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编制说明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工作组基础标准组二○○九年七月一、编制背景“十五”是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成长期。
其中2000年国务院发布了18号文,为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商业模式从普遍服务提升到增值服务。
进入“十一五”后,我国的信息技术服务业在政策和环境方面得到了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完善,但是完整的可持续改进信息技术服务的标准体系尚未构建,受行业管理、监管体系、法制建设等制约。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信息技术服务的内容和服务形式也在不断的发展,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中对计算机服务业及软件业的分类难以对这些活动进行准确和全面的反映。
其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涉及信息技术领域服务的国际合作与国际比较随之增加,这更需要一个既能准确、全面、系统反映我国现阶段信息技术服务活动的状况,又能与国际分类相衔接的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的分类。
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逐渐向实体经济蔓延,对信息技术服务业也有较明显影响,因此如何引导和推动信息技术服务业已成为政府、企业等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编制目的和意义信息技术服务分类标准的制定,为界定、规范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产业提供了参考,丰富和完善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中计算机服务业及软件业的服务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信息技术服务分类的分类原则和方法,为信息技术服务分类提供了分类方案,为信息技术服务体系的建立和维护提供了依据,为行业主管部门对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的分类提供了指导。
通过分类跟踪,行业主管部门可以更好的为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本标准以国内信息技术服务发展的需求为指导,以推动和促进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为目的进行编制,为完善我国信息产业服务统计制度和开展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国际交流奠定了基础。
三、编制原则本标准的编制从信息技术服务需方和信息技术服务供方两个对应维度,以解决信息技术服务需求为准则,从信息技术服务供方角度将信息技术服务进行分类和界定。
信息技术服务需求包括纵横两个维度的内容,一是横向的由管理体系、人员、信息资源、技术支撑等组成的信息化体系要素,二是纵向的系统生命周期过程,即系统的概念、开发、生产、使用、支持、退役等六个阶段。
应对需方信息技术服务需求的各项内容,在供方层面产生了八项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包括咨询服务、培训服务、数据处理服务、软件开发和部署服务、测试服务、集成服务、IT运维服务和租赁服务。
这八种信息技术服务应对需方信息技术服务需求全部要素的同时,也涵盖了系统生命周期过程的全部六个阶段。
信息技术服务框架如图1所示。
图1:信息技术服务框架图图1中,八类信息技术服务业务与信息技术服务需求的基本对应关系如下:Ø咨询服务,包括规划、设计、管理咨询和监理,应对于需方信息技术服务需求中的管理体系、人员、信息资源,以及技术支撑中的概念和开发等阶段;Ø运维服务,应对于需方技术支撑需求中的运营和优化阶段;Ø软件开发与部署服务,应对于技术支撑需求中规划、设计及实施阶段;Ø测试服务,应对于需方技术支撑需求中的实施、运营和优化阶段;Ø数据处理服务,应对于需方信息资源需求;Ø集成服务,应对于需方技术支撑需求中的规划、设计及实施阶段;Ø培训服务,应对于需方人员能力需求;Ø租赁服务,应对于需方技术支撑需求;四、编制过程2009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成立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工作组,组织开展信息技术服务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
按照整个标准制修订工作进度的安排,依据“急用先行,成熟先上”的标准制修订原则,在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体系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
本标准的起草工作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电子四所)牵头,参与标准起草的单位主要有赛宝认证中心、浪潮软件、太极集团、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北京经信委、河北省软件评测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单位。
电子四所于2009年2月开始着手查阅和收集信息技术服务分类相关的资料,并加以整理。
收集到的国内外有关信息技术服务分类的定义请参见附件一。
通过对信息技术服务的基本特征、业务需求、服务提供内容、服务提供方式,以及国内外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结合对上述收集到的各种资料的分析,2009年4月初,完成了本标准草案的初稿。
初稿中,对信息技术服务的定义、信息技术服务的内容及分类做了初步定义。
随后在2009年4月到6月,将此初稿在标准工作组组长单位范围内征集意见,并邀请相关专家进行研讨,重点针对信息技术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定义进行了意见征求。
在此基础上,2009年6月中旬,标准工作组基础标准组的主要成员集中进行了标准的编制工作,于2009年6月19日完成了本标准草案的征求意见稿,此稿中对分类进行了细化,并对每种分类给出了定义或说明。
2009年7月2人,基础标准工作组邀请国家统计局、标研院等单位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信息编码、统计等方面的专家对标准草案再次进行研讨。
会后,针对专家的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了修改。
2009年7月17日,发布《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征求意见稿。
五、存在的问题在本标准草案的编制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如下:1、国内外缺乏对信息技术服务的确切定义。
通过我们的资料收集工作,发现国内外包括WTO、欧盟、《大英百科全书》、联合国/网站术语表、《现代服务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专题报告》等在内的国内外权威机构或文献中,均无对“信息技术服务(InformationTechnology Service)”的定义。
同时,对信息技术服务所涵盖的范围,也没有统一的意见。
特别是一些信息技术服务同电信增值服务、以及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供的其他服务(如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等等)很难进行区分。
2、国内外缺乏权威的分类标准和定义,且相关分类方法各不相同。
通过我们收集到的资料可以看出,各个国家、组织对信息技术服务(或计算机相关的服务)的分类方法各不相同,缺乏公认的分类标准和定义,并且导致在相关国际合作与国际比较中存在一定的分歧。
3、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迅速,新的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层出不穷。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和新概念(如网格计算、云计算、SOA 等)不断出现,随着这些新技术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普及应用,新的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也层出不穷,比如现在比较热门的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等等,这给我们对信息技术服务进行分类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如果分类方法不当,将直接导致这个分类标准在不久的将来即将失去实际的作用和意义。
