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测评表
2.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养成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提升职业能力
3.教学有个性、教师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得 分、等级一栏由评价人员根据课堂情况评定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项等级。
2、实践课程、文体类课程,评价人员根据优秀标准酌情评价。
教学程序(20)
1.环节设计
2.教学手段
3.时间安排
4.效果预估
1.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安排合理,教学思路清楚,突出重、难点的有效解决
2.课堂教学活动突出学生主体性及互动性
3.能合理利用教学手段
4.时间分配得当,对可能出现教学情景有灵活的时间分配方案
教学方法(20)
1.教法设计
2.学法设计
3.手段选用
1.教法设计凸现学生主体地位、有创新点
2.教法多样化,有利于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
3.合理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参与讨论、交流积极主动
4.科学合理选择教具和教学辅助手段(如多媒体课件),优化教学效果
教案(10)
规范完整
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编写
教学效果(20)
效率与特色
1.教学生动、学生学习认真、课堂气氛活跃、信息量适度、教学效果明显
教师教学质量测评表
系部:任课老师:课程:
项目
内容
优秀标准
等级
教师素养(15)
1.精神面貌
2.基本技能
3.教学纪律
1.仪态端庄、精神饱满、富有亲和力、感染力
2.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简洁,生动形象
3.言简意赅,层次清楚;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驾驭课堂能力强
4.备课充分、认真组织教学、严格课堂纪律
5.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不压缩,扩充学时数
6.不随意调、停课或请人代课,不随意更改正常授课为自习,长时间播放视频电影等活动
7.上课期间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如接打手机等
教学内容(15)
1.确定目标
2.重点难点
3.教材处理
1.从教学体系,联系整体分析知识结构
2.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3.准确梳理重、难点,合理整合课程资源
4.教材处理体现创新与可行性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