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理疗设备的操作规范立体动态干扰电操作规程1.首先检查仪器各电线连接是否正确,机器功能是否良好,然后开电源开关,2.治疗疗前先详细询问病人病情及检查疼痛部位后,暴露治疗部位皮肤。
3.根据治疗部位的大小而选用适合的吸附电极。
为了达到三路电流真正的立体交叉,必须注意电极放置的方向。
对置法:在治疗部位的上下或两侧反方向放置(导线同向放置);并置法:在治疗部位的同方向放置(导线向两边放置);4.调节治疗模式,再缓慢调节输出强度,以病人能感到舒适耐受为宜,治疗时间为30分钟,5.治疗结束后,仪器会自动关闭电流输出,取下电极,整理床铺。
注意事项:1.治疗时应密切注意病人病情变化,如有局部疼痛不适时,应认真检查后处理。
2.皮肤有感染,溃疡时不适合做本治疗。
做完一个病人后,电极衬垫要更换,防止交叉感染。
骨疗操作规程操作规程:1.首先检查仪器各电线连接是否正确,机器功能是否良好,然后开电源开关,2.治疗疗前先详细询问病人病情及检查疼痛部位后,暴露治疗部位皮肤。
3.根据治疗部位的大小而选用适合的吸附电极,将电极板套入消过毒的衬垫中。
将4小块渗有“骨伤愈合治疗液”柔巾纸贴敷在衬垫上;按并置法放在患处周围(骨折两端),然后用弹性绷带固定在患处周围。
4.调节治疗模式,再缓慢调节输出强度,以病人能感到舒适耐受为宜,治疗时间为30分钟,5.治疗结束后,仪器会自动关闭电流输出,取下电极,整理床铺。
注意事项:1.电极板不可自行剪裁或用代用品,如有破损,应立即更换。
2.心脏、孕妇腹部禁止放置电极。
3.保持主机清洁,电极板不能折叠。
4.治疗时应密切注意病人病情变化,如有局部疼痛不适时,应认真检查后处理。
禁忌症:急性化脓性炎症、出血倾向、血栓性静脉炎、活动性结核病灶及体温调节障碍、感觉障碍者。
蜡疗机操作规程1.首先检查蜡疗机功能时否正常,并将蜡放入蜡机内至完全溶解后方可开始为病人做治疗。
2.病人在做蜡疗前,应先用温水清洗患处,然后先用蜡扫少许在病人皮肤上,病人感觉不烫后才开始为病人做蜡疗。
3.蜡一般要涂8~~10层,约1厘米左右,每层蜡涂完后5~7秒再涂下层,在涂蜡的过程中应随时询问病人是否有太烫或其它不适,然后用不粘蜡的胶袋包住患处,外面再用保温的多层手套或大毛巾包住。
30分钟后拆开蜡。
4.取蜡进时仔细观察患外皮肤有无破损及水泡,如出现上述情况应做好相应处理,如皮肤破损处敷上无菌敷料,水泡上涂上烫伤膏。
注意事项:1.治疗前应询问病人的局部有无感觉障碍,如果感觉迟钝或丧失者,治疗应慎重或禁止做。
2.开放性伤口未愈合者不能做。
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操作规程1.治疗前应详问病情有检查治疗部位,暴露好被照射部分的皮肤,如作神经光针照射时,应找准神经节并作好标记,查对后再进行照射治疗,如照射创面时,应先用生理盐水清洗干净。
2.启开激光机电源开关,按照神经痛点的大小选择相适应的探头,使光束对准被照射的部位。
光源应被照部位相贴,激光束与被照部位呈垂直方向,以患者局部有舒适的温热感为宜。
若病变部位范围大,可分数区用C型探头同等照射剂量照射。
个别病(如带状疱疹)可在局部分区照射的同时,结合节段照射和相应的神经节照射。
3.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照射剂量应依病变性质、部位、激光的型号、功率的大小及患者的全身情况而定,照射时间为15分钟一次,一天1~2次为宜。
疗程视病情而定,一般是5~10次为一疗程。
4.由于激光管点燃后,可以连续使用,因此当照射完后,不必关机,应连续使用。
治疗完后,应准确记录照射时间及剂量,并应观察病人在照射过程中的反应。
注意事项:1.工作人员及患者应防止激光直接照射眼睛,在照射面部时应做好眼部的保护工作。
