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最新版本
肺血管收缩 肺小动脉重塑 肺毛细血管床↓
肺血管 阻力↑
肺动脉 高压
右 心肌受损 心
衰
呼吸困难 胸内压异常 心室缩舒受限
实用文档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
1. 肺性脑病: 慢性呼衰
高碳酸血症
脑血管 扩张
脑血流↑
血管性脑水肿
中 枢
低氧血症
ATP↓ Na+-K+ 泵(-)
神
细胞毒性脑水肿
经 系
统
障
酸中毒 磷脂酶(+) 溶酶体↑
严重感染及脓毒症 各种病原菌感染(尤以G-杆菌感染
多见)误吸胃内容物(特别是 pH<2.5者)
其他 急性胰腺炎、大量输血、严重输
血反应、DIC、骨髓移植、体 外循环、羊水栓塞等
吸入性损伤 二氧化氮、氮气、氨气、光气 高浓度氧及有害烟雾
实用文档
急性肺损伤的机制
实用文档
急性肺损伤致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
外呼吸功能障碍
吸入气氧浓度21%
PaO2 <60mmHg 和(或)
PaCO2>50mmHg
呼吸衰竭
呼吸功能不全
呼吸衰竭
实用文档
氧合指数 (Oxygenation index, OI/RFI )
吸入气氧浓度<21%:
PaO2 OI =
FiO2
(400~500mmHg)
呼吸衰竭: < 300mmHg
实用文档
呼吸衰竭(Type I )
实用文档
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平均肺泡通气量 (VA,4L/min)
≈ 0.8
平均肺血流 (Q,5L/min)
实用文档
1. 部分肺泡通气不足→VA/Q↓(<0.8)
通气功能障碍
VA ↓
Q 静脉血掺杂(功能性分流)
血气变化: PaO2↓ PaCO2:↓ 、正常 或↑(取决于代偿功能)
实用文档
2. 部分肺泡血流不足→VA/Q↑(>0.8)
肺血管栓塞 肺动脉收缩
VA
Q↓
死腔样通气
血气变化: PaO2↓ PaCO2:↓ 、正常 或↑(取决于代偿功能)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解剖分流 ↑
•肺动脉压↑、COPD •肺不张、肺实变
肺内动-静脉短路开放↑
解剖分流↑
V↓↓→0
Q
如何鉴别功能性分流和解剖分流?
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 病理生理改变:肺顺应性降低、肺内分流增加及通气-血流
比值失调。 临床表现:顽固性低氧血症、呼吸频数和呼吸窘迫,胸部
X线显示双肺弥漫性浸润影,后期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 ARDS是急性肺损伤 (acute lung injury, ALI)的终末严
血气变化:
PaO2↓
I型呼吸衰竭
实用文档
通气功能障碍 弥散障碍
换
气 V/Q 比值失调
功 能 障
•功能性分流 •死腔样通气
碍
解剖分流↑
Type I RF Type II RF
实紊乱
呼吸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 ARDS 代谢性碱中毒
实用文档
肺泡通气量↓
实用文档
气道阻力(R):
气道内径和气道长度 气流速度、形式:
层流、湍流
实用文档
2.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中央性气道阻塞 外周性气道阻塞
实用文档
中央性气道阻塞
可变型阻塞:
可变型胸外阻塞: 气道软化,单侧声带 麻痹 吸气性呼吸困难
可变型胸内阻塞 气道炎症、肿瘤 呼气性呼吸困难
Respiratory Failure
实用文档
SAR S
实用文档
内容提要
定义和分类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主要代谢和功能变化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防治原则
实用文档
呼吸(Respiration)
外呼吸
肺通气 肺换气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内呼吸
实用文档
呼吸衰竭 Respiratory failure, RF
主要代谢和功能变化
二、呼吸系统:呼吸困难 (最早) 1. 频率↑
PaO2 30-60mmHg <30mmHg
PaCO2 50-80mmHg >80mmHg
呼吸深、快 呼吸浅、慢
2. 节律改变
呼吸中枢病变
潮式呼吸
实用文档
三、循环系统的变化
1. 代偿作用 2. 右心衰竭
PaO2↓
PaCO2 ↑ H+ ↑
分类 (Classification)
分类标准
类型
发病机制和血气变化 • 换气功能障碍型(I型RF): PaO2 <60mmHg
• 通气功能障碍型(II型RF): PaO2 <60mmHg和PaCO2 >50mmHg
