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规范临床合理用药

规范临床合理用药

• 2004年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卫医发[2004]285号) • 2008年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
通知》 (卫办医发〔2008 〕48号) • 2009年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
知》 (卫办医政发〔2009 〕38号) • 2011年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
• 4. 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 况: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 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 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 感染,大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 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所致,病 程有自限性,不需使用抗菌药物,予以对 症治疗即可痊愈。但少数患者可为细菌性 感染或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性感染, 此时可予以抗菌治疗,要求要有确切的依 据(如血象的变化等)。
合理用药就是根据病情、病人体质 和药物的全面情况适当选择药物、 真正做到“对病下药”,同时以适 当的方法、适当的剂量、适当的时 间准确用药。注意该药物的禁忌、 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并且还要 注意尽量少花钱。总结起来就是安 全、合理、有效、经济地用药。
不合理用药表现
1.适应证不适宜 2.选择的药品不适宜 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 4.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
动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1 〕56号) • 2012年颁布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
“审核”中成药应用是否合理的依 据
•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家中医 药管理局 2010年)
•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 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医政发〔 2008〕71号)
内引起的感染,可能有效;如目的在于防 止任何细菌入侵,则往往无效。 • 2. 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 长期预防用药,常不能达到目的。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 3. 患者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预防 用药可能有效。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缓解 者(如免疫缺陷者),预防用药应尽量不用或 少用。对免疫缺陷患者,宜严密观察其病 情,一旦出现感染征兆时,在送检有关标 本作培养同时,首先给予经验治疗。
5.由于药物协同抗菌作用,联合用药时应将 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减少。 如: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 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
• 联合用药通常采用2种药物联合,3种及3种 以上药物联合仅适用于பைடு நூலகம்别情况。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 一、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 • 1. 用于预防一种或两种特定病原菌入侵体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 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 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
• 三、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 选择用药。
• 四、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 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根据病原菌、感染部 位、感染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制订 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包括抗菌药物的选用品种、 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疗程及联合用药等。
不合理用药表现
5.用法、用量不适宜 6.联合用药不适宜 7.重复给药 8.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 9.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
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不合理用药突 出表现在以下三种情况
•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 • 中成药不合理应用 • 新农合药品目录中的限制用药尤其是一些
营养药物不合理应用
近年卫生部出台的抗菌药相关管理文件
给药途径:
• 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 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不必采用静脉或肌 内注射给药。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 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病 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不合理联合应用抗菌药
• 《指导原则》中指出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 染,不需联合用药 。
《指导原则》规定联合用药指征
1. 原因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 者的严重感染。
2.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 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3.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 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联合用药指征
4. 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 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 病。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既是规范 定点医疗机构用药的指导原则,也是新农 合管理人员工作的重要依据。
• 《指导原则》强调指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的基本原则在临床治疗中必须遵循。
• 《指导原则》为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的管理,对抗菌药物应用中的管理也提出 了 要求,应当遵循。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规范临床合理用药
• 减少定点医疗机构不合理费用增长,保证 新农合基金的安全运行,保证参合农民最 大程度收益是新农合管理中心广大稽核人 员和审核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定点医疗机构不合理现象
• 不合理用药 • 不合理检查 • 不合理诊疗 • 不合理收费 • 降低标准收住院等
• 现在不合理用药、过度检查等不合理现象 已经对新农合基金的安全构成了威胁,造 成了新农合基金的浪费,损害了参合农民 的切身利益,给新农合工作带来了不好的 影响,同时也不利于定点医疗机构的长远 发展。
审核新农合限制用药应用是否合理 的依据
• 《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药物目录》 • 结合临床实际看有无用药指征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 方面:
一、无指征的治疗用药。 二、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给药
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 三、抗生素不合理联合应用。 四、无指征的预防用药。
• 2004年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卫医发[2004]285号)
• 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 物,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 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经病 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 物;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 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 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诊断不 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 菌药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