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识字教学之我见
青州市云门山街道云河回小张汝华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基础,《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1、2年级则要求学生认识1600—1800个汉字,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因此,识字教学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重点。
我认为教学中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真正认识汉字的艺术性,是学习好汉字的关键。
一、汉字是祖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
汉字是世界迄今为止独一无二的仍在使用的表意文字,由于它生动而形象的造字心理机制,不间断使用而保存下来的文化信息,从不同侧面展示的观念心态和悠远记忆,由于它的博大、厚重与缜密,决定了中国必然是一个在基础教育中注重识字教学的国家。
正是基于以上的意义,识字教学历来被认为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
因此,要求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对于汉字应该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把握汉字的特点,提高汉字知识素养,提高自身汉语言文化素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有利于学生的终身持续发展。
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
"所以,教师要在在识字教学中开拓进取,勇于实践探索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方式。
每一位教师要能在教学实践中张扬汉字的美丽、睿智与广博,启迪初入语文殿堂的孩童心智,传播中华民族悠远厚重的文明。
语文教师只有具备厚实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气韵,注重自身文化积累,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对古今中外不同文化的要求,才能真正激活新课程新理念背景下的语文教育,才能真正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全面提高。
这是我们
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使命。
二、积极开展识字教学策略研究,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即使不去叫他,它也会去主动的学。
因此教师应该在识字教学策略上下大功夫,多途径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只有抓住这一儿童心理,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才能使识字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激发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识字方法:
1、儿歌识字法
2、猜谜识字法
3、故事识字法
三、大力开展语言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还是注重了实践,加强了学生的识字和写字训练,但有的教师在写字训练过程中却忽略了几个重要的环节,没有突出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
比如教给正确的写字姿势、运笔方法,指导使用田字格和注意掌握汉字的笔顺规则和间架结构等。
一些教师只注重写字的结果,不管写字的过程。
一次写差了重写,重写差了再重写。
如此重复,岂能进步!
1、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
正像我开头给大家提到的那样,有些老师只注重写字的结果,而忽视了写字的过程,导致学生写字象画画。
所以教学中我们必须大力
开展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汉字的独特美感。
可以给学生适当地讲解一些书法知识,上一堂书法欣赏课,让学生充分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规范使用汉字的良好习惯和自豪感。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外扩字量也相对增加,此时适时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将会加强学生对所学汉字的掌握,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调动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我首先在班级建立图书角,组织同学交流家中的课外读物,并先后组织了赛诗会、朗诵会、读书比赛、故事会……不但使学生将所学的汉字得到巩固,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发展了学生的语言与思维,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较快的发展与提高。
四、多渠道拓展识字资源
学生的识字教学很难通过40分钟的课堂教学来完成任务,所以要求教师要多渠道的开发识字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充分利用课内外的一切资源帮助学生识字。
作为语文教师,必须不时地给自己充电,掌握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了解最前沿的识字教学理念和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开发富有地方色彩的识字教学资源。
总之,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教师必须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创新教学方式,把识字教学变得有趣、充满活力,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