2.定点照射时,应调节好照射时间和休息时间比,防止烫伤病人。
3.做完一位病人后,接触病人皮肤的探头部分,用酒精棉球轻轻擦拭消毒。
颈椎牵引机操作规程1.接通电源后,打开电源开关,机器开始报警,颈牵开始复位。
数码管显示默认参数。
病人遵医嘱:坐在椅子上,手持紧急复位开关,套上颈牵颌带,医生可根据病情而定,通过调节牵引椅顶部的横梁的长短来调节患者颈牵所需的角度,检查钢丝绳是否在滑轮内,(若没有应放入滑轮内,否则可能造成钢丝绳折断并伤及患者)。
2.角度设定:颈椎变直或反弓(0°)、椎动脉(5°内)、颈型(20°内)、神经根型(20-30°)、脊髓型(轻度后伸位)。
3.牵引力设定:先按下选择键,光标在牵引力窗口闪动。
这时通过按下输入“+”或“-”键,即可改变牵引力度的大小。
一般为7-8kg渐增加至10kg个别15kg 4.总时间设定:在按下选择键,光标移动预置设定窗口闪动。
这时通过按下输入“+”或“-”可改变总时间的长短。
一般20-30分钟。
5.牵引设定:在按下选择键,光标移动至牵引设定窗口闪动。
这时在通过按下输入“+”或“-”可改变达到牵引力后持续时间的长短。
99秒。
6.间歇设定:在按下选择键,光标移动至间歇设定窗口闪动,这时在通过按下输入“+”或“-”可改变牵引时间到,解除牵引力后,需要休息的时间。
10秒。
7.治疗开始:以上各程序设定完毕后。
通过按下“牵引”键开始治疗。
8.结束治疗:在牵引过程中,患者如感到不适,或其它原因需停止治疗时。
按下“急退”键停止治疗。
除急退操作外,按住患者手中所持的应急复位开关,也可使伸缩回退,牵引颌带放松,同时发出报警声,提示您治疗结束。
注意事项:1.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紧张情绪,牵引时不要屏气或用力对抗。
牵引固定带要扎紧,两侧牵引绳紧度要一致。
2.注意适应症,防止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颈牵患者要适当配合理疗,以增强治疗效果。
在牵引过程中应密切注意病人的病况变化,如有心慌、气促,头晕等意外现象时,应立即停止牵引。
3.禁忌症:脊髓血液循环障碍,椎骨软骨症脊髓疾病,颈椎结核,肿瘤,重度骨松病,严重高血压病,心脏病及出血性疾病禁止牵引.颈腰椎治疗自动牵引床操作规程操作方法:1.准备工作:接通电源,此时床面合拢。
(即处于复位状态,准备工作就绪。
若床面不是合拢,则先将床面合拢。
)2.操作方法:首先按下“腰椎/颈椎切换键”根据指示灯指示进入腰椎或颈椎程序的设置界面。
颈腰椎程序设置方法相同。
如下:3.a、牵引力设定:先按下选择键,光标在牵引力窗口闪动。
这时通过按下输入“+”或“-”键,设置牵引力度的大小。
腰椎:根据病人体重及具体情况调节好牵引重量,一般是体重的1/3~1/4。
颈椎:一般为7-8kg渐增加至10kg 个别15kg。
b、总时间设定:在按下选择键,光标移动预置设定窗口闪动。
这时通过按下输入“+”或“-”可设置总时间的长短。
30分钟c、牵引设定:在按下选择键,光标移动至牵引设定窗口闪动。
这时在通过按下输入“+”或“-”可设置达到牵引力后持续时间的长短。
99秒d、间歇设定:在按下选择键,光标移动至间歇设定窗口闪动,这时在通过按下输入“+”或“-”可设置牵引时间到,床板退回解除牵引力后,需要歇息的时间。
10秒。
其他功能暂不选择,以平牵为主。
再次按下选择键:退出设定状态,屏幕上无数字闪动,显示的内容是刚设置好的牵引程序。
e、热疗:按下“热疗”键,则热疗指示灯点亮,表示已接通热疗电源。
3. 治疗开始:以上各程序设定完毕后。
通过按下“牵引”键开始治疗。
4. 结束治疗:在牵引过程中,患者如感到不适,或其它原因需停止治疗时。
按下“急退”键停止治疗。
