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基础理论Z6-8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基础理论Z6-8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基础理论Z》第6次作业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A.肝B.心C.脾D.肺E.肾1. 具有运化水液功能的脏是 [1分]A B C D E2. 具有主血功能的脏是 [1分]A B C D E3. 具有主生血功能的脏是 [1分]A B C D E4. 具有主闭藏功能的脏是 [1分]A B C D E5. 具有司呼吸功能的脏是 [1分]A B C D E6. 具有主藏血功能的脏是 [1分]A B C D E参考答案为:A,您选择的答案为:C7. 具有主纳气功能的脏是 [1分]A B C D E8. 具有主统血功能的脏是 [1分]A B C D E9. 具有朝百脉功能的脏是 [1分]A B C D E参考答案为:D,您选择的答案为:B10. 具有通调水道功能的脏是 [1分]A B C D E11. 具有主疏泄功能的脏是 [1分]A B C D E12. 具有主气功能的脏是 [1分]A B C D EA.筋B.脉C.肉D.皮E.骨13. 肺在体为 [1分]A B C D E14. 肝在体为 [1分]A B C D EA.泪B.汗C.涎D.涕E.唾15. 心在液为 [1分]A B C D E16. 肾在液为 [1分]A B C D EA.胆B.胃C.小肠D.三焦E.膀胱17. 具有受盛化物功能的是 [1分]A B C D E18. 具有受纳水谷功能的是 [1分]A B C D EA.怒B.喜C.思D.忧E.恐19. 心在志为 [1分]A B C D E20. 肾在志为 [1分]A B C D EA.目B.舌C.口D.鼻E.耳21. 肾在窍为 [1分]A B C D E22. 肝在窍为 [1分]A B C D EA.胆B.胃C.小肠D.大肠E.膀胱23. 具有“主液”功能的是 [1分]A B C D E24. 具有“主津”功能的是 [1分]A B C D EA.肝B.心C.脾D.肺E.肾25. “君主之官”指的脏是 [1分]A B C D E26. “刚脏”指的脏是 [1分]A B C D E27. “相傅之官”指的脏是 [1分]A B C D E28. “生痰之源”指的脏是 [1分]A B C D E 参考答案为:C,您选择的答案为:D29. “生气之源”指的脏是 [1分]A B C D E30. 具有主行血功能的脏是 [1分]A B C D E31. 具有主统血功能的脏是 [1分]A B C D E32. “主气之枢”指的脏是 [1分]A B C D E33. “气之本”指的脏是 [1分]A B C D E34. “娇脏”指的脏是 [1分]A B C D E35. “生之本”指的脏是 [1分]A B C D E36. “气之主”指的脏是 [1分]A B C D E37. “气之根”指的脏是 [1分]A B C D E38. “贮痰之器”指的脏是 [1分]A B C D EA.爪B.面C.唇D.毛E.发39. 脾的华为 [1分]A B C D E40. 肾的华为 [1分]A B C D E《中医基础理论Z》第7次作业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清气与水谷之气结合关系到 [1分]A.元气的生成B.宗气的生成C.营气的生成D.卫气的生成E.中气的生成2. 下注于气街,并下行于足的气是 [1分]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3. 走息道的气是 [1分]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4. 由水谷精微之气中慓疾滑利部分化生的气是 [1分]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5. 贯注于心肺之脉的气是 [1分]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6. 观察“虚里”的变化,可以了解什么气的盛衰 [1分]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7. 血液生成与哪个脏的关系最密切 [1分]A.肝B.心C.脾D.肺E.肾8. 元气运行的道路是 [1分]A.心脉B.胸腔C.全身D.脉外E.三焦9. 人体正常生长发育依靠气的 [1分]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10. 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 [1分]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中气11. 与语言、声音、呼吸强弱有关的气是 [1分]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12. 治疗大出血时用益气固脱法的理论基础是 [1分]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血能养气13. 精气血津液之间相互转化依靠气的 [1分]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14. 具有调节汗孔开合作用的气是 [1分]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15. 有“悍气”之称的气是 [1分]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16. 营气的分布特点是 [1分]A.上出息道,下走气街B.熏于肓膜,散于胸腹C.通过三焦,流行全身D.上荣头目,达于周身E.