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财务报表工作底稿审计要点
(2009年审计工作适用)
一、资产负债表各科目审计要点:
(一)货币资金:
1、编制工作底稿
2、取证:获取证券投资询证函或债券盘点表。
(三)应收票据:
1、编制工作底稿:按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列明各票据出票日期、出票人、持票人、到期日期、是否属带息票据、票据金额及本期应收票据贴现情况等内容。
2、取证:获取应收票据复印件。
(四)应收股息和应收利息:
1、编制工作底稿:按明细项目列出年初数、年末余额、审定数。
2、检查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当期和期后的收款情况,检查应收股利、应收利息的内容,比较应计利息、已计利息是否存在差异,是否均为已到期尚未领取的股票利息和债券利息。
3、取证:获取被投资单位的分配利润的董事会决议和财务报表;债券复印件。
(五)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
1、编制工作底稿:使用《往来账项审查表》。
按金额大小排序前五名,
余额、审定数。
2、检查是否按规定摊销,余额保留是否合理?
(八)长期股权投资:
1、编制工作底稿:按股权投资、其他投资分别按对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其他企业列出明细项目年初数、本年增加、本年减少、年末余额、审定数。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应列出投资成本、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差额的明细内容、审定数。
2、核实长期投资入账基础与合同、协议的一致性,检查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检查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收益计算是否正确?
3、取证:获取投资合同、协议的复印件。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应获取被投资单位的财务报表。
(九)长期债权投资:
(十一)在建工程:
1、编制工作底稿:按工程明细项目列出年初数、本年增加、本年减少、年末余额、审定数。
2、检查具体内容:各工程明细项目的在建工程有无已竣工项目?如有,应建议进行清理、办理决算后结转固定资产。
检查在建工程项目的实际进度,查看年末余额的构成内容,到工程现场实地勘察、了解工程项目的实
际进度,查看未安装设备是否实际存在,检查工程合同,以确定约定资本支出。
(十二)固定资产清理:
1、编制工作底稿:编制固定资产清理明细表、列出具体品名、数量、原值、已提折旧、净值、(注意与固定资产的减少数进行比较核对)清理费用、清理收入及处理结果。
2、检查固定资产清理的原因(出售、报废或毁损)及授权批准程序、
(十五)短期借款:
1、编制工作底稿:按信用借款、抵押借款、质押借款、保证借款分类,列出贷款单位、年初余额、本年借入、本年归还、期末余额。
2、检查借款合同,计算应记利息和已计利息是否存在差异,其中:有超期未归还的金额是多少?
3、取证:获取借款合同和借据复印件。
(十六)应付票据:
1、编制工作底稿:列出票据类别、编号、出票日期、面额、到期日、付款人等明细内容。
2、检查应付票据备查簿,确定其真实性。
3、取证:获取应付票据复印件。
(十七)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
1、编制工作底稿,使用《往来账项审查表》。
按金额大小排序前五名,按1年以内、1-2年、2-3年、3年以上四个时段进行账龄分析。
充通知》(国税函[2008]264号)规定,2008年及以后年度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先冲减以前年度累计计提但尚未实际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不足部分按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扣除。
有关专家建议:将员工福利归集到“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科目,列支“管理费用—职工福利费”。
(二十)应付利润:
1、编制工作底稿,按明细项目列出年初数、本年增加、本年减少、年末余额、审定数。
2、审阅公司章程、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会议记录中有关股利的规定,了解股利分配标准和发放方式,是否符合规定并经法定程序批准?检查应付利润的发生额与利润分配方案是否一致?支付的原始凭证、内容、金额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3、取证:获取董事会分配方案复印件。
(二十一)应交税金:
1、编制工作底稿、按应交税金的税种列出年初数、本年计提、本年上
3、关注是否有不属于预提费用的内容,在此科目核算,如有,应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并进行调整。
(二十四)长期借款:
1、编制工作底稿,按信用借款、抵押借款、质押借款、保证借款分类,列出贷款单位、年初余额、本年借入、本年归还、期末余额。
2、检查借款合同,计算应计利息、已计利息是否存在差异。
其中:有超期未能归还的金额是多少?(注:金额大、年限长的、发审计询证函—
借款询证对账单)。
复核应计利息及其会计处理的正确性?并与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等科目的相关内容核对。
3、取证:获取借款合同复印件、回收询证函。
(二十五)长期应付款:
1、编制工作底稿,按明细项目列出初始金额、应计利息、年末余额、审定数。
2、检查各项长期应付款相关的契约、抵押情况,并作适当记录。
会决议、股权转让协议、领条、收据和新增股东身份证复印件。
(二十八)资本公积:
1、编制工作底稿,按明细项目列出年初数、本年增加、本年减少、年末数、审定数。
2、检查资本公积增减变动内容及依据,查阅相关会计记录和原始凭证,确认其合法性与正确性?检查评估增值金额是否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全体股东确认?验证资本公积转增实收资本的合规性或授权批准文件。
3、取证:获取资产评估报告复印件,转增实收资本的,获取相应文件的复印件。
(二十九)盈余公积:
1、编制工作底稿,按明细项目列出年初数、本年增加、本年减少、年末余额、审定数。
2、对法定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的发生额逐项审查至原始凭证。
检查各明细项目的提取比例的合规性?检查其增减变动的合规性?会计处理是否
是否配比?有关税金的计算是否正确?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对异常的其他业务收支项目,要追查其入账依据及有关法律文件。
(5)营业费用:检查其构成情况,支出是否合法合规?
