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病例分析41537
(3)应用呼吸兴奋剂的观察。 (4)呼吸机的使用。 (5)严密观察病情。
3.严密观察病情: (1)神志,瞳孔的变化。 (2)血压,心律,呼吸和血氧饱合度变化。 (3)观察有无咖啡色胃液,柏油样大便。 (4)水肿,尿量。
4.应用呼吸中枢兴奋剂的观察:
1)应用兴奋剂的先决条件是气道通畅,否则肺泡通气量得到 增加,反而增加呼吸功和耗气量。
PH值:7.35—7.45
PaCO2是反映呼吸性酸碱平衡的指标。可以 反映肺泡CO2的压力。正常值:3545mmHg.PCO2>50mmHg是诊断呼吸衰 竭的重要标志之一。判断有否有呼吸性酸碱平 衡失调 PaCO2>6.67 KPa(50 mmHg): 呼吸性酸中毒 PaCO2<4.67 KPa(35
阳性检查: 血常规
WBC 白细胞计数 12.7 高
3.9--9.7
......
10^9/L
71.5 %
NEUT%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
90.2 高
43.2--
大家初步判断:
这个患者有可能是什么系统的病?
是呼吸系统疾病!! 紧急检查:动脉血气分析
再次判断:呼吸衰竭!!
血气分析知识:
PaO2为反映机体氧合状态的重要指标,对于缺氧的诊断和程度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动 脉血氧分压 正常值(80~ 100mmHg) 结合PaO2判断呼吸衰竭的类型和程度: PaO2<60 mmHg,PaCO2<35 mmHg:Ⅰ型呼吸衰竭 PaO2<60 mmHg, PaCO2>50 mmHg:Ⅱ型呼吸衰竭
血氧饱合度:是血液中,被氧结合的氧合血红蛋白的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血红蛋白容 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浓度,是呼吸循环系统重要的生理参数。正常值:95%98%
碳酸氢根(HCO3—)实际碳酸氢根AB:22—27mmol/L
呼吸性酸中毒:HCO3—↑,AB>SB
呼吸性碱中毒:HCO3—↓,AB<SB
2.分类:
(1)按发病的急缓:分为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 竭,后者又分为代偿性和失代偿性呼吸衰竭。
(2)按病变部位:分为中枢性、周围性和内呼吸性 (如CO中毒)呼吸衰竭三类。
(3)按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分为I型呼衰(PaO2< 60mmHg,PaCO2正常)、II型呼衰(PaO2< 60mmHg,PaCO2>50mmHg)。
病例分析
病例
患者男71岁
主诉: 家属诉呼吸困难3小时
现病史:家属诉呼吸困难3小时,心跳快,神志恍惚,患者卧床4个月
既往史:老年痴呆 消化道出血
查体:BP:95/67mmHg,P:114bpm,SPO2:82%,体温36.6度, 神志恍惚,问话不答,查体欠合作,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心律 不齐,无杂音,腹软,未触及包块,双下肢无浮肿。
治疗 1.原则:保持气道通畅,纠正缺氧和二氧
化碳潴留,维持生命,为基础病和诱因 的治疗赢得时间。
(一)通畅气道,增加通气量 1.支气管扩张剂 2.呼吸道的湿化和雾化治疗 3.机械通气治疗
(三)氧气治疗。 (四)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的治疗。 (五)呼吸中枢兴奋剂:肺性脑病患者无机
械通气条件时,可酌情使用。 (六)防治消化道出血。
(3)神经精神症状:慢性胸肺疾病引起的呼吸 衰竭急性加剧时,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 留发生迅速,可出现明显的神经精神症状, 称为肺性脑病。
(4)心血管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引起心悸、球 结膜充血水肿、心律紊乱、右心衰竭等。
呼吸衰竭:
1.定义: (1)临床定义:各种原因引起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
严重障碍→缺氧(或伴有二氧化碳潴留)→生理功 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2)病理生理学定义: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呼吸室内空 气时,PaO2<60mmHg(8kPa)或伴有PaCO2> 50mmHg(6.6kPa)。
首先检查用品的完整性,是否在有效期内:
2)静脉滴注可拉明等呼吸兴奋剂时,要注意滴注速度,不可 过快,如患者出现心率加快,恶心,呕吐,抽搐,应立即 减量或停药。
5.有创通气的护理: (1)人工气道的固定。 (2)加强呼吸道的护理:呼吸机加湿和气道持续湿化 (3)气道内分泌物的吸引:吸痰_注意手法 无菌操作、时间、
吸引负压。
吸痰注意事项如下图:
(4)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呼吸衰 竭。
表1 呼吸衰竭严重程度的分级
主要指标 轻度 重度
中度
SaO2(%) >85
75~85
PaO2(mmHg)50~60 40~50
PaCO2(mmHg)50~70 70~90
紫绀
有
有
神志
清
嗜睡、谵妄
<75 <40 >90
明显 昏迷
3. 病因:常见的五类病因如下。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 (2)周围神经传导系统致呼吸肌疾病; (3)胸廓疾病 ; (4)呼吸道疾病 ; (5)肺血管病变 。
代谢性酸中毒:HCO3—↓,AB=SB<正常值
代谢性碱中毒:HCO3—↑,AB=SB>正常值
可以判断:Ⅰ型呼吸衰竭
如何诊断的?
诊断要点:
1. 原发病的症状与体征; 2.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临床表现:
(1) 呼吸功能紊乱:呼吸困难和呼吸频率增快往 往是临床上最早出现的重要症状。但是呼吸衰
护理:重点就是保持呼吸道通畅。
1.绝对卧床休息,呼吸衰竭一般采用坐位或半坐位。昏迷患 者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免咽喉分泌物堵塞气管。
2.呼吸监护:
(1)保持呼吸道通气,无创通气。清除气道
分 泌物,稀释痰液。
(2)合理氧疗。吸氧是治疗呼吸衰竭必须的措施。对于Ⅰ 型呼吸衰竭,可吸入较高浓度的氧(大于35%),使提高 到PaO260mmHg或在SaO290%以上。对于Ⅱ型呼吸衰 竭,则应持续低浓度吸氧(小于35%),因慢性呼吸衰竭 时,由于潴留,其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对二氧化碳反应性 差,呼吸的维持主要靠低氧血症对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化 学感受器的驱动作用。此时若吸入高浓度的氧,导致 PaO2迅速上升,使外周化学感受器丧失低氧血症的刺激, 解除了低氧性呼吸驱动,从而抑制呼吸中枢,致使患者的 呼吸变浅变慢,PaCO2随之上升,严重时可陷入麻醉状 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