另:患者可通过手中所持的应急开关中的“急退”键,解除牵引力,同时发出报讯声,提示您治疗结束。
注意事项:1.在治疗程序前,床面必需处于复位状态。
2.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紧张情绪,牵引时不要屏气或用力对抗。
牵引固定带要扎紧,两侧牵引绳紧度要一致,牵引带内最好铺入一薄软的毛巾。
在重量牵引时要防止肋骨骨折,骶髂关节错位,臂丛神经损伤。
3.注意适应症,防止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腰牵患者要适当配合理疗,以增强治疗效果。
在牵引过程中应密切注意病人的病况变化,如有心慌、气促,头晕等意外现象时,应立即停止牵引。
2.禁忌症:脊髓血液循环障碍,椎骨软骨症,伴有马尾神经损伤综合症,脊髓疾病,腰椎结核,肿瘤,重度骨松病,严重高血压病,心脏病及出血性疾病禁止牵引。
熏腰床操作规程操作规程:1.询问病人病情及检查病人应治疗的部位后,协助病人上熏腰床治疗,帮助病人摆好适当的体位,并帮病人盖好大毛巾。
2.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机器进入待机状态,将配好的药方装入配带药包(一次只能放一包)放入熏蒸锅内。
3.按“熏蒸选择键”一下,“气疗时间”窗口闪动,按键“输入+”、“输入-”调整气疗时间(一般30分钟),再按选择一次“熏蒸选择键”窗口闪动,按“输入+”、“输入-”设定熏蒸温度(一般40-43度);按“熏蒸开“自动开始加热,机器上绿色“加热”指示灯亮,加热过程中温度自动控制,时间为倒计时,按熏蒸关可随时停止熏蒸;温度保护:按下温度保护开关。
4.治疗时间为30分钟。
治疗后协助病人擦干皮肤,穿好衣服,整理好熏腰床,治疗巾及大毛巾消毒后备用。
注意事项1.治疗前应询问病人的局部有无感觉障碍,如果感觉迟钝或丧失者,治疗应慎重或禁止做。
2.注意保护被人的隐私,拉好床帘。
3.随时观察病人治疗时的反应,有无恶心、呕吐、胸闷、气促、心跳加快等不适,若有不适立即停止熏蒸。
中药封包操作规程1.首先检查仪器各电线连接是否正确,机器功能是否良好,然后开电源开关。
2.根据患者的患病部位(有无破损、水泡等),根据患病种类选用相应的治疗包。
3.接通电源,电源指示灯亮。
控制器表面绿灯闪烁,表示工作开始。
4.将治疗包固定于患部,治疗过程中患者自觉温度过高应及时用毛巾隔开。
5.治疗时间一般为30分钟。
治疗结束,停止工作断开电源插头。
注意事项:1、恶性肿瘤、活动性肺结核、有出血倾向、孕妇、急性扭伤24小时内者禁用。
2、远红外线包必须与复合磁疗包配合使用,不得单独使用。
3、对症选择相应的复合磁疗包,按正确方法使用。
4、皮肤感觉障碍者慎用。
5、夏季温度较高,治疗中病人感觉烫时,请及时用手巾隔开,防止灼伤。
6、治疗包严禁折叠保存,治疗时不得入睡,人离断电。
1.电源。
2.用干燥毛巾作衬垫,将两电极板对置放在患者的治疗部位(建议后排的电极朝下放置,可有效防止两电极线交叉)。
3.将“输出调节”旋至“0”位置(先回零)。
4.“治疗时间20分钟”,是从“零位”指示灯熄和“治疗”指示灯亮开始计时。
开关上绿灯亮,“零位”指示灯也亮,电子管开始预热。
约二分钟后,“治疗”指示灯亮,电疗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5.将“输出调节”旋至所需档位。
按治疗需要选择治疗剂量,一般急性疼痛和手外伤选用“1”档,慢性疼痛或炎症选择“2或3”。
6.转动“输出调谐”,观察“电流表”,找出谐振点(电流数值最大)。
7.当“治疗时间”结束,输出自动切断,电流表指示为零,“治疗”指示灯出现闪烁并发出“嘀、嘀”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