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各篇文言文单字解释大全一、七年级1、《世说新语》两则①《咏雪》[1]差:大致、差不多。
[2]拟:相比。
[3]因:凭借。
②《陈太丘与友期》[1]期.行:约定。
[2]舍去.:离开。
[3]乃.至:才。
[4]在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5]相委.:丢下,舍弃。
[6]引:拉。
[7]顾:回头看。
2、《虽有嘉肴》[1] 嘉:好、美。
[2]肴:用鱼、肉做的菜。
[3]旨:甘美。
[4]至.道:达到极点。
[5]困:不通,理解不了。
[6]自强.:勉励。
[7]学.(xiào)学半:教。
[8]其.此之谓乎:表示推测。
3、《河中石兽》[1]圮(pǐ):倒塌。
[2]并:一起。
[3]阅:经过,过了。
[4]求.石兽于水中:寻找。
[5]竟:终于、到底。
[6]棹(zhào)划船。
[7]究.物理:推究。
[8]是.非木杮:这。
[9]湮:埋没。
[10]耳:语气词,表示“罢了”。
[11]颠:通“癫”,疯狂。
[12]啮:侵蚀、冲刷。
[13]遂:于是。
[14]但:只。
4、《伤仲永》[1]世隶.耕:属于。
[2]尝:曾经。
[3]收.族:聚、团结。
[4]乞:求取,意思是花钱求仲永题诗。
[5]扳:通“攀”,牵、引。
[6]称:相当。
[7]众人矣.:语气词。
[8]受.之天:承受。
[9]贤.于材人:胜过、超过。
5、《孙权劝学》[1]辞:推托。
[2]务:事务。
[3]邪:通“耶”,语气词。
[4]见.往事:了解。
[5]乃:于是。
[6]及:到了……的时候。
[7]过:到。
[8]更:重新。
6、《口技》[1]会:适逢,正赶上。
[2]施:设置、安放。
[3]但.闻:只。
[4]满坐.:通“座”。
[5]抚:抚摸,安慰。
[6]乳:喂奶。
[7]是:这。
[8]毕.备:全、都。
[9]少:稍微。
[10]舒:伸展、松弛。
[11]曳:拉。
[12]虽:即使。
[13]名:说出。
[14]奋.袖:扬起、举起。
[15]股:大腿。
[16]几:几乎。
7、《短文两篇》①《夸父逐日》②《共工怒触不周山》[1]触:碰、撞。
[2]维:绳子。
[3]绝:断。
[4]水潦.:积水。
8、《狼》[1]止:通“只”。
[2]缀.行甚远: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
[3]从:跟从。
[4]并:一起。
[5]故:旧、原来。
[6]窘:困窘、处境危急。
[7]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8]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9]驰:放松、这里指卸下。
[10]暝:闭眼。
[11]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12]暇:空闲。
[13]暴:突然。
[14]毙:杀死。
二、八年级1、《桃花源记》[1]属:类。
[2]要:通“邀”,邀请。
[3]扶:沿,顺着。
[4]向:从前的,旧的。
[5]诣: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6]遂:终于。
[7]规:计划。
[8]寻:随即,不久。
[9]津:渡口。
2、《短文两篇》①《陋室铭》[1]龙:古代传说中一种能兴风作雨的神奇的动物。
[2]斯:这。
[3]惟:只。
[4]吾:我。
[5]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6]鸿:大。
[7]儒:旧指读书人。
[8]调:调弄。
[9]劳形.:形体、身体。
②《爱莲说》[1]蕃:(草木)茂盛,这里指繁多。
[2]染:沾染(污秽)。
[3]濯:洗。
[4]妖:美丽而不端庄。
[5]植:立。
[6]亵.玩:亲近而不庄重。
[7]宜.乎众矣:应当。
3、《大道之行也》[1]与:通“举”。
[2]亲:以……为亲。
[3] 矝: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4]寡:老而无夫的人。
[5]孤:幼而无父的人。
[6]独:老而无子的人。
[7]男有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8]女有归.:女子出嫁。
[9]恶:憎恶。
[10]乱:指造反。
[11]贼:指害人。
[12]作:兴起。
[13]同:有和、平的意思。
4、《三峡》[1]略无阙处:通“缺”。
[2]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3]襄:上。
[4]沿:顺流而下。
[5]溯:逆流而上。
[6]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7]疾:快。
[8]属:连接。
[9]引:延长。
5、《短文两篇》①《答谢中书书》[1]歇:消散。
[2]夕日欲颓.:坠落。
[3]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②《记承天寺夜游》[1]念:考虑,想到。
[2]但.少闲人:只是。
6、《与朱元思书》[1]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2]轩:向高处伸展。
[3]邈:向远处伸展。
[4]千:表示多。
[5]转:通“啭”,鸟叫声。
[6]鸢:一种凶猛的鸟。
[7]戾:至。
[8]反:通“返”。
[9]柯:树木的枝干。
7、《五柳先生传》[1]何许.:处所。
[2]详:知道。
[3]会:体会,领会。
[4]亲:亲戚。
[5]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6]或:有时。
[7]造:往、到。
[8]辄:就。
[9]期:期望。
[10]瓢:饮水用具。
[11]俦:辈、同类。
[12]觞:酒杯。
8、《马说》[1]祗:只是。
[2]骈:两马并驾。
[3]食:通“饲”,喂。
[4]见:通“现”。
[5]且:犹,尚且。
[6]策:用鞭子打。
[7]道:正确的方法。
[8]材:通“才”。
[9]临:面对。
