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推广

浅谈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推广

浅谈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推广
摘要:水稻在粮食总产量中的占比大概是20%,其栽培和农业经济建设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

近年来,虽然水稻栽培成就显著,但在栽培方面仍有待完善,使得水稻生产和市场需求间的差异较大。

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的推广十分有必要。

关键词:水稻;无公害;栽培技术;推广
随着现代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地区的发展,出台了系列政策,给予了很多扶持,有利于解决农村空心化、农业粗放化、农民低收化问题。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水稻栽培技术也在不断优化升级,优质水稻无公害栽培技术正是在水稻传统栽培技术之上的进一步发展。

只有掌握了现代优质水稻无公害栽培技术,通过生产过程技术控制以确保水稻生产安全、优质、高效。

同时,通过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与价值。

1无公害水稻栽培的基本原则探究
原则一就是选种方式的优化。

水稻种植的过程中,要合理进行品种的更换,但是这种更换并非盲目进行,而是应该结合当地的环境条件和土壤条件等,选择最为适宜的品种。

原则二就是管理方式的强化。

后期的田间管理至关重要,如果说管理科学,水稻的生长就更加理想,一定要明确水稻种植地域的基本状况、尤其是土壤的养分状况、水分状况等。

在对无公害水稻的栽培中,是要求避免施用化学肥料等有害物质的,因此这就是导致无公害水稻的产量较少。

而为了确保无公害水稻的高产值,则需要在种植前,对水稻所种植的土地进行无公害有机肥的施加。

在现阶段中,最为常见的无公害有机肥则为秸秆还田。

使用秸秆还田不但可以避免因为焚烧而导致的空气污染,还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改良土质。

原则三就是病虫害防治的绿色。

病虫害会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因此做好病虫害防治尤为关键,如果采用传统的方式,很容易导致药物残留超标,从而无法满足无公害优质稻米的标准,建议采用绿色的防治方法,像是白炽灯的诱杀以及天敌的合理利用等。

2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阐释
2.1水稻种子的选择
在无公害水稻栽培过程中,优质水稻种子的选择十分关键。

品质良好的水稻种子,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较强,且能够保证高产量与高品质,可有效提升水稻生产量。

为此,在对水稻种子进行挑选的过程中,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特别是地力条件、地形条件以及气候条件,均会影响水稻种植的生长。

一般情况下,优质水稻种子的纯度应在99.9%,且种子精度超过98%,发芽率超过90%。

只有满足以上条件的水稻品种,才能够确保水稻产量和品质。

2.2土壤环境的选择
水稻栽培土壤环境同样会对实际产量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应选择无公害区域,且土壤疏松、地形相对平坦的地区进行水稻种植,便于排水与灌溉。

与此同时,高温与通风均为种植水稻所需考虑的因素。

在早期培育秧苗的过程中,需可以选择地下虫害不多且周边水源丰富的地区,为水稻秧苗的成长提供必要保障,尽量降低发生病虫害的几率。

2.3调整插秧密度
大规模高密度的种植是水稻种植的常见问题,若密度过大,会对水稻产量带
来影响,甚至不利于水稻品质的提高。

要想对以上问题予以避免,就要适当地减
少基本苗种植的密度。

特别是播种率相对较高的条件下,抛掷密度要适当降低。

一般来讲,10000平方米土地所投放的盘数应控制在600盘,而种植的基本苗数
量应为150万株左右。

2.4灌溉与施肥
无公害水稻在生长发育期间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因而要浅水插秧,并进行
科学灌溉。

