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少学校卫生监督(school health supervision):是国家公共卫生监督的一部分,是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对辖区内各学校的卫生工作进行审查评估,督促改进,并对违反卫生法规的单位和个人追究法律责任的卫生行政活动,其目的促使学校明确其卫生职责,规范行为,纠正工作中存在的漏洞,消除事故隐患,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是学校卫生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经常性卫生监督(Regular supervision of school health):监督员对学校日常卫生工作进行的现场监督检查活动。
预防性卫生监督(preventive health supervision):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条例、规范和卫生标准,对新、改、扩建学校和儿少文化体育活动场所进行卫生审查。
学校卫生突发事件(school unexpectedly eventuality):校内发生危害学生群体健康需立即处理的事件。
通常是指食物中毒、传染病流行、预防性接种或预防性服药的异常反应,学生集体癔病的发生等事件。
健康监测(health surveillance):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确定的监测点学校和目标人群,按统一标准对生长发育、健康状况和常见疾病等进行长期的动态观察。
学校健康教育(school health education):是全民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学生获得卫生知识,树立健康价值观,培养健康行为,达到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发展,提高终身生活质量的目的。
生活技能(life skills)并非泛指日常生活能力,而专指人的心理社会能力,是指人能有效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是个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适应的和积极的行为的能力。
健康促进学校health promoting schools:学校所有成员为保护和促进学生健康而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完整、有益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包括设置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健康教育课,创造安全、健康的学校环境,提供适当的卫生服务,动员家庭和更广泛的社区参与,促进学生健康。
儿童铅中毒:凡血铅水平大于等于100微克每升,不管有无临床症状、体征、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变化,都可以被诊断为铅中毒视力低下:裸眼视力低于5.0的一般称为视力低下或视力不良。
各种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弱视和其他眼病均可造成视力低下。
弱视:凡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因素为主引起的远视力小于等于0.8,且通过屈光矫正仍达不到正常的视力不良。
患病率3~4%,没有完整立体视觉近视:指眼睛辨认远方(5米以上)目标的视觉能力低于正常。
龋齿:是一种由口腔中多种因素复合作用所导致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表现为无机质脱矿和有机质分解,随病程发展而从色泽改变到形成实质性病损的演变过程。
近点距离:使用最大调节能看清最近一点的字体或其他细小对象物时的眼物距离,儿童近点距离很近。
IMC:脑力工作能力指数(IMC)=阅字数/2 ×(应删数- 错漏删数)/应删数,是剂量作业测定结果评价靶心率:判断体育课运动负荷常用的指标,即达到最大运动强度60%-70%时的心律。
120次/分-200次/分心理卫生(mental health)又称精神卫生,是研究如何维护和促进人类心理健康的科学。
它包括一切旨在改善及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和方法,使人能按自己的身心潜能进行活动的健康水平。
运动性创伤(sports injury)主要指在体育运动中发生的与运动有关的身体内外各种急慢性意外损伤,如运动性腹痛、骨折、脱臼、扭伤、挫伤等。
记忆(memory)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提取。
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环节。
体现在记和忆两个方面。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学习负荷(learning load): 学习负荷是指学习时脑力工作的强度和时间。
评价指标:学习时间.研究学习负荷的目的是制定学习负荷卫生标准和评价作息制度卫生,及时发现早期疲劳,采取措施,防止慢性疲劳的发生。
疲劳:在过强刺激或者过长的弱刺激下,大脑皮层细胞功能的损耗超过其功能限度而引起的保护性抑制的现象。
疲劳为客观生理现象。
过劳excessive fatigue:慢性疲劳,因长期学习负荷过重而引起,属于一种病理状态,短时间内休息后仍不能恢复。
(疲倦、过劳均不宜作为制订学习负荷卫生标准的依据)采光系数daylight factor(自然照度系数):室内工作面某一点的天然光照度与同时室外开阔天空散射光的水平照度的比值。
我国教室课桌面采光系数标准:≥1.5%生活作息制度(daily life system):狭义的定义单指一日生活制度;广义的定义还包括学周、学期及学年安排。
