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设计及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与诸多显著成绩,然而与此同
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污染恶化,不但使得雾霾、酸雨等自然灾害气候频繁
出现,还严重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而针对于此,在我国建筑行业中,生态建
筑由于其具有较强的室内气候调节能力以及节能环保性,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应用。
而笔者也对生态建筑的设计要点以及建筑设计生态化发展趋势开展深入研究。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设计;发展趋势;研究
笔者认为,生态建筑与一般性建筑的主要区别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生态建
筑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例如内部能源循环等,而另一方面则是生态建筑的节能环
保性,例如在生态建筑的建设阶段以及竣工使用期间内,对建筑周边生态环境的
影响系数较低,以及建筑运行能源消耗量较低。
因此笔者认为,对生态建筑的设
计要点以及建筑设计生态化的发展趋势的分析,应从上述两方面加以着手,具体
研究如下。
一、生态建筑的主要设计原则分析
第一,生态建筑的协调性设计原则。
相较于其他建筑工程而言,生态建筑的
主要设计理念与原则为,将生态建筑视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并在生态建筑
设计阶段中,设计人员的首要设计理念为找寻建筑设计、建筑使用以及周边生态
环境之间的平衡点,从而实现生态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例如,一方
面需要保障生态建筑内部空气的清洁程度,又要保障生态建筑在使用与建设期间
内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系数在可接受范围内。
第二,生态建筑的环保性设计原则。
在生态建筑的设计阶段中,设计人员需
要注重于在生态建筑的施工阶段以及使用期间内,对于能源的消耗系数以及对生
态环境的污染破坏程度。
例如在生态建筑施工材料的选择配置层面中,设计人员
应注重于优先选择绿色环保型施工材料,并在施工方案设计阶段中,制定好生态
建筑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的处理计划,例如废弃施工材料的掩埋地址、净
化流程等。
第三,生态建筑的节能性原则。
首先,在生态建筑的消耗能源类别层面上,
设计人员应优先选择如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环保型能源,并通过优化生态建筑
的照明系统等配套系统的配置与运行模式,来降低生态建筑在运行过程中的能源
消耗总量。
其次,设计人员也应从生态建筑的格局设计、施工材料配置等层面上
实现对生态建筑运行能耗的降低,例如适当添加建筑墙体玻璃施工材料的配置比例,从而实现在室外光照强度系数较高的前提基础上,生态建筑的室内明亮度符
合使用要求,从而降低生态建筑照明系统的运行能耗。
第四,生态建筑的人性化原则。
笔者上述所提及三项设计原则皆站在生态环
境与生态建筑层面上。
然而在生态建筑的设计阶段中,设计人员也应注重于人性
化原则,避免出现过度追求对生态建筑节能环保性的降低,而忽视了对生态建筑
的居住适宜性、便捷性的要求。
例如,建设过程无任何污染的原始土坯房并不被
称为生态建筑。
因此在生态建筑设计阶段中,设计人员首先应注重的是保障与提
升建筑的居住适宜度与便捷性,做到以人为本。
第五,生态建筑的实际性原则。
虽然在生态建筑的设计阶段中,设计人员需
要优先选择配置绿色建筑施工材料。
然而在生态建筑的建设过程中,设计人员也
应适当考虑到生态建筑工程的造价成本,从实际着手,避免出现生态建筑设计方
案不符合实际施工情况,以及工程造价成本过于高昂等问题。
二、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发展研究
(一)进一步提高生态建筑施工材料的使用率
在现阶段生态建筑的施工阶段中,普遍存在着产生大量废弃施工材料,以及
施工材料的实际使用率过低问题。
而这一问题的出现,也使得生态建筑的节能环
保性设计理念与设计原则浮于表面,并且极大提高了生态建筑工程的造价成本,
降低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而针对于此,笔者认为建筑设计生态化的未来主要
发展趋势之一为,提高建筑施工材料的实际使用率,并注重于配置绿色节能环保
建筑材料,具体如下:一方面,施工企业应通过提高工程管理水平、施工设计方
案科学性来从根源上避免反复施工等问题的出现,降低施工材料的损耗废弃比例,以此来提高建筑施工材料的实际使用率;另一方面,虽然相比而言,现阶段我国
部分绿色节能环保建筑施工材料的采购价格稍高于其他施工材料,但绿色节能环
保施工材料的使用寿命、性能都远高于一般性施工材料,其采购性价比较高。
因
此在建筑设计阶段以及施工材料采购环节中,施工企业不应过重考虑于建筑工程
在建设过程中的显性造价成本,也应考虑到建筑工程的实际使用寿命等隐形成本,通过逐步提高绿色节能环保施工材料来实现建筑生态化发展。
(二)提高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中的新能源所占消耗比重
笔者上述提及,在生态建筑的设计阶段中,主要的设计原则与设计要点之一为,充分注重于对新能源的使用与配置。
例如在生态建筑的设计阶段中,选择日
照时间、日照强度较强的区域,通过划定生态建筑特定区域来安装太阳能电池等
相关设备,来降低生态环境对旧有能源的消耗总量与依赖程度。
而太阳能等新型
可再生能源相较于燃气、煤炭等旧有消耗的不可再生能源相比,具有能源消耗洁净、长期消耗性价比高、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等优点,这也是生态环境
区别于一般性建筑的主要依据所在。
而通过上述阐述分析,笔者认为建筑设计生态化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为,提
高太阳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在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中的配置,以及建筑运行过程中
能源消耗的所占比重,从而实现对建筑运行成本的降低以及生态化发展。
唯有从
新能源应用方向着手,才能在根源上完善建筑工程竣工使用期间内能源消耗对生
态环境所造成的污染破坏问题。
(三)建筑重复利用生态化发展趋势
在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存在着建筑重复
施工、建设的问题,例如部分城市出于城市统一规划发展,将所建设不久的建筑
进行拆迁重建,建筑工程项目烂尾而导致的建筑推倒重建等问题。
而这一类问题
也导致了对周边生态环境污染破坏程度大幅提升问题的出现,与生态建筑的设计
理念出现较强差异化。
因此,笔者认为建筑升级生态化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为,
在建筑设计阶段中,设计方在旧有的建筑基础上加以设计施工方案,在保障建筑
工程施工质量与设计方案风格整体协调性与统一性的前提基础上,适当降低工程量,保留旧有建筑的建筑主体结构。
此外,对建筑的重复利用,也并非仅局限于对建筑结构的重复利用,也可体
现在对旧有建筑的施工材料的重复利用上。
例如,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中,施
工材料的采购成本是工程造价成本的主要支出,且建筑工程的施工对于周边生态
环境的污染破坏主要源自于废弃施工材料的处理。
因此,如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中,设计人员适当使用旧有建筑的施工材料,不但可以降低工程造价成本,还实
现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也是建筑设计生态化理念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三、总结
笔者为进一步降低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影响系数,积极响应国家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号召,笔者对生态
建筑的主要设计原则,以及建筑设计生态化的主要未来发展趋势开展深入研究,
在保障生态建筑的建筑质量、居住适宜度的前提基础上,为生态建筑的设计提供
了新的发展思路,具体研究成果如上。
参考文献:
[1]杨宝华.试论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的研究现状及对策[J].城市建设设计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4):79-81.
[2]范志高.生态建筑设计及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分析[J].规划设计,2015(02):14-15.
[3]刘青.生态建筑设计的生态化趋势研究[J].建筑科学,2016(05):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