(6)管理费用:检查其构成情况、支出是否合法合规?将支出明细项目的当年发生额与去年同期进行比较,对支出中发生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的明细项目要查明原因。
关注业务招待费等是否超支?
(7)财务费用:检查其计提、结算、摊销金额是否正确?
(8)投资收益:与上期投资收益比较、结合长、短期投资本期的变动情况,分析本期投资收益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如有,应查明原因,并作出适当的处理。
检查会计凭证,计算是否正确,依据是否充分,期间归属是否恰当?
(9)营业外收入:检查其构成情况。
对金额较大或性质特殊的项目,要审核其内容的真实性、依据的充分性以及会计处理的正确性?
(10)营业外支出:检查其构成情况,是否合法合规?对各特殊项目,
50%
(收
汇总账页(付款)余额。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
=主营业务收入(收款)余额-(付款)余额
+其他业务收入(收款)余额-(付款)余额
+应收账款(收款)余额-(付款)余额
+应收票据(收款)余额-(付款)余额
+预收账款(收款)余额-(付款)余额
+财务费用-贴现息(收款)余额-(付款)余额
(2)收到的税费返还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收款)余额
+应收补贴款(收款)余额-(付款)余额
+补贴收入(收款)余额
+所得税(收款)余额
=应付工资-经营活动(付款)余额-(收款)余额
+应付福利费- 经营活动(付款)余额-(收款)余额
+管理费用-在职职工住房周转金(付款)余额-(收款)余额-在职职工养老金(付款)余额-(收款)余额(6)支付的各项税费
=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付款)余额
+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付款)余额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支出-罚款(付款)余额
+管理费用(除在职职工养老金、公积金外)各明细账户(付款)余额-(收款)余额
+营业费用(除在职职工养老金、公积金外)各明细账户(付款)余额-(收款)余额
=应付股利(付款)余额-(收款)余额
+财务费用-利息支出(付款)余额
+长期借款-利息(付款)余额
+预付费用-利息(付款)余额
+在建工程-利息(付款)余额
+应付债券-利息(付款)余额
四、股权增减变动审计要点:
当实收资本发生增减变动时,要查明原因。
弄清是否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了变更登记?
如果办理了变更登记,要收集章程修改案、新老股东会决议、新增股东(自然人—身份证、企业法人—企业法人营业执照)、验资报告等相关文件的复印件。
如果尚未办理变更登记手续的,要提请其进行变更登记,在未办理变
止和化解审计风险。
六、财务报表附注检查复核要点:
对于财务报表附注,要进行检查和复核。
检查其阐述的会计政策是否与企业实际执行的会计政策一致?复核其主要会计事项注释所列数据,是否与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相关数据是否相符?应该披露的事项是否已完全披露?
披露是否恰当?
在审计工作实践中,绝大多数公司会计人员没有编制财务报表附注,实际上是由审计执业人员为其代编的。
由于时间紧、工作忙,代编时又多为套用,并未仔细斟酌,七拼八凑,容易矛盾百出,牛头不对马嘴。
因此更应审核一下,将阐述的会计政策修改与企业实际执行的会计政策相符。
关于财务报表附注的基本要求:
1、涉及与上市公司有关联关系的公司和与企业集团有隶属关系的公司
审计结论,不在此栏叙述,改为在审计工作小结中详细记载。
黄冈公正联合会计师事务所
2009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