发生速度和持续时间 • 急性RF: ARDS • 慢性RF
病变部位
• 中枢性RF • 外周性RF
肺顺应性↓
肺部疾病:肺纤维化、肺水肿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合成和分泌↓ 消耗和破坏↑
肺泡表面 活性物质↑
肺泡表面张力↑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SP)
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吸附于气-液表面,促进表面 活性膜的形成。
ARDS: SP-A↓
实用文档
2.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病因
气道狭窄或阻塞 气道阻力↑
脑细胞损伤 碍
谷氨酸脱羧酶(+)
λ-GABA↑
实用文档
腹腔注射酵母多糖 复制炎症模型
实用文档
腹水
腹水20ml
腹水
实用文档
损伤的肺脏有出血点
正常肺脏大体观
正常肺脏
急性肺损伤
实用文档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活瓣” Ball valving
实用文档
肺气肿 桶状胸
肺通气功能障碍时的血气变化
病因
肺泡扩张受限
气道狭窄或阻塞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PaO2↓ PaCO2↑
单纯通气障碍: PaCO2↑与PaO2↓成一定
比例关系
呼吸衰竭 (Type II)
实用文档
病因与发病机制
外 呼
肺通气
吸
功
能
病因 呼吸中枢 麻醉或镇静药过量 脊髓、外 脊髓损伤、脊髓侧索硬化 周神经 症、多发性外周神经炎 呼吸肌 呼吸肌疲劳、萎缩性脊髓
侧索硬化症(ALS)
实用文档
呼吸肌活动障碍
胸廓的顺应性↓
胸廓畸形、胸膜粘连或纤维化
胸腔积液或气胸
胸水
实用文档
气胸
呼吸肌活动障碍 胸廓的顺应性↓ 胸腔积液或气胸
病因 肺泡-呼吸膜炎性损伤
肺水肿
肺不张
支气管痉挛 微血栓形成
弥散障碍
功能分流
缺氧
实用文档
死腔样通气
呼吸窘迫的机制
①肺顺应性降低,弹性阻力增高,呼吸肌做功增加, 耗能增多,使患者感到费力; ②肺水肿、肺充血和肺淤血刺激肺泡毛细血管旁J感 受器,使呼吸变浅快; ③PaO2进行性降低,晚期还因PaCO2的升高刺激化 学感受器,使呼吸困难显著。
实用文档
防治原则
1. 氧疗: PaO2 60 mmHg→ SaO2 >90%
I 型呼吸衰竭: II型呼吸衰竭:
实用文档
2. 降低PaCO2:
原则: 增强肺泡通气量
• 解除阻塞 • 刺激呼吸 • 人工机械通气 3. 纠正代谢和功能障碍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中央性气道阻塞
可变型气道阻塞 固定型上气道阻塞:胸内、胸外
异物阻塞、气道狭窄、甲状腺肿、瘢痕形成 吸气、呼气均受影响
实用文档
外周性气道阻塞
外周小气道 (<2mm)
慢支并肺气肿(COPD), 哮喘 呼气性呼吸困难
实用文档
外周性气道阻塞
外周小气道 (<2mm)
慢支并肺气肿(COPD), 哮喘 呼气性呼吸困难 [机制]
障
肺换气
碍
肺换气障碍
实用文档
气体弥散
呼吸膜
•呼吸膜厚度和面积 •弥散能力 •压力差 •弥散时间
实用文档
弥散障碍
1. 呼吸膜面积↓
肺叶切除、肺不张
2. 呼吸膜厚度↑
肺透明膜病, 肺水肿
肺透明膜病
肺不张
实用文档
弥散障碍
3. 血液与肺泡的接触时间↓
实用文档
弥散障碍的血气变化
PaO2↓和(或)PaCO2↓(代偿)
重阶段。
ALI时呼吸衰竭指数(RFI)≤300mmHg,ARDS 时,RFI≤200mmHg。
实用文档
病因
创伤
药物过量
严重肺内外创伤、大手术
麻醉剂、巴比妥类、海洛因、
大面积烧伤、多发性骨折伴脂肪栓塞 可卡因、美沙酮、秋水仙碱等
休克 脓毒性、失血性、创伤性 心源性、过敏性
代谢性疾病 肾功能衰竭 肝功能衰竭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实用文档
病因与发病机制
外 呼
肺通气
吸
功
能
障
肺换气
碍
肺通气障碍
实用文档
通气功能障碍
1.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2.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肺通气=肺泡通气量(70%)+无效腔通气量 (30%)
实用文档
1.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病因
吸气时肺泡 扩张受限
• 呼吸驱动↓ • 呼吸运动受限
肺泡通气量↓
实用文档
呼吸肌活动障碍:
1. 呼气时小气道狭窄加重 2. 呼气时等压点上移
实用文档
1. 呼气时小气道狭窄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