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课堂练习《周练试卷7》含答案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课堂练习《周练试卷7》含答案

长郡中学生物周练卷7(范围:人类遗传病、育种、进化和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运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体内。

质粒上有标记基因如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可以推知外源基因(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

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不同,下表是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插入点有a、b、c),请根据表中提供细菌的生长情况推测①②③三种重组后的外源基因插入点正确的一组是( )细菌在含氨苄青霉素培养基上生长情况细菌在含四环素培养基上生长情况①能生长能生长②能生长不能生长③不能生长能生长C.①是a和b;②是b;③是a D.①是c;②是a;③是b2.下图中,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⑦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 B.②和⑦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C.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D.③→⑥过程与⑦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3.有关物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不同种群的生物肯定不属于同一个物种②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③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④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必须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4.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的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进化的必要条件C.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对所有的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5.有这样一个群体,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为2 000,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为2 000,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为6 000。

他们迁移到一个孤岛上生存繁衍。

A基因在初始时的频率和繁衍两代(假设子代都存活)后的频率分别是()A.0.2和0.3B.0.3和0.3C.0.2和0.5D.0.3和0.56.科学家做了下面的实验:把若干对家蝇分成若干组(每组一对),再将每组的子代分为A、B两部分,用DDT处理每组的A部分,B部分则不接触DDT(如下表所示)。

只选择保留存活率最高的那一组的B部分,A部分及其余各组统统淘汰。

将保留的部分再重复这样的实验过程,并且在实验中逐代增加DDT的浓度。

经过这样多代的重复,获得了具有很强抗药性的家亲代组别1组(一对蝇)2组(一对蝇)…… n组(一对蝇)子代分两份处理A施DDT B无DDT A施DDT B无DDT A施DDT B无DDT结果存活较少全部存活存活较多全部存活存活很少全部存活选择淘汰淘汰淘汰保留淘汰淘汰A.诱导家蝇产生抗药性变异的作用B.由于长期使用DDT,使家蝇的抗药性逐代增强C.家蝇抗药性原已存在,与是否使用DDT无关D.家蝇抗药性形成是长期使用DDT的结果7.下列表示进化关系的各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厌氧→需氧B.无性生殖→有性生殖C.原核细胞→真核细胞D.细胞外消化→细胞内消化8.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活的必需条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代谢紊乱B.pH和温度的稳定,都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C.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9.下图表示某人在休息及运动时血液流经四种器官的速率。

据图分析,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休息及运动时,脑的血流量基本不变B.运动时人体血量增加C.饭后立即运动,消化器官血流量减少,不利于食物消化吸收D.运动时骨骼肌产热量增加,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10.下列有关细胞或生物体中正常生命活动所处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A.艾滋病病毒只有侵入人体内环境,才能进行旺盛的新陈代谢,增殖后代B.某些单细胞原生动物生活在河水中,这些生物的细胞可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C.鱼的心肌细胞不处于内环境中D.血浆和组织液相互渗透转变仅需穿透一层生物膜二、原文填空(每空1.5分,共9分)11.不同物种之间、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

12.能够在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的一群生物称之为一个物种。

13.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14.人类基因组由大约31.6亿个碱基对组成,已发现的基因约为个。

三、非选择题(每空1.5分,共51分)15.已知水稻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条。

现用单倍体育种方法选育抗病、有芒水稻新品种。

(1)要诱导4种性状单倍体所用的花药,应取自基因型为的植株所产生的。

(2)为获得上述植株,应采用基因型为和的两亲本进行杂交。

(3)在培养过程中,单倍体有一部分能自然加倍成为二倍体植株,该二倍体植株表现(可育或不育),结实性为(结实或不结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4)在培养过程中,一部分花药壁细胞(相当于一般体细胞)能发育成植株,该花粉壁细胞植株表现 (可能或不育),结实性为(结实或不结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花粉壁细胞植株是否纯合?(5)自然加倍植株和花药壁植株中都存在抗病、有芒的表现型。

为获得稳定遗传的抗病、有芒新品种,本实验应选以上两种植株中的植株,因为自然加倍植株,花药壁植株。

(6)鉴别上述自然加倍植株与花药壁植株的方法是。

16.寄生在某种鸟的羽毛中的羽虱大量繁殖会造成鸟的羽毛失去光泽和尾羽残缺不全,影响雄鸟的求偶繁殖。

(1)若该种群中对羽虱具有抵抗力的个体AA和Aa分别占20%和40%,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

(2)请预测以后基因频率的变化规律,将该变化在下边的坐标中以曲线的形式表示出来。

(标明基因,绘出大致趋势即可)。

(3)研究者认为雄鸟能否吸引雌鸟到它的领土筑巢,与雄鸟尾羽长短有关,为了验证这个观点,做了如下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①将若干只尾羽长度相似且生长状况一致的雄鸟均分成A、B、C三组,将______组雄鸟的尾羽剪短,把剪下来的尾羽用黏合剂粘在_______组雄鸟的尾羽上。

对_______组雄鸟的尾羽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

给三组雄鸟带上标志后放归野外进行观察。

②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2分)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含Na2HPO4、KH2PO4的溶液,pH=7)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主要实验步骤如下表: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实验开始时都应测量三种材料的pH,其目的是_________。

(2)该同学用右图所示曲线来预期探究结果。

①预期结果中明显不科学的是____组,理由是_________。

②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起___作用。

③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证明血浆确实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本探究实验还应该补充:_________。

18.遗传性乳光牙患者由于牙本质发育不良导致牙釉质易碎裂,牙齿磨损迅速,乳牙、恒牙均发病,4~5岁乳牙就可以磨损到牙槽,需全拔装假牙,给病人带来终身痛苦。

通过对该病基因的遗传定位检查,发现原正常基因第45位决定谷氨酰胺的一对碱基发生改变,引起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合成终止,导致患病。

已知谷氨酰胺的密码子(CAA、CAG),终止密码子(UAA、UAG、UGA)。

请分析回答:(1)正常基因中发生突变的碱基对是___,与正常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比,乳光牙致病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进而使该蛋白质的功能丧失。

(2)猫叫综合征是______导致的。

与乳光牙病相比,独有的特点是_______(填“能”或者“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病根”。

(3)现有一乳光牙遗传病家族系谱图(已知控制乳光牙基因用A、a表示):①乳光牙是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性遗传病。

②产生乳光牙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该家系中Ⅱ3个体的致病基因是通过__________获得的。

③若Ⅱ3和一正常男性结婚,则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__。

长郡中学生物周练卷7(范围:人类遗传病、育种、进化和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参考答案1—10 ABCCB;CDDBB15(1)RrBb (2)RRbb rrBB (3)可育结实 24条 (4)可育结实 24条(5)自然加倍基因型纯合基因型杂合 (6)将植株分别自交,子代性状表现一致的是自然加倍植株,子代性状分离的是花药壁植株16答案:(1)60%(2)(3)①A C B②长尾羽的雄鸟更能吸引雌鸟到它的领土筑巢17.(1)获得实验前数据,以便与实验后的结果进行比较(2)清水加入HCl后,清水的pH会下降对照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维持pH值相对稳定的功能,且血浆的这种能力比较强(3)把HCl换成NaOH,加入NaOH后血浆的pH值仍可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18答案:(1)减小(2)5号染色体的部分缺失能(3)①常显②遗传物质的改变(基因突变)遗传(生殖)③1/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