9、《送东阳马生序》[1]致:得到。
[2]弗:不。
[3]走:跑。
[4]硕:大。
[5]叩:请教。
[6]援:引、提出。
[7]质:询问。
[8]至:周到。
[9]俟:等到。
[10]舍:这里指学舍、书馆。
[11]支:通“肢”。
[12]汤:热水。
[13]衾:被子。
[14]被: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
[15]腰:腰佩。
[16]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17]缊:旧絮。
[18]敝:破。
10、《小石潭记》[1]冽:凉。
[2]卷:弯曲。
[3]以:而。
[4]坻:水中高地。
[5]可:大约。
[6]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的用法的“来”。
[7]清:凄凉。
11、《岳阳楼记》[1]具:通“俱”,全,皆。
[2]属:通“嘱”。
[3]横:广阔。
[4]晖:日光。
[5]极:尽,这里有远通的意思。
[6]开:解除,这里指天气放晴。
[7]薄.暮:迫近。
[8]景:日光。
[9]波澜不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10]翔集.:鸟停息在树上。
[11]锦鳞.:代鱼。
[12]长烟一.空:全。
[13]壁:圆形的玉。
[14]宠:荣耀。
[15] 偕:一起。
[16]求:探求。
[17]或.异二者之为: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语气。
[18]或异二者之为.: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19]庙:宗庙。
[20]堂:殿堂。
[21]先:在……之前。
[22]后:在……之后。
[23]归:归依。
12、《醉翁亭记》[1]临:居高面下,由上看下。
[2]名:取名,命名。
[3]意:情趣。
[4]芳:香花。
[5]秀:茂盛、繁茂。
[6]蔌:菜蔬。
[7]陈:摆开。
[8]酣:尽心地喝酒。
[9]丝:弦乐器。
[10]竹:管乐器。
[11]奕:下棋。
[12]觥:酒杯。
[13]筹:酒筹。
[14]翳:遮盖。
[15] 堕:坏、耽误。
[16]适:正好。
13、《满井游记》[1]冷风时作.:起。
[2]土膏.:肥沃。
[3]波色乍.明:初、始。
[4]匣:指镜匣。
[5]靧:洗脸。
[6]掠:梳掠。
[7]梢:柳梢。
[8]披.风:开、散开。
[9]茗:茶。
[10]罍:酒杯。
[11]蹇:这里指驴。
[12]劲:猛,强有力。
[13]浃:湿透。
[14]呷:吸。
三、九年级1、《陈涉世家》[1]辍耕之.垄上:去、往。
[2]怅.恨:失望。
[3]苟:如果。
[4]若:你。
[5] 適:通“谪”。
[6]屯:停驻。
[7]皆次.当行:编次。
[8]会:适逢,恰巧遇到。
[9]亡:逃走。
[10]等:同样。
[11]立:指立为国君。
[12]以数.谏故:屡次。
[13]谏:古代下级对上级提意见或建议。
[14]上使外将兵:臣下对皇帝的敬称,这里指秦始皇。
[15]怜:爱戴。
[16]唱:通“倡”,首发。
[17]念.鬼:考虑,思索。
[18]丹:朱砂。
[19]书:写。
[20]王:称王。
[21]罾:渔网,这里作动词,就是用网捕。
[22]固以.怪之矣:通“已。
” [23]间.令:私自,偷着。
[24]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25]丛:树木,鬼神所凭寄的地方。
[26] 祠:神庙。
[27]篝.火:笼。
[28]忿恚.尉:恼怒。
[29]笞:用鞭、杖或竹板打。
[30]并:一起。
[31]宁.有种乎:难道。
[32]盟:盟誓。
[33]下:攻下,攻克。
[34]徇:攻占(土地)。
[35]比:等到。
[36]被:通“披”。
[37]坚:指铁甲。
[38]执:紧握着。
[39]锐:指武器。
[40]号.为张楚:宣称。
[41]刑:惩罚。
2、《唐雎不辱使命》[1]辱:辱没、辜负。
[2]易:交换。
[3]其:句中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
[4]说:通“悦”,高兴、愉快。
[5]错.意:通“措”。
[6]广:扩充。
[7]与:疑问语气助词。
[8]直:只、仅仅。
[9]抢:撞。
[10]士:这里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11]仓:通“苍”,青黑色。
[12]休:吉祥。
[13]祲:不详。
[14]色挠.:屈服。
[15]谢:道歉。
[16]谕:明白,懂得。
3、《隆中对》[1]对:回答,应对。
[2]许:承认,同意。
[3]谓.为信然:说。
[4]器:器重,重视。
[5]谓:对……说,告诉。
[6]就.见:接近,趋向。
[7]屈致.:招致、引来。
[8]顾:拜访。
[9]诣:拜访。
[10]凡:总共。
[11]因:于是、就此。
[12]屏: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
[13]信:通“伸”,伸张。
[14]遂用.猖獗:因此。
[15]犹:仍、还。
[16]已:止。
[17]计:计策。
[18]出:产生。
[19]已.来:通“以”。
[20]抑:而且。
[21]挟:挟持、控制。
[22]利:物资。
[23]尽:全部取得。
[24]殆:大概。
[25]资:资助、给予。
[26]殷:兴旺富裕。
[27]胄:后代。
[28]总揽.:招致。
[29]戎:古代对我国西部各族的称呼。
[30]身:亲自。
[31]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32]日:一天天。
4、《出师表》[1]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2]崩:古代指皇帝死亡。
[3]殂:死亡。
[4]秋:时。
[5]光:发扬光大。
[6]义:适宜、恰当。
[7]刑:罚。
[8]理:治。
[9]遗:给予。
[10]咨:询问。
[11]淑:善。
[12]均:平。
[13]猥: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