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合金电炉冶炼灼烫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铁合金电炉冶炼灼烫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铁合金电炉冶炼灼烫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广西八一铁合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为八一锰矿)为全国三大锰矿之一,由20世纪70年代转产铁合金电炉冶炼至今,现有矿热炉23座,其中12500kVA、16500kVA电炉各2座,年产量27.5万t。

由于生产节奏快,连续性强,生产环境恶劣等特点,其中人为失误、工艺因素、设备缺陷等是诱发灼烫事故的根源。

据统计,该集团公司冶炼厂铁合金电炉冶炼从1999年至2005年底发生的伤亡事故共112起,其中灼烫事故38起,占全部事故的33.9%。

因此遏制和减少妁烫事故的发生是公司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

1、铁合金电炉冶炼基本工艺及特点
铁合金是钢铁生产的脱氧剂。

其生产主要原料有锰矿、富锰渣、焦炭(还原剂)、白云石(或石灰)等,经过矿热炉三相电极加热焙烧,熔化成为温度高达1350-1650℃的熔融状态的铁合金铁水,从炉眼出炉后流入铁水包,用桥式吊车吊运浇铸冷却成型,经人工精整后汽车运输到成品库再加工装包待外销。

电炉生产分有渣法和无渣法。

锰硅合金冶炼多采用水淬渣工艺,从事铁合金电炉冶炼生产作业人员,大多数都是在电炉炉面(2楼)和浇铸间进行操作,约有90%灼烫事故均发生在炉台、炉前、浇铸间区域。

2、典型灼烫事故及原因
(1)违章指挥导致的灼烫事故。

“三违”是造成事故的罪恶之源,其中违章指挥最具有危害性。

如1980年8月16日10时,冶炼厂107#矿
热电炉停产洗炉,当班的工段长和技术员违章指挥吊车工将两个装有洗炉炉渣的渣包吊到104#炉水冲渣沟边,直接将热渣倾倒入水沟中,引起大爆炸,造成2人重伤、5人轻伤的灼烫事故。

(2)违章操作所致的灼烫事故。

2001年7月6日17时30分,冶炼厂三车间冶炼工杨某,在302#炉眼吹氧开炉操作中,当时未装设安全防护挡板,又未配戴防护面罩,被炉内返回的回火灼伤面部。

主要原因是个别冶炼工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不遵守出铁吹氧安全操作规程或受习惯性违章作业人员影响,在安全防护装置缺乏、损坏,安全防护措施没有落实到位的情况下违章操作,导致事故发生。

(3)炉内塌料喷溅引发的灼烫事故。

电炉冶炼由于操作不当或生产工艺等原因都将会引发炉内物料沸腾、翻渣、塌料而造成热料四处喷溅导致发生人员灼烫事故。

其主要原因是:①炉内温度过低,加入炉料未熔净,待温度上升,使集中溢出的气体受阻,同时若加料过快、过量,炉渣流动性不好,而引起炉内物料沸腾。

②炉内塌料后,出现低温或有潮气的炉料落人液态金属与熔渣混合,产生上下翻动,增加了反应接触面,加剧了反应。

③电炉的电极硬断造成电极变短,所配的料粉湿,操作不当情况下,易造成塌料,炉内热料喷溅。

炉面周围若有人员作业或逗留时,极易发生灼烫事故。

1999年6月23日1时柏分,冶炼厂三车间冶炼工黄某,在检查302#炉冷却水系统中,由于该炉B相电极硬断电极过短,配电工在抬动B相电板操作中突然塌料,炉内大量热料喷射而出,在炉旁的黄某躲避不及,被喷溅出的热料灼伤左面部、双手背和双后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