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V系列静叶可调式轴流风机维护检修规程完整

AV系列静叶可调式轴流风机维护检修规程完整

AV系列主风机组维护检修规程3 一般规定3.1 检修前的检查3.1.1 检查机组与外部系统水、电、汽,风、介质的吹扫、排凝、隔断情况,应安全可靠。

3.1.2 检修现场应符合HSE标准,检修前应办好作业票。

3.2 拆卸3.2.1 机组拆卸应按拆卸程序进行。

3.2.2 拆卸时使用的工具应不会对零部件产生损伤,严禁用硬质工具直接在零件的工作表面上敲击。

3.2.3 对锈死的零件或组合件应用松动剂浸透,再行拆卸。

对过盈配合的零部件应使用专用工具。

3.2.4 零部件拆装前应作好标记。

3.3 吊装3.3.1 起吊前,检查吊耳、绳索应符合要求。

3.3.2 吊装时,不应将钢丝绳、索具直接绑扎在加工面上,绑扎部位应有衬垫或将绳索用软材料包裹。

3.3.3 起吊转子时,必须使用专用吊具。

起吊过程中,要保持转子的轴向水平,严禁发生晃动、摩擦及撞击。

3.3.4 吊装作业执行SH/T 3515—1990《大型设备吊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3.4 吹扫和清洗零部件应用煤油清洗,并用压缩风吹干,清扫后的零部件表面应清洁、无锈垢、无杂物粘附。