在水变绿期间应昼夜进行灌溉,且在移栽时要求灌溉水高度为1厘米。

在水稻绿化期间,灌溉水的高度应控制在5厘米。

而在水稻有效分蘖期,要将田
间的水分排泄干净并晾田,进而对无效分蘖的情况加以控制。

另外,要结合秧苗
生长的实际情况,施用充足肥料。

若幼苗缺少肥料,应及时补充富含钾、磷、氮
等元素的肥料。

在水稻拔节孕穗的过程中,秧苗对氮肥的需求量较大,但仍需对
施用量加以控制,以免稻杆生长速度过快。

但施肥的比重应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2.5病虫害预防
为确保水稻亩产与品质的不断提高,应高度重视水稻病虫害防治的作用,尽
可能使农药使用量减少。

特别是纹枯稻瘟病与螟虫、稻曲病的预防,应践行防治
结合与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

水稻在实际生长期间,应及时监测,并采取科学方
法对病虫害加以防治。

尤其是稻瘟病,如果稻田灌水深度较深亦或是干旱严重,
或者是施用肥料过多,都很容易发生稻瘟病。

根据发病部位的差异,可将稻瘟病
细化成苗瘟、节瘟以及穗颈瘟等。

而对水稻造成破坏最严重的就是穗颈瘟,所以
要在破口期与齐穗期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在预防纹枯病期间,要选择孕穗期,且
在病株率为30-40%期间进行防治。

但要求在施用药物前,保证稻田内部的浇水层
控制在3-5厘米之间,借助泼浇的方法针对稻株的中部与下部进行药物施用。


发病初期,应选择喷药保护的方法,在适当时机选用井冈霉素,尽量在雨后天晴
的时候施用。

2.6及时收割并晒干
栽培无公害水稻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水稻的品质,为此各生产环节均十分关键,以免出现水稻质量受损的情况。

同时,要对稻米的成熟度加以观察,保证适
时收割,所收割过早亦或是过晚均会影响稻米品质。

一般情况下,接连阴天亦或
是下雨天都不应收割。

若水稻已割倒,应将田间积水及时排除,并在晴天以后进
行脱粒处理。

在完成脱粒工作后,即可摊晒,保证水分低于16%。

另外,要求适
时收割与晒干处理,以提高水稻产出量。

3推广无公害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的有效方法
3.1重视水稻栽培技术培训
利用现代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和传统教育方式进行全方位宣传,提高群众现
代农业科技知识水平,增强乡村振兴战略的信心和发展认识,因地制宜、因人施
策地制订有针对性的宣传推广方案,扩大现代新技术覆盖面。

3.2建立水稻栽培示范基地
坚持技术培训与示范指导相结合,培育发展产业园区与新技术示范推广基地,强化理论技术知识的实践应用,深入田间地头帮扶群众,解决水稻栽培生产方面
的误区和难题,形成以点带面,加快打造示范田、培育示范户、发展示范园步伐,引领带动农民运用科技,促进先进技术应用落地落实并取得最大生产效益。

3.3加大新技术、新品种的研发补贴力度
政府要增加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专项资金补贴,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农技推
广体制创新,通过建立农技推广专项基金,引导推动更多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
到一线开展科研教育、培训指导、兴办产业,带领群众运用推广水稻栽技术,培育大批新型产业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科技推广运用等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3.4加大绿色无公害生产补贴力度
政府要立足现代生态优质高效农业发展大局,配套制定出台优质高效绿色生态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推进实施优质水稻绿色生态发展品牌战略,保障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4结语
加强水稻栽培技术探究和推广应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一环。

在具体开展过程中,要结合水稻作物生长规律,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及其影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验技术推广,不断提高无公害优质水稻产量和质量,为广大农民带来更多实惠。

参考文献:
[1]周晓玉.南通市通州区机插水稻栽培技术集成与推广[J].农民致富之友,2018(8):23.
[2]刘光辉,金家林,李文忠,等.浅析农业技术推广及水稻栽培技术要点[J].南方农业,2018(9):45-46.
[3]李晓蓉,朱莉英,王发洪,等.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要点及推广应用[J].江西农业,2018(9):101-102.
[4]廖远东.水稻栽培技术要点与推广方法阐释[J].南方农业,2018(4):23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