与血同行,环周不休17. 治疗血虚配伍补气药的理论基础是 [1分]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血能养气18. 具有温养全身作用的气是 [1分]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19. 与津液代谢关系最密切的是 [1分]A.肝脾肾的功能B.脾肺肾的功能C.心肝脾的功能D.脾肺心的功能E.肝肺肾的功能20. 脉内之气是 [1分]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21. 具有行气血作用的气是 [1分]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22. 临床出现自汗多尿,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 [1分]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23. 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的是 [1分]A.精B.气C.血D.津E.液24. 具有司呼吸作用的气是 [1分]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25. 具有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作用的气是 [1分]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26. 能使血液不逸出于脉外的气的什么作用 [1分]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27. 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中的是 [1分]A.精B.气C.血D.津E.液28. “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生理基础是 [1分]A.气能生津B.气能化津C.气能摄津D.津能载气E.气能行津29. 膻中又称作 [1分]A.气海B.血海C.髓海D.水谷之海E.经脉之海30. 胸中之气是 [1分]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31. 脏腑功能活动的维持依靠气的 [1分]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32. 气随血脱的生理基础是 [1分]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血能养气33. 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是 [1分]A.心、肝、脾B.肺、肝、肾C.肺、脾、肾D.肝、脾、肾E.心、肺、肾34.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是 [1分]A.气能生血B.气能化津C.气能摄血D.津能载气E.津血同源35. 连结“肺主呼吸”和“心主血脉”的中心环节是 [1分]A.布于全身的元气B.积于胸中的宗气C.心主营,肺主卫D.脉外的卫气E.脉内的营气36. 与血液运行关系密切的是 [1分]A.心脾肝肾的功能B.心脾肝肺的功能C.心肝肺肾的功能D.脾肺肾肝的功能E.心脾肺肾的功能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A.宗气B.清气C.营气D.精气E.元气1. 肾所摄纳之气是指 [1分]A B C D E2. 三焦所通行的气是 [1分]A B C D EA.上出息道,下走气街B.熏于肓膜,散于胸腹C.通过三焦,流行全身D.上荣头目,达于周身E.与血同行,环周不休3. 卫气的分布是 [1分]A B C D E4. 宗气的分布是 [1分]A B C D E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5. 精血转化依靠气的 [1分]A B C D E6. 人体生长发育依靠气的 [1分]A B C D E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中气7. 具有生化血液功能的气是 [1分]A B C D E8. 脉外之气是指 [1分]A B C D E9. 具有推动心脏搏动功能的气是 [1分]A B C D E10. 脉内的气是指 [1分]A B C D E 《中医基础理论Z》第8次作业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具有约束纵行诸经作用的是 [1分]A.带脉B.任脉C.冲脉D.督脉E.维脉2. 与手厥阴经相表里的经脉是 [1分]A.足厥阴B.足少阳C.足阳明D.手太阳E.手少阳3. 分布在胸腹部的经脉是 [1分]A.足少阳胆经B.手少阴心经C.手太阴肺经D.足太阴脾经E.足阳明胃经4. 足少阴经分布在 [1分]A.下肢内侧前缘B.下肢外侧前缘C.下肢内侧中线D.下肢外侧中线E.下肢内侧后缘5. 足阳明经分布在 [1分]A.下肢内侧前缘B.下肢外侧前缘C.下肢内侧后缘D.下肢外侧中线E.下肢外侧后缘6. 十二经脉大多循行于 [1分]A.体表B.分肉之间C.四肢D.躯干E.头面7. 加强十二经脉与头面联系的是 [1分]A.正经B.经筋C.经别D.皮部E.奇经8. 经筋的生理功能是 [1分]A.主蓄积渗灌气血B.主联络机体内外C.主运行气血津液D.主束骨而利机关E.主经气的感应传导9. 手三阴经的走向规律是 [1分]A.从足走头B.从头走足C.从胸走手D.从手走头E.从足走腹10. 任脉又称 [1分]A.阳脉之海B.阴脉之海C.气海D.血海E.髓海11. 手太阳经络于 [1分]A.肝B.心C.脾D.肺E.肾12. 十二经脉气血充盛有余时,则渗注于 [1分]A.经别B.