对政府官员合理的自利需要的满足与激励……以权力制约权力道德核心思想是分权,并使不同权力机构之间形成一种制约与被制约或相互制约的关系……采用跳跃式监督模式即(公众)权利监督(公共)权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相继掀起了大规模公共行政改革运动,其核心就是将市场机制引入到公共服务领域,打造企业型政府,实行公共服务市场化。

从而打破原有的政府垄断公共服务供给的局面,并有利于铲除政府官员谋求自利的温床。

——摘自《行政管理改革》(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别概括朱元璋严惩腐败及出现“朝杀而暮犯”的原因。

(11分)(2)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和近代西方在权力监督方面的相同之处,并指出其本质差异。

(10分)(3)综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当今反腐败有何启示?(4分)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

”——恩格斯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外历史史实,围绕“社会变革”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明王朝沿袭历代王朝的“以夷治夷”之策,继承元代的土司制度,但对土司制度作了进一步的改造与完善。

首先,除将元代置于边境的宣慰使、宣抚使等职称变为授予武职的土司职称外,又在民族地区的卫所用土人为官,形成卫所土司职称。

同时,还将唐宋以来封授少数民族头目为府州县土官的做法变为定制,在内民族地区设置土府、土州、土县,形成文职土官的职称,文武职土司皆划定品级,形成一套完备的土司职衔。

其次,确定土司的隶属关系。

洪武三十年,规定武职土司归都司管辖,上隶兵部,文职土司归布政司管辖,上隶户部,把土司机构纳入国家机构的组织系统,便于朝廷的控制和差遣。

第三,土司皆由朝廷颁给诰命、印信和官服,作为朝廷命官之凭信,允许世袭。

但其承袭,必须履行严格手续,“务要(吏部)验封司委官体勘,别无争袭之人,明白取具宗支图本,并官吏等等结状,具部呈奏”,方许承袭;且“承袭必奉朝命”,中小土司“虽在万里外,皆赴阙受职”,只有一些大土司是由朝廷下诏就地袭职的。

土司必须负起“附辑诸蛮,谨守疆土,修职贡,供征调”的职责,朝廷则对他们的进贡给予丰厚的赏赐。

土司“积有年劳”或“从征有功”者,可提升官职,功劳大的还可授予流官职衔,或加授散阶、勋级虚衔。

土司犯法,则改变元代“罚而不废”的做法,严加惩处。

第四,在偏远和交通不便地方,以土官为主,流官为辅;平坝地区和交通要道,则以流官为主,土官为辅。

土流合治,以流官监控土官。

——陈梧桐、彭勇《明史十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代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特点。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管理措施的影响。

(7分)46.(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30年代,世界形势波诡云谲。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炮火引爆了中国全民族抗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