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肝细胞肝癌规范化诊治指南试行教学幻灯片
肝细胞肝癌规范化诊治指南试行教学幻灯片
8、鉴别诊断
8.1 AFP阳性患者的鉴别诊断 8.1.1 慢性肝病,如肝炎、肝硬化:应对患者血清AFP
缩略语
TACE:(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经 动脉化疗栓塞术
RFA:(radiofrequency ablation)射频消融 PEI :(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经皮无水
酒精注射 MWA:(microwave ablation)微波消融 3DCRT:(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5.4 辅助检查
5.4.1 血液生化检查:
对于原发性肝癌,可能出现血升 高、白蛋白降低等肝脏功能改变。
5.4.2 肿瘤标志物检查:
AFP(甲胎蛋白)是肝癌诊断中最好的肿瘤标记。 AFP≥400ng/ml一个月;或AFP≥200ng/ml持续二 个月,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恶性肿瘤者,高度 警惕肝癌,应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
T4:肿瘤直接侵犯除胆囊外的临近 器官或穿透脏层腹膜
分期组合
I期 T1
N0
M0
II期 T2
N0
M0
IIIA期 T3
N0
M0
IIIB T4
N0
M0
IIIC 任意T N1
M0
IV期 任意T 任意N M1
组织学分级(G)
GX:分化程度无法评估
G1:高分化
G2:中分化
G3:低分化
G4:未分化
对高度怀疑恶性患者可考虑缩短复查间隔时间,间 隔1月复查AFP
动态显像检查包括超声造影、CT及MRI增强扫描 细胞学穿刺不作为常规推荐,诊断困难的病例建议
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姑息切除是指因有门脉瘤栓或肿瘤邻近大血管 无法完全切净肿瘤,仅行姑息减瘤手术。
根治切除以R0切除为标准,即肉眼和镜下切缘 均阴性。
therapy)三维适形放疗
- IMRT:(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调强适形放疗
4 诊治流程
AFP≥200ng/mla
发现肝脏占位
AFP<200ng/ml
<1CM
间隔3月复查超声及 AFP b
1-2CM 2种动态显像检查c
>2CM 任何1种动态显像检查
F1:纤维化得分5-6分(严重纤 维化或肝硬化)
7 、 诊断
7.1 高危人群的监测: HBV、HCV感染者、HBV和HCV重叠感染者、嗜酒者、
有肝癌家族史者,均为HCC的高危人群, 40岁后应严 密监测,每6个月行AFP及肝脏超声检查一次。
7.2肝癌诊断策略
7.2.1 若出现AFP≥400ng/ml持续1个月或≥200ng/ml持续2月, 影像学检查发现肝内占位,且B超、CT或MRI,至少有1项 有典型的肝癌表现,可以诊断为肝癌。
症状
5.2具备高危因素,合并肝痛、腹胀、纳差、乏力、消 瘦、黄疸、腹水者,应高度警惕肝癌可能。
5.3 体征
5.3.1 多数肝癌患者无明显相关阳性体征。
5.3.2 肝掌、蜘蛛痣、血管痣和腹壁静脉曲张等为肝硬 化体征。
5.3.3 临床诊断为肝癌的病人若近期出现咳嗽、咯血、 骨痛、病理性骨折等应考虑远处转移的可能。
市县级医院
肝细胞癌规范化诊疗指南
邯钢医院肿瘤科 韩恒利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简称肝癌)的规范化 诊治流程、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 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具备相应资质的地、市级医疗卫生机构 及其医务人员对肝癌的诊断和治疗。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2.1 肝细胞肝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区域淋巴结(N) 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0:无淋巴结转移 N1:区域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M): Mx: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纤维化分级(F)
Ishak定义的纤维化评分具有对 总生存期预后评估价值,故推荐 应用。此评分系统共0-6级。
F0:纤维化得分0-4分(没有-中 度纤维化)
肿物保持稳 定 18 - 24 个 月
肿物 增大
均为肿瘤典 型表现
1种为肿瘤典 型表现
无典型肿瘤 表现
无典型肿瘤 表现
典型肿瘤 表现
恢复每6个月 根据大小进入相
监测
应流程
活检d
阳性
阴性
重复活检或影像 学随诊
诊断原发性肝癌
AFP≥200ng/ml而肝脏未发现占位者,也应密切随 诊监测,诊断困难的病例建议转上级医院
肝储备功能不足是指术前肝功能Child C级或行 肝储备功能检查预期肝切除后残肝体积不足的
某些肿瘤位置邻近大血管受外科技术水平限制, 无法切除。
肝移植治疗应由有资质医院进行评估和手术。
5、诊断依据
5.1 高危因素 有乙型/丙型肝炎或酒精性肝硬化、黄曲霉毒素接触史、
饮水污染史者,是肝癌的高危人群。
7.2.2 肝癌高危人群若影像学检查发现肝内占位,且B超、 CT或MRI至少2项有典型的肝癌表现,无论AFP是否升高, 均可以诊断为肝癌。
7.2.3 肝内占位性病变,AFP无升高且影像学检查无肝癌特 征性表现,若肿瘤直径<1cm可严密观察。若肿瘤直径 >2cm或逐渐增大,可考虑在有条件的医院或转上级医院行 血管造影检查(DSA)或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
5.4.3 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扫描:超声扫描无创、方便、经济,可
用于对高危人群的筛查。术中超声可以发现小病 灶及判断肿瘤与血管的关系。 CT检查及MRI检查:目前是肝癌诊断和鉴别诊断 最重要的影像检查方法。用来观察肝癌形态及血 供状况、肝癌的检出、定性、分期以及肝癌治疗 后复查。 核素骨扫描有助于肝癌骨转移的诊断。 5.5 病理学检查 腹腔镜和经皮细针穿刺活检,不建议作为常规。
6 、 肝癌的分类和分期
表1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对肝
肿瘤(包括肝内胆管)的TNM分期 *
原发肿瘤(T) TX: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无原发肿瘤的证据 T1:单发肿瘤无血管受侵 T2:单发肿瘤有血管受侵或多发肿
瘤最大者<=5cm T3:多发肿瘤直径>5cm或肿瘤侵及
门静脉或肝静脉的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