别络C.浮络D.孙络E.奇经13. 手足三阳经交于 [1分]A.手B.足C.头D.腹E.胸14. 下列可用“离、合、出、入”来概括其循行特点的是 [1分]A.十五别络B.十二经别C.十二经筋D.十二经脉E.奇经八脉15. 按照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心包经下交的经脉是 [1分]A.手少阳三焦经B.手少阴心经C.足厥阴肝经D.足少阳胆经E.足少阴肾经16. “一源而三歧”的奇经是指 [1分]A.冲、任、带脉B.任、督、带脉C.冲、任、督脉D.督、冲、带脉E.冲、任、跷脉17. 足阳明经属于 [1分]A.胆B.胃C.小肠D.大肠E.三焦18. 足三阳经的走向规律是 [1分]A.从足走头B.从头走足C.从胸走手D.从手走头E.从足走腹19. 循行于内踝上八寸以下内侧前缘的经脉是 [1分]A.足少阳胆经B.足少阴肾经C.足厥阴肝经D.足太阴脾经E.足阳明胃经20. 循行于上肢外侧中线的经脉是 [1分]A.手少阴心经B.手厥阴心包经C.手太阳小肠经D.手少阳三焦经E.手太阴肺经21. 督脉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1分]A.总督一身之阴经B.总督一身之阳经C.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D.约束诸经E.调节十二经气血22. 手三阳经在躯干部的分布是 [1分]A.胸部B.腹部C.背部D.肩胛部E.体侧23. 手太阴经分布在 [1分]A.上肢内侧前缘B.上肢外侧前缘C.上肢内侧后缘D.上肢外侧中线E.上肢外侧后缘24. 按照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膀胱经上交的经脉是 [1分]A.足厥阴肝经B.足少阳胆经C.足阳明胃经D.手太阳小肠经E.足少阴肾经25. 十二经脉中循行于腹部的经脉,自内向外的顺序是 [1分]A.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B.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足太阴C.足太阴、足阳明、足少阴、足厥阴D.足阳明、足少阴、足太阴、足厥阴E.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26. 十二经筋的分布,多结聚于 [1分]A.胸腹部B.肌肤体表部位C.关节和骨骼附近D.四肢末端E.头面及项部27. 循行于上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 [1分]A.手少阴心经B.手厥阴心包经C.手太阳小肠经D.手少阳三焦经E.手太阴肺经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A.主司眼目开合B.加强表里两经在肢体的联系C.加强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D.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E.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1. 别络的生理功能为 [1分]A B C D E2. 经别的生理功能为 [1分]A B C D EA.太阳经B.阳明经C.少阳经D.厥阴经E.太阴经3. 分布在后头部的经脉是 [1分]A B C D E4. 分布在头侧的经脉是 [1分]A B C D EA.从脏走手B.从手走头C.从头走足D.从头走手E.从足走腹5. 手三阳经的走向是 [1分]A B C D E6. 足三阳经的走向是 [1分]A B C D EA.冲脉B.任脉C.督脉D.带脉E.阴阳维脉7. “阴脉之海”指的是 [1分]A B C D E8. 称为“十二经脉之海”的是 [1分]A B C D E9. 具有约束纵行诸经功能的是 [1分]A B C D E10. “阳脉之海”指的是 [1分]A B C D EA.冲脉B.任脉C.督脉D.阴阳维脉E.阴阳跷脉11. 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的经脉是 [1分]A B C D E12. 司下肢运动的经脉是 [1分]A B C D E13. 司眼睑开合的经脉是 [1分]A B C D E14. 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的是 [1分]A B C D EA.手阳明经B.手太阴经C.手少阳经D.手厥阴经E.手少阴经15. 循行于上肢内侧前缘的经脉是 [1分]A B C D E16. 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是 [1分]A B C D EA.上肢内侧前缘B.上肢外侧前缘C.上肢内侧后缘D.上肢外侧中线E.上肢外侧后缘17. 手少阳三焦经分布在 [1分]A B C D E参考答案为:D,您选择的答案为:E18. 手阳明大肠经分布在 [1分]A B C D EA.冲脉B.带脉C.督脉D.阴维脉E.任脉19. “十二经脉之海”指的是 [1分]A B C D E20. 称为“阴脉之海”的经脉是 [1分]A B C D E21. 称为“血海”的经脉是 [1分]A B C D EA.加强足经与心脏的联系B.加强表里两经在四肢的联系C.加强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 D.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E.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22. 跷脉的功能是 [1分]A B C D E23. 冲脉的功能是 [1分]A B C D 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