六、同其他标准的关系本标准同现有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2002 )在内容上有重叠,为了使其中的信息技术服务相关的分类跟上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并便于产业主管部门评估、管理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建议按本标准中的分类修改GB/T4754中的相关内容。
主要修改建议如下:1、将原来“61 计算机服务业”更名为“61 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时子分类按本标准草案中的分类修改。
2、将原来标准中“L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中的“7314 计算机及通讯设备租赁”改为“通讯设备租赁”,而计算机相关的租赁业务按本标准草案的分类方法定义及分类。
七、实施本标准的措施建议本标准为首次制定,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进一步的修订完善,以适应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修订工作的要求。
附件一:国内外信息技术服务相关分类: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2002 )61 计算机服务业611 6110 计算机系统服务612 6120 数据处理613 6130 计算机维修619 6190 其他计算机服务62 软件业621 公共软件服务6211 基础软件服务6212 应用软件服务629 6290 其他软件服务2、联合国《所有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v3.172类计算机及有关活动721 7210 硬件咨询722 软件出版、咨询和供应7221 软件出版7229 其他软件咨询和供应723 7230 数据处理724 7240 数据库活动和电子内容的在线发布725 7250 办公室、会计和计算机械的维护和修理729 7290 其他与计算机有关的活动3、香港《香港标准行业分类》v2.062 资讯科技服务活动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activities620资讯科技服务活动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activities 6201 电脑程式编写活动Computer programming activities 620101 电脑游戏开发Development of computer games620199 其他软件开发及程式编写活动Development of other softwares and programming activities6202 资讯科技顾问活动及电脑设备管理活动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sultancy activities and computer facilities management activities 620200 资讯科技顾问活动及电脑设备管理活动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sultancy activities and computer facilities management activities6209 其他资讯科技服务活动Oth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activities620900其他资讯科技服务活动Oth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activities4、Gartner IT Services Market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DefinitionsDetailed IT Services Definitions IT服务详细定义u Product Support Services 产品支持服务n Hardware Maintenance and Support Services 硬件维护支持服务l Client Computing Hardware Services 客户计算机硬件服务l Document Management Hardware Services 文件管理硬件服务l Enterprise Computing Hardware Services 企业计算机硬件服务l Storage Subsystem Hardware Services 存储子系统硬件服务l Telecom Equipment Support Services 电信设备支持服务n Software Support Services 软件支持服务l Application Software 应用软件l Infrastructure Software 基础软件l Other Infrastructure Software Services 其他基础软件服务l OS Software 操作系统软件l Intersections in IT Services and Software Markets IT服务和软件相结合的服务l Other Research Related to Software Support Services 其他软件支持服务相关的研究u Professional Services 专业服务n Consulting 咨询l Business Consulting 业务咨询l IT Consulting IT咨询n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开发与集成l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应用开发l Deployment 部署l Integration 集成n IT Management IT 管理l Application Management 应用管理l Help Desk Management帮助台管理l Operations Services 运营服务Method-of-Purchase Definitions 采购方法定义u Method of Purchase vs. Method of Delivery for IT Services 采购和交付IT服务的方法Method-of-Purchase Segmentationu Outsourcing 外包n IT Outsourcing IT外包l Data Center Outsourcing 数据中心外包l Desktop Outsourcing 桌面外包l Network Outsourcing (Enterprise and Public Network) 网络外包l Enterprise Application Outsourcing 企业应用外包n 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 业务流程外包l BPO Processes5、计算机和相关领域服务:服务贸易总协定(WTO)分类表条目和CPC说6、欧盟的中欧服务贸易协定计算机和相关服务u 为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提供的咨询、适应、战略、分析、计划、规格、设计、发展、安装、执行、一体化、测试、调试、升级、支持、技术援助或管理服务;u 为软件提供的咨询、适应、战略、分析、计划、规格、设计、发展、安装、执行、一体化、测试、调试、升级、支持、技术援助、管理或使用服务;u 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主机或数据库服务;u 为包括计算机在内的办公机器设备的保养和维修服务;u 为与软件、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及其他为列明类别的客户服务人员提供的培训服务;7、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信息技术服务资质中心(ITSqc)在其开发的电子外包能力模型(eSCM)中将IT服务的范围划分为:u 应用开发和管理、u 桌面电脑维护u 数据中心支持u 通信网络支持u 桌面服务提供u 数据采集和分析8、IDC将IT服务的内容划分为三大类:u 技术产品服务(硬件部署和支持、软件部署和支持、网络咨询和集成、IT教育和培训)、u 咨询和系统集成、u IT外包(应用管理、桌面管理、核心应用系统管理、核心基础设施服务、信息系统外包、网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