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兰大大学英语(1)离线作业

兰大大学英语(1)离线作业

《大学英语(1)》命题作业:
(1)作业名称:在外语学习中,如何正确认识英语的听说能力?如何有效实现?
作业要求:请阅读以下材料作答:
有很多这样的场景和例子:学习了多年英语的朋友去国外出差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突然发现到达对方海关,在和对方工作人员进行简单交流的时候,竟然难以表述自己的想法!(请同学们注意,对方的海关工作人员是一个非学术地位的普通职位);当自己乘坐Taxi或Subway购票的时候,难以表述自己想去的目的地…。

这样现实的例子,在生活中不胜枚举。

其实,学英语有一个基本的方法,就是同学们一定不要忽视了基本的听说能力培养。

外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要增加英语学习者的阅读能力和语法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人类基本的交流能力——听与说。

1、以小论文格式完成。

2、表明核心观点并加以阐述。

3、字数控制在800-1000字。

正确认识英语听说能力
摘要: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

要自如地运用一种外语,首先应该掌握所学语言的语音、词法和句法,而这些只有通过大量语言实践才能学到。

在基础英语教学的特定阶段,在严格控制的情景之中,运用各种方法对学生集中地、系统地进行口语句型训练,
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掌握和熟练运用这些基本句型,有助于新的语言习惯的形成和听说能力的提高。

在多年的外语教学,尤其是在听说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在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技能中,很多外语学习者都抱怨听说能力提高的速度慢或者说难以提高。

那么,听说能力是不是确实难以提高? 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又该如何应对并注意什么问题呢? 下面笔者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扎实的大好学生的语言基础
语音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影响英语学习者提高听说能力的重要因素。

在基础阶段,学生在语音方面应有扎实的基本功。

语音是否正确,语调是否达意,都直接影响到人们能否得体地进行交际。

英语中的48个音素起着区别词义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发音正确,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否则就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如在一次寒暄中,一位女生对Michael说,她非常喜欢他的两个孩子。

由于她发音不准,本想说“ Ilike your kids verymuch”,但听起来却是“ I like your kiss verymuch”,而当Michael上前kiss时,却遭拒绝..[ 1 ]掌握地道的英语语音语调是十分困难的。

学生在缺乏英语环境的情况下,应该大量地听录音,对英语有较多的感性知识,这是英语语音学习的前提。

同时,必须掌握节奏、停顿及三个最常用的语调等。

在教学中,围绕听说训练,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音素不准、节奏感不强、停顿错误及语调不地道等问题,
应在不同阶段有所侧重地逐个进行单项训练,并在语流中进行操练,以养成正确的习惯。

二、把握好听说课的具体教学步骤
1. 学生细听教师朗读教材或听录音
学生要仔细听,听时不看书面材料,凭自己的能力听懂或基本听懂材料的内容,也可以视情况作些简要记录。

这不但有助于提高听力,亦促使学生注意语音、语调细节,利于模仿。

2. 教师讲解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及有关知识
教师的讲解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语言难点、社会语言现象以及风俗习惯的不同和文化知识等。

3. 学生跟着教师逐句朗读
朗读时,要求学生特别注意语调、重读,因为这方面的差异,往往表示不同的意思、感情。

正确的节奏、正常的速度是良好和流利口语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学生跟读时,教师要严格要求。

4. 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可先让学生背诵整个会话,然后分成几个小组,每人担任对话中的一个角色或几个角色,进行背诵。

背诵时,需要求学生语音、语调、速度节奏都正确和自然,要带着感情“进入角色”。

三、正确处理好几种关系
1.“传授”与“引导”的关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首先,教师要“教”,要传授知识。

听说课要求教师传授的知识点是很多的。

在语言上,有生词和难懂的句子;有些语句的确切含义需要加以解释;还有语音、语调方面需要说明的现象,等等。

这些是教师在课堂上要处理的基本问题,但不能到此为止,还应讲解相关知识,主要讲解东西方风土人情和文化差异。

这方面的知识是不可忽视的,否则会出笑话或发生误会。

比如,若按中国人打招呼的习惯问英美人:“Have you had yourmeal?”所引起的反应往往和我们是不同的。

他们会误认为你准备请他们吃饭,而我们却只是一句简单的相互问候的礼貌用语。

其二,对Congratulations! 这样的祝贺,最常用的回答是Thank you.
如果按照我国习惯表示谦虚说“No”或“Not at all”之类的话,会给英国人以虚伪、不诚实感。

可见,这方面的知识也不可轻视。

传授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培养学生正确而流利地说英语是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不仅仅是为增加一点知识,更不是为了欣赏。

因此,教师的讲解和所传授的知识,都应有助于达到这个目的;学生则要把所获知识融汇在自己的口语训练中。

要做到这点,教师要在兼顾传授和引导的同时,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启发引导学生和组织他们
练习上。

2.“教师讲”与“学生练”的关系
在听说课中,只有正确处理好教师讲和学生练的时间安排,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口语的能力。

英语听说课提倡的不是教师“大讲”,而是学生“多练”。

MichaelWest曾谈到I. P. T.T. 即“individual pup il talking time”的迫切性。

当然,这样做并不是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要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引导和组织学生上,让学生多讲多练。

换言之,在听说课上,“导演”的重任在教师身上,“主角”和“演员”则要由学生来担任。

正如一位教学法专家Morckridge Fong所说:“ It seemsobvious that as students p roficiency increases, the teacher shoulddo far less of the talking. ”[ 2 ]诚然,这样做的目的是转化传统的教学角色,使教师和学生都转变自己的
角色,明确各自的任务:使教师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引导和组织学生,让学生多讲多练;使学生从传统教学中的被动地位和从属地位中解脱出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能力。

3. 掌握句型与听说结合的关系
听与说两者紧密相关。

教学最初阶段就强调听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模仿语音、语调、节奏,也是为了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逐步地培养他们的快速反应能力,以达“一箭双雕”的效果。

首先,对口语句型要高度熟练,说一句话要能做到脱口而出。

只有这样,才能把已学会的词汇迅速地、自动化地组织成有完整意思的句子来表达各种思想。

有些人能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学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