3.5 零部件保管对零部件应分类成套保管,防止丢失。

对重要零部件的加工面和大部件应有防锈蚀、防止碰伤的措施,对转子应有防止变形的措施。

3.6 组装3.6.1 机器组装应按组装程序进行。

3.6.2 机器在封闭前必须仔细检查和清理,其部不得有任何异物。

3.7 记录应使用规定的记录表,按要求认真填写拆检值和组装值,做到数据齐全,准确、字迹工整。

记录各零部件的检查、修复和更换情况。

4 变速器检修4.1 拆装程序拆卸程序见图1,组装程序与图1相反。

4.2 检查项目、容和质量要求4.2.1 转子4.2.1.1 检查转子应无锈蚀、损伤和裂纹。

4.2.1.2 轴颈圆度、圆柱度允许偏差为0.02mm,根据轴颈磨损情况,酌情考虑采用适当方法进行修复。

4.2.1.3 转子圆跳动测量部位见图2,允许跳动值应符合表3的要求。

4.2.2 齿轮箱体4.2.2.1 各配合表面应无缺陷、损伤,水平剖分面应接触严密。

4.2.2.2 油箱、油孔、油道清洗后应无杂质,油路畅通无阻。

4.2.2.3 表面涂层应无起皮脱落现象。

4.2.2.4 齿轮箱体应灌煤油试漏,注入高度不低于回油孔上缘,经24h无渗漏为合格。

4.2.2.5 各连接螺栓质量应符合要求,数量应齐全。

4.2.3 径向轴承4.2.3.1 外观检查轴承衬应无损伤、裂纹、夹渣、空洞和重皮等缺陷。

4.2.3.2 将轴承浸入煤油30min,涂白粉(或用渗透探伤或磁粉探伤法)检查轴承衬应无脱壳现象。

4.2.3.3 更换轴承衬时,检查轴承衬背与座孔的接触面积应达50%以上。

4.2.3.4 检查轴承衬与轴颈的接触应良好。

4.2.3.5 轴承间隙应符合表4的要求。

4.2.3.6 检查轴承衬背过盈量应为0.02~0.04mm。

4.2.4 止推轴承4.2.4.1 检查轴承衬应无裂纹、夹渣、空洞和重皮等缺陷。

4.2.4.2 将轴承浸入煤油中30min,涂白粉(或用渗透探伤或磁粉探伤法)检查轴承衬应无脱壳现象。

4.2.4.3 检查止推瓦块厚度应均匀一致,用着色法检查止推瓦块与止推盘的接触面积应达70%以上。

4.2.4.4 止推间隙为0.25~0.34mm。

4.2.5 油封4.2.5.1 检查油封应牢固,无裂纹、卷曲、歪斜等缺陷。

4.2.5.2 水平剖分面应不错口,间隙不大于0.08mm。

4.2.5.3 油封间隙测量部位见图3,间隙应符合表5的要求。

4.2.6 齿轮4.2.6.1 检查轮齿不得有毛刺、裂纹、断裂等缺陷。

4.2.6.2 齿轮啮合侧间隙测量部位见图4,侧间隙应符合表6的要求。

见SHS 02007—2004《AV系列主风机组维护检修规程》。

4.2.6.3 检查齿的工作面啮合斑迹,沿齿高方向应达70%,且分布于啮合线两侧。

齿宽方向,正啮合应达50%,反啮合应达80%,见图5。

啮合斑迹应用透明胶纸贴印记录。

4.2.6.4 如啮合斑迹不合格,可用轴承衬调整垫片进行调整。

当松动底座与箱体连接螺栓,或移动箱体及更换垫片时,必须重做斑迹检查。

4.2.7 电动盘车器4.2.7.1 每2~3年拆卸一次,清洗检查各齿轮、蜗轮、蜗杆,不得有裂纹、毛刺等。

4.2.7.2 弹簧弹力应符合要求,滚动轴承转动灵活,滑动杆各滑动表面无损伤,滑动自如。

4.2.7.3 传动螺旋齿轮应能正常结合(可送电状态)和脱开(自锁状态)。

4.2.7.4 油路畅通,确保啮合、滑合、传动部位的良好润滑,密封圈应无断裂和老化现象。

4.2.7.5 联轴器的轴向间隙为3mm。

4.3 组装组装程序与拆卸程序相反。

5 主风机检修5.1 拆卸程序5.1.1 主风机的拆卸程序见图6,起吊程序见图7。

拆卸过程中的有关要求应按照一般规定的有关条款执行。

5.1.2 主风机的结构见图8。

5.2 检修项目、容和质量要求5.2.1 地脚螺栓检查地脚螺栓应完好无损,无松动。

5.2.2 机壳5.2.2.1 外观外观检查机壳应无变形、裂纹,水平剖分面应光洁无损伤、划痕。

5.2.2.2 导向键a.检查横向导向键与底座接触应严密,调节垫片应无毛刺、卷边,螺钉连接应牢固,与键槽的配合间隙应为 0.043~0.170mm,见图9。

横向导向键顶面与机壳承载面接触局部间隙应小于0.05mm。

b.垂直导向键与机壳组装间隙应符合图10规定。

5.2.2.3 水平度机壳剖分面的水平度见图11。

纵向水平度允许偏差为0.05mm/m,横向水平允许偏差为0.10mm/m。

5.2.2.4 支腿、底座和连接螺栓检查支腿、底座和连接螺栓间的间隙,检查部位见图12,间隙应符合表7要求。

5.2.3转子5.2.3.1 外观转子各轴颈、止推盘处应进行着色检查,其表面应光洁无裂纹、锈蚀及麻点,其他处不应有机械损伤和缺陷。

5.2.3.2 动叶片的裂纹检验a.一般情况下,应仔细地检查处于安装好状态的第一级、第二级、倒数一、二级动叶片的工作部分和叶片的连接部分,其余各级叶片进行目测。

b.如果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应对叶片全部进行裂纹检验:(1)机器不稳定工作的逆流、旋转失速;(2)叶片发生条痕;(3)流道发现机械杂物;(4)发生腐蚀现象。

c.当机器发生喘振时,必须进行全部叶片的检验。

d.检验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的检验方法有着色检验、磁粉探伤、测频法、涡流探伤。

注:(1)任何情况下,检查时应将转子从机壳中吊出来。

(2)着色时,不允许使用含有氯化物的渗透剂。

5.2.3.3 轴颈圆度、圆柱度检查轴颈圆度、圆柱度允许偏差值为0.01mm。

5.2.3.4 转子跳动转子跳动检测部位见图13,允许跳动值应符合表8的要求。

见SHS 02007—2004《AV系列主风机组维护检修规程》。

5.2.3.5 所有传感器部位(径向振动)和轴位移,其最终表面粗糙度R a值应达到0.4~0.8μm,这些部位的电气和机械的综合跳动值不超过下列数值:a.径向振动探头监测部位,6μm;b.轴位移探头监测部位,13μm。

