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药王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13、药王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药王孙思邈养生十三法
孙思邈,又被称为孙天医,是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

后人称为“药王”。

传说孙思邈一天在太白山采药,他的徒弟上山传信,说长安城贴下皇榜,皇帝诏请名医为娘娘治病。

于是他师徒下山,在长安揭了榜文。

娘娘是皇帝唐王的老婆,自然是十分娇贵的,给她治病的医生,还不能见她的面摸她的脉。

当时孙思邈想了个悬丝诊脉的办法。

用丝线一条,一端拴在娘娘的手腕上,一端自己拿着,孙思邈由娘娘脉膊的跳动而震动的丝线中知道了娘娘的病。

认为娘娘怀了胎儿,是胎儿抓住了母亲的肝,所以不能分娩而造成的疾病。

于是扎了一针,太子分娩,娘娘病愈。

唐王十分高兴,就赏给他许多财物。

他不要,又给他官作,他也不要。

唐王无奈,说“给你什么都不要,难道你想当王吗?”孙思邈立即跪下说:“谢主龙恩”,于是唐王就封他为药王。

并赐给他交天翘的王帽和赫黄色的王袍。

这件事后来被敬德知道了,很不服气,以为自己的功劳那么大也没封王,就去追赶孙思邈。

孙思邈远远看到敬德来了,忙把交天翘弯了下来,赫黄袍翻过穿了。

敬德走近一看,他穿的不是王袍,只好改口要药,孙思邈给了他一颗灵丹。

后来敬德出征遇到瘟疫,吃了这颗灵丹。

不但没感染,而且还打了胜仗。

此后一直给药王站班。

孙思邈给娘娘治好了病,便离开长安,沿渭河西行,准备再回到太白山上,孙思邈师徒走呀走呀,一直走到泾河的汇合地方。

一个白面书生挡住去路,深深向药王鞠了一躬,说道:“先生可是药王孙先生么?”孙思邈看了看这位书生说:“正是在下,你挡住我的去路可是为何?”这位书生说道:“孙先生,我近日头晕目眩,只觉恶心,请先生能为我治治这病”,孙思邈放下包袱,摆开药摊,让这位书生坐在他的身边,为他诊脉。

孙思邈按住书生的寸口,切脉不久,就大为惊异,于是问书生道;“先生怕是天龙降世,这脉不是人脉,请先生老实告诉我,我好进行治疗。

”书生无奈只好答道:“我本是泾河龙君傲奎,由于心慌瞀乱,昨日带领龙子龙孙在水面玩耍,流来一股臭水,直灌我喉,于是得下了病,才请先生诊治。

由于怕惊先生,才化为书生,望先生莫怪。

”孙思邈听了以后,就决定用针刺的方法治疗。

孙思邈向龙君道:龙体违和,需用针刺。

望龙君一现真身,我好选穴用针。

”龙王无奈,只得答应。

转眼之间,风云突起,一条金龙出现在药王面前。

药王一手执龙角,一手执金针,对准龙喉,急刺一针。

由于龙王负痛,龙尾一摆,大风飞扬,把药王摊上的药物吹了一河滩。

到了药王取针,龙君复为书生后暴风平息,药王的药摊已经乱七八糟。

于是药王令徒弟和龙王在河滩上为他拣药,当时无论什么药材,都临时收在一个包袱之内。

别了龙君,继续前行。

后来孙思邈在行医中,只背这个什么药材都有的包袱走遍天下,他死后把这个包袱传给他的徒弟,徒弟又传给自己的徒弟,世代相传。

于是今天所有的草药都有这个无所不有的药包袱——浪杂子。

相传孙思邈应唐王的邀请,下山时发现他常骑的黑驴被虎吃了。

于是他遣来太白山神土地,让他把山上的所有老虎驱来,问它们是那个把黑驴吃了,老虎一个接一个走到孙思邈面前摆头示意不是它们吃的,然后走去,最后一个老虎,蹲在地上。

低着头好象很羞愧的样子,孙思邈问它:“黑驴是你吃的吗”?老虎点点头。

于是孙思邈把;药挂在老虎的脖子上说:“你既吃了我的黑驴,你就代替它作我的坐骑吧”!于是他便跨上虎背,从此,这只老虎便乘乘地驮着药王治病,济世救人。

后来民间塑供的药王像便是坐虎针龙。

孙思邈又是世界上导尿术的发明者。

据记载:有一个病人得了尿潴留病,撒不出尿来。

孙思邈看到病人憋得难受的样子,他想:“吃药来不及了。

如果想办法用根管子插进尿道,尿或许会流出来。

”他看见邻居的孩子拿一根葱管在吹着玩儿,葱管尖尖的,又细又软,孙思邈决定用葱管来试一试,于是他挑选出一根适宜的葱管,在火上轻轻烧了烧,切去尖的一头,然后小心翼翼地插进病人的尿道里,再用力一吹,不一会儿尿果然顺着葱管流了出来。

病人的小肚子慢慢
瘪了下去,病也就好了。

药王养生十三法
■发常梳: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

早晚做10次。

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

经常做这动作,可以明目怯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目常运:(a)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

重复3次。

(b)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

这动作可以强化眼睛,纠正近视和懒视。

■齿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須发出声响。

轻轻松松慢慢做36下。

这动作可以通上下腭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嚼骨退化。

■漱玉津:玉津即津液、口水。

(a)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

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b)口微微合下,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里,围绕上下腭转动。

左转12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

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田。

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因此经常做这动作,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耳常鼓:(a)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应该有卜一声。

重复做10下。

(b)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摺,双手食指按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卜卜有声。

这动作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面常洗:(a)搓手36下,暖手后以后上下扫面。

(b)暖手后双手同时向外圈。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同时不会有皱纹。

■头常摇:双手叉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恢复原位为一次,共做6次。

反方面重复。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头脑灵活,防止颈椎增生。

不过,注意要慢慢做,否则会头晕。

■腰常摆:身体和双手有节律地摆动。

当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後,在前的右手轻轻拍打小腹,在后的左手轻轻拍打「命门」穴位。

反方向重复。

最少做50下,做夠100下更好。

这动作可以强化肠胃、固肾气、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腹常揉:搓手36下,手暖后两手交叉,围绕肚脐顺
时针方向揉。

当自己的身体是一个时钟。

揉的范围由小到大,做36下。

这动作可以帮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胀。

■常提肛:吸气时提肛,即将肛门的肌肉收紧。

闭气,维持数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后呼气放松。

这动作无论何时都可以练习。

最好是每天早晚各做20至30下。

相传这动作是十全老人乾隆最得意的养生功法。

■膝常扭:双脚并排,膝部紧贴,人微微下蹲,双手按膝,向左右扭动,各做20下。

这动作可以强化膝头关节,所谓「人老腿先老、肾亏膝先软」。

要延年益寿,要由双脚做起。

■常散步:挺直胸膛,轻松地散步。

最好心无杂念,尽情欣赏沿途景色。

民间有个说法“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虽然有点夸张,不过,散步确实是有益的运动。

■脚常搓:
(a)右手擦左脚,左手擦右脚。

由脚跟向上至脚趾,再向下擦回脚跟为一下。

共做36下。

(b)两手大拇指轮流搽脚心涌泉穴,共做100下。

常做这动作,可以治失眠、降血压、消除头痛。

脚底集中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区。

经常搓脚可以強化各器官,对身体有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