所谓一日生活制度,即对一昼夜内的学习、劳动、课外活动、进餐、休息和睡眠等,合理规定其时间分配和交替顺序。
光通量(luminous flux):光源向四周空间发射的光能总量。
1光瓦等于辐射通量为1瓦、波长为555nm黄绿光所产生的光感觉量。
1光瓦=680流明(lumen,lm)发光强度(luminous intensity):表示光通量在空间分布密度的量,是光通量在给定方向的发光强度,单位:坎[德拉](cd)光照度(illuminance):被照平面上单位面积所接受的光通量值。
E(照度)=F(光通量)/S (面积)单位:勒克斯(lx)光亮度(luminance,brightness):发光体表面单位面积向视线方向发出的发光强度。
漫反射表面光亮度B=ρE/π(ρ--反射系数),单位:坎德拉/平方米(cd/m2)临界照度(critical illumination):室内天然光照度等于标准规定的最低值时的室外照度,是需要开启或关闭人工照明时的室外照度极限值。
标准规定的临界照度:5000lx.四川、贵阳地区的临界照度:4000lx眩光(giddy light):在视野内形成视觉上的不舒适、烦恼、干扰或造成视觉疲劳的亮度称为眩光。
直接眩光:在观察物体的方向或接近这一方向存在的发光体而引起的眩光;反射眩光:由视野内定向性表面反射的高亮度影像所产生的眩光必要换气量(necessary ventilation volum):换气次数取决于每名学生的必要换气量和他所占的教室容积。
Q=M/(K-K。
)Q--必要换气量,m3/(h·人) M--二氧化碳呼出量,L/(h·人) K--教室内空气中CO2最高容许浓度K。
--室外空气中CO2浓度生长(growth):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以至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以及身体化学组成成分的变化。
发育(development):指细胞和组织的分化及功能的不断完善,心理、智力的发展和运动技能的获得,为质的改变。
成熟(maturity):意味着生长发育的基本结束,机体在形态、功能方面达到成人水平生活年龄(life time):生物体出生后,根据生活时间的长短所确定的年龄。
也叫时间年龄(chronological age)。
生物年龄(biological age):人体出生后到成熟所需要的时间,在个体存在差异,按照机体的发育程度所制定的年龄。
也叫发育年龄(developmental age)。
BMI指数:(体重(kg)/身高(cm)2)该指数又称Kaup指数,原多用于婴幼儿营养评价。
现认为能较敏感的反映体型的胖瘦程度,而且受身高的影响比Rohrer指数小,与皮脂厚度、上臂围度等营养状况指标的相关性也比较高。
该指数在童年期及青春早期随年龄增加而增加,青春中期、晚期及成人较恒定,一般认为大于24为超重,大于26为肥胖。
最大耗氧量:个体在体力期间能耗氧的最大数量,是把氧输送到身体组织最大可能量的指标。
可反映运动时心肺功能状况和训练水平。
它是生长发育生理功能指标之一。
Secular change of growth生长长期变化:19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发达国家的少年儿童生长素度加快、生长水平提高,出现身材一代比一代长得高,性发育提前等一系列持续变化的现象。
1953年德国学者Koch称之为"生长长期加速",但该术语只强调生长速度的增加和成熟的提前发生,对成人的身高增长变化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充分反映诸如不良的社会政治经济状态(如战争、动乱、经济萧条或危机、饥荒等)可对生长发育水平造成的停滞、下降等负面影响。
20世纪60-70年代,英国学者Tanner等在大量研究和文献分析基础上,将该现象称之为"生长长期趋势",但由于"生长长期趋势"这一术语总是和正向趋势相联系,而忽视了负向趋势,因此,正是提出了"生长长期变化"的概念。
lean body mass瘦体重,也称去脂体重,包括全身的骨骼肌肉内脏器官和血管神经等。
body fat体脂,也叫体脂肪,指全身所有的脂肪组织,体脂加瘦体重等于体重。
第二性征:青春期出现的男女身体形态方面的性别特征,除阴毛、腋毛外,男性还有胡须、变声及喉结出现,女性还有乳房发育。
short stature矮身材,指该儿童的身高低于其年龄相应标准的第3百分位数以下。
adolescence or puberty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它从体格生长突增开始,到骨骼完全融合、躯体停止生长、性发育成熟而结束。
delayed puberty又称青春性发育迟缓,一般以男孩13.5-14岁未出现睾丸增大,女孩13-13.5岁未出现乳房发育为特征。
growth spurt生长突增指少年儿童的生长速度突然加速的现象,从胎儿到成人,先后出现两次生长突增,青春期的生长突增现象的出现,通常提示儿童进入青春期的开始。
一般女孩比男孩早两年左右。
sexual precocity性早熟是指男孩9岁前出现睾丸增大,女孩8岁前来月经初潮者。
peak height velocity PHV 身高的突增高峰。
是身高年增长的最大值或者称身高生长高峰,它是青春期身高生长突增过程中的重要标志,PHV所处的时间年龄男性为13-15岁,女性为11-13岁,并常常作为一种标志来研究青春期各种征象的发育顺序。
性分化异常:性分化过程开始于胚胎发育的最初阶段,若在分化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性腺、性器官分化发育障碍,而使个体的内外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在各年龄段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发育,导致性器官的发育表现和染色体的构成不一致,称性分化异常。
Rohrer指数:Rohrer指数(体重(kg)/身高(cm)3×107),表示了肌肉骨骼脂肪内脏器官的发育状态,反映单位体积的充实程度,可作为营养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