5.2.3.6 校正动平衡动平衡精度等级按制造厂要求。

如制造厂无要求,按不低于G2.5级处理。

5.2.4 轴承箱5.2.4.1 各配合表面检查各配合表面应无损伤,水平剖分面接触应严密,自由间隙不应大于0.05mm。

5.2.4.2 油孔、油道油孔、油道应清洁无杂质,并应畅通无阻,连接法兰面无径向划痕。

5.2.4.3 表面涂料检查表面涂料应无起皮和脱离现象,否则应彻底清除后重涂。

5.2.4.4 试漏机器正常运转时,轴承箱部位若有油渗漏现象,检修时应做煤油渗透检查,30min无渗漏为合格。

5.2.4.5 连接螺栓检查连接螺栓应完好无损,否则应更换。

5.2.5 径向轴承5.2.5.1 外观轴承衬应无裂纹、夹渣、气孔、重皮等缺陷。

5.2.5.2 轴承衬脱壳检查对轴承进行无损探伤,检查轴承衬有无脱壳现象。

5.2.5.3 轴承衬背与座孔接触面积轴承衬背与座孔应接触良好,接触面积不小75%。

5.2.5.4 轴承衬与轴颈接触轴承衬与轴颈的接触状况,瓦块应在弧形中部1/3弧长部分接触,沿长度方向接触面积应大于75%。

5.2.5.5 轴承水平剖分面检查轴承水平剖分面自由间隙不应大于0.05mm。

5.2.5.6 轴承间隙检查轴承间隙应符合表9要求。

5.2.5.7 轴承衬背过盈量检查轴承衬背的过盈量应为0.01~0.05mm。

5.2.6 止推轴承5.2.6.1 外观检查轴承衬应无裂纹、夹渣、气孔、重皮等缺陷。

5.2.6.2 脱壳检查对轴承进行无损探伤,检查轴承衬有无脱壳现象。

5.2.6.3 瓦块、摆动瓦块厚度检查止推瓦块的厚度应均匀一致,厚度允许偏差为0.02mm。

5.2.6.4 止推瓦块与止推盘的接触面积止推瓦块与止推盘接触面积不少于80%。

5.2.6.5 组装后摆动组装后瓦块的摆动应灵活可靠,无卡涩现象。

5.2.6.6 组装后平行度组装后检查瓦块承力面与定位环应平行,平行度允许偏差为0.02mm。

5.2.6.7 调整垫片调整轴承间隙用的调整垫片应光洁,无卷边、毛刺等缺陷。

5.2.6.8 轴承接合面检查轴承接合面自由间隙应不大于0.05mm。

5.2.6.9 止推间隙轴承的止推间隙应用垫片调整,调整后上、下两半轴承的垫片厚度应相等。

用百分表测量止推间隙应符合表10要求。

5.2.7 油封5.2.7.1 外观外观检查油封齿嵌装应牢固,无裂纹、卷曲、歪斜等缺陷,回油孔畅通。

5.2.7.2 油封间隙油封间隙(见图14)应符合表11要求,超过最大值时应更换。

5.2.8 迷宫密封5.2.8.1 外观密封套外观检查应无损伤,进排气孔应畅通,密封片应无裂纹、卷曲或歪斜等损伤。

5.2.8.2 连接密封套与座孔的配合应紧密、无松动,连接螺栓应锁紧防松。

5.2.8.3水平剖分面检查水平剖分面应平整,接触严密,不错口。

5.2.8.4 径向和轴向间隙密封间隙(见图15)应符合表12规定。

5.2.8.5 间隙调整密封间隙的调整可用调整密封套背部垫片或修刮密封片的方法来达到规定值。

5.2.9 静叶承缸5.2.9.1 检查静叶承缸应无变形、裂纹。

5.2.9.2 各接合面应光洁、无锈蚀和损伤,各连接螺栓应无变形。

5.2.9.3 承缸背压板和螺栓应无松动和锈蚀。

5.2.10 可调静叶5.2.10.1 外观检查静叶片应无裂纹、锈蚀、损伤、变形等缺陷。

5.2.10.2 静叶密封圈、石墨轴承及静叶附件检查静叶密封圈应无老化、断裂等损伤,若发现应更换。

检查石墨轴承磨损情况,若发现有裂纹、破碎等缺陷应更换。

石墨轴承与静叶转轴的配合间隙应符合表13要求,若超过最大值,应更换密封轴承。

见SHS 02007—2004《AV系列主风机组维护检修规程》。

检查静叶附件如滑块、曲柄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