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力障碍儿童发展与教育》教学大纲 .doc

《智力障碍儿童发展与教育》教学大纲 .doc

《智力障碍儿童发展与教育》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及代码:智力障碍儿童发展与教育(12011202)
课程学分与学时:3分/48学时(课堂讲授38学时,实验实践10学时,自主学习0学时)
先选课程:特殊较育导论、特殊较育史
适用专业:特殊教育专业
9969、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智障儿童发展与教育》是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在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智力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让学生掌握智力障碍儿童发展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教育。

同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加深对自我的认识和了解。

课程的目的具体如下:
1.了解智力障碍儿童的生理发展特征、障碍成因及预防机制
2.了解智力障碍教育的发展历程。

3.理解智力障碍的概念、分类,并了解相关的运用实例。

4.理解智障儿童诊断评估的常用方法,并能运用其中教育诊断评估的常用工具对个案进行评估。

5.理解智障儿童认知、情绪和社会适应的发展规律,并将相关特征运用于个案的教育训练中。

6.理解智障儿童早期干预、义务教育和随班就读的概念、内容和流程。

7.通过大量与特教实践相结合的实例分析,掌握分析与思考问题的一些实用方法,提高其思维能力。

8.学生在与见习机构教师和个案学生频繁互动的过程中,提升专业情感。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理论讲授
第一章智力障碍儿童发展与教育概述(6学时)
第一节智力障碍的概述(2学时)
一、智力障碍的概念
二、智力障碍的分类
1.按照智力损失的程度
2.按照智力障碍的性质
3.按照智力障碍发生的部位
4. 按智力障碍发生的时间
三、智力障碍的原因与诊断
1.智力障碍的原因
2.智力障碍的诊断
第二节智力障碍儿童教育的历史与发展(4学时)
一、国外智力障碍儿童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二、我国智力障碍儿童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三、智力障碍儿童教育的发展趋势
1.早期教育的倡导与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
2.多种教育安置形式的出现
3.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4.多学科多方面的参与
5.个别化教育方案的制定
第二章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24学时)
第一节智力障碍儿童的认知(8学时)
一、智力障碍儿童的感知觉
1.智力障碍儿童感知觉的特点
2.智力障碍儿童观察力的特点与培养
二、智力障碍儿童的注意
1.智力障碍儿童注意的特点
2.智力障碍儿童注意力的培养
三、智力障碍儿童的记忆
1.智力障碍儿童记忆的特点
2.智力障碍儿童记忆能力的培养
四、智力障碍儿童的想象
1.智力障碍儿童想象的特点
2.智力障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五、智力障碍儿童的思维
1.智力障碍儿童思维的特点
2.智力障碍儿童思维的培养
第二节智障儿童的情感与意志(8学时)
一、智力障碍儿童的情感
1.智力障碍儿童情感的特点
2.智力障碍儿童情感的培养
二、智力障碍儿童的意志
1.智力障碍儿童意志的特点
2.智力障碍儿童意志的培养
第三节智障儿童的个性(8学时)
一、智力障碍儿童的自我意识
1.智力障碍儿童自我意识的特点
2.智力障碍儿童自我意识的培养
二、智力障碍儿童的个性倾向性
1.智力障碍儿童的需要
2.智力障碍儿童的兴趣
三、智力障碍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
1.智力障碍儿童的气质
2.智力障碍儿童的性格
第三章智力障儿童的教育目的与任务(8学时)第一节智力障碍儿童教育的目的与任务(4学时)
一、智力障碍儿童教育的目的
1.制定智力障碍儿童教育目的的依据
2.我国智力障碍儿童教育目的
二、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任务
1.针对其身心特点,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补偿缺陷
2.形成和发展其语言
3.培养其思想品德
4.传授其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
5.对其进行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第二节我国智力障碍儿童教育制度(4学时)
一、智力障碍儿童教育制度的概念
二、智力障碍儿童教育制度制定的依据
1.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3.智力障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三、我国智力障碍儿童教育制度
1.旧中国的智力障碍儿童教育制度
2.新中国的智力障碍儿童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四、我国智力障碍儿童教育体制
1.原教育体制
2.当前我国教育体制
(二)实验实训项目
项目名称一:个别化教学模拟(6课时)
[实验类型]:演示
[开设类别]:必修
[实验目的]:学生通过展示智力障碍儿童的个别化教学过程,能初步体验其教学特点,为后期教学打好基础。

[实验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分小组分别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个别化教学展示,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

[实验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耗材名称]:多媒体
项目名称二:智力障碍儿童教学观摩(4课时)
[实验类型]:演示
[开设类别]:必修
[实验目的]:学生通过观看智力障碍儿童的教学视频,初步体验其教学特点,为后期教学打好基础。

[实验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分小组分别对智力障碍儿童教学视频进行观摩,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观摩心得。

[实验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耗材名称]:多媒体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阅读指导法、对话互动法”等。

1.讲授法。

主要针对一些历史人物、思想的讲授。

2.阅读指导法。

主要针对一些教材中已经有而且学生能够看懂、能够理解的内容,也经常运用于教师为学生学习而提供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等。

3.对话互动法。

通过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维,开展讨论、互相启迪。

这是最能体现课堂民主与和谐的方法,因此成为该课程教学中的常用方法,主要针对一些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感性经验和理论基础的问题的探讨。

该课程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增大了教学的容量,为学生的实践教学争取了更多的时间,同时,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多媒体运用等都提供了最好的服务。

学校的教学设备也为该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保证,使该课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得以最大程度的体现。

四、课程考核方式
(1)过程考核:平时占40%,课堂表现、出勤情况、作业成绩等任意选择。

(2)期末考核:期末占60%,考核方式在闭卷笔试2小时、开卷笔试2小时、技能考试、综合考试中任选一项,具体考核内容级评价标准见考核方案。

五、其他
(一)作业及自主学习要求
作业:为了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水平。

将作业分为3次。

自主学习: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课堂学习的知识。

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学习课堂上未能讲授的内容,上课抽查。

(二)课程资源
1、建议教材
《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和教育》,刘春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版
2、主要参考书
《智力障碍定义、分类和支持系统》,财政法人心路社会福利基金会出版,1998年第1版
《生活品质》,财政法人心路社会福利基金会出版,2010年第1版
《特殊教育需要学生自我决定的理论与实践》,徐胜,重庆出版社,2012年第1版
《智力落后心路、教育、康复》,陈云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版
《弱智儿童个别化教育与教学》,张文京,重庆出版社,2005年第1版
《双溪心智障碍儿童个别化教育课程》,方武、李宝珍等,台湾双溪启智文教基金会,2010年第1版
《弱智儿童适应性功能教育课程与实践》,张文京、许家成,重庆出版社,2002年第2版
《个性化教学论》,邓志伟,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
3、课外学习资源
《特殊学生鉴定与评量》,陈丽如,心理出版社,2001年第1版
《特殊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张文京,重庆出版社,2014年第1版
大纲执笔:
教学基层组织负责人审核签字:教学院领导审核签字:
制订(修订)时间:年月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