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油行业形势分析201510

石油行业形势分析201510

胜利油田经济开发研究院 卫永刚
前言
2014年是世界石油行业大震荡、大调整、大转折的一年。 世界经济复苏疲弱、主要经济体经济走势和政策取向分化,大 国间的地缘政治冲突加剧,非常规油气革命带来供需逆转,国 际油价大幅下挫,全球油气市场格局正在重塑,世界油气行业 走到了新的周期转折点。具体来看,世界油气市场呈现“三大 两跌”特征,即全球石油供大于需,成品油总体供大于需,天 然气初现供大于需,国际原油价格巨幅下跌,天然气现货价格 大幅下跌。
百万吨
4,250
4220.6 4211.1
4,200
4,150
4,100
4,050
4,000
3,950
3,900
3,850
3,800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原油产量 消费量
3、美元持续升值是本轮油价下跌的重要“推手”
2015年1月20日,贝克修斯宣布将于一季度在全球范围 内裁员7000人,约占其目前全球雇员人数的11%。
2015年2月11日,哈里伯顿宣布将裁员6000人,占其目 前全球雇员人数的8%左右。
2015年1月,美国 WBH Energy页岩油开采公司破产。
从胜利油田现状来看,按目前产量规模测算,油价每降 低1美元/桶,油田经营收入将减少11.4亿元左右。2015年1 月13日,胜利原油结算价格降至35.8美元/桶,如果全年油 价维持这个水平,油田将严重亏损。
美元/桶 115 105 95 85 75 65 55 45 35
2014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2014 年 6 月 19 日 , 布伦特油价为 115.06美元/桶。
2015年 1月 13日 , 布 伦 特 油 价 46.59 美 元 / 桶 , 比 2014年最高点下降60%。
2015年1月14日胜利油价 降至35.23美元/桶
2、世界石油产量持续增加,供大于求的局面加剧了油价下跌
BP能源统计公布的最新数据表明,近几年世界石油产量呈现持续增长 态势,2014年原油产量为42.2亿吨,比2005年增长了7%。特别是2014 年产量增长达9400万吨,增幅超过2.3%。
2005-2014年世界原油产量变化示意图
4,300 4,200 4,100 4,000 3941.5 3,900 3,800 3,700
本轮国际油价暴跌的成因比以往更加复杂
2014年以来的国际油价走势,与1998年和2008年单纯因需求下降 引起的暴跌不同,其根源是需求增速下降、产量持续增长两大因素叠加 ,同时,美元汇率升值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特别是在本轮国际油价暴 跌过程中,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组织主要成员明确不减产的态度,同以 往油价下降时欧佩克联手限产保价的做法截然相反,其实质是传统石油 生产国与非常规油气等新兴资源国争夺市场的博弈。因此,本轮国际油 价下降的影响因素比以往更加复杂,油价回升的难度比以往更大。
布伦特
WTI
2014-01-02 2014-01-14 2014-01-24 2014-02-05 2014-02-17 2014-02-27 2014-03-11 2014-03-21 2014-04-02 2014-04-14 2014-04-25 2014-05-07 2014-05-19 2014-05-29 2014-06-10 2014-06-20 2014-07-02 2014-07-14 2014-07-24 2014-08-05 2014-08-15 2014-08-27 2014-09-08 2014-09-18 2014-09-30 2014-10-10 2014-10-22 2014-11-3 2014-11-13 2014-11-25 2014-12-5 2014-12-17 2014-12-30 2015-01-12 2015-01-22 2015-02-03 2015-02-13 2015-02-25
2008年4季度 -28.1 -33 78.2 -11.7
变动情况 -133% -175% -32.9% -122%
BP 公 司 裁 员3000人
2015年上半年,国际知名石油企业盈利水平同比普遍大幅下降,BP下 降了147%,埃克森美孚下降了52%,壳牌降幅为33.3%,雪佛龙降幅达 91%。受此影响,普遍大幅压缩投资和成本,甚至裁减员工。其中,壳牌 8月宣布裁员6500人。
美 国 2.6%。
中国
2014年3、4季度增速为7.3%,比2季度放缓了0.2个百分点, 全年经济增长7.4%,成为自1990年以来增速最慢的一年。
宏观经济增长乏力,加之世界各国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清洁 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直接影响对石油的需求。国际能源署(IEA)最新发布 的报告显示,2014年世界石油需求增幅为0.76%,是近5年来增速最低 的一年,比过去5年平均增长幅度降低了近一半。世界各权威机构普遍认 为,2014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速明显回落、石油需求预期下降,是本轮国 际油价暴跌的直接“导火索”。
前言
2015年集团公司工作会议强调,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公司 发展面临的形势及其影响,是抓好2015年工作和未来一个时 期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断崖 式”暴跌,使石油行业整体进入“严寒时期”。对此,深刻 认识低油价对油田企业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油田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800
700
600 142.3
500
400
300
200 308.8 100
0
209.8
519.9 加拿大 美国
近年来世界石油产量呈上升态势,供需格局悄然改变
欧佩克国家实行“不限产政策”,导致全球原油整体供应 过剩。 欧佩克作为全球石油的主要供应商,在1998年和2008 年国际油价暴跌过程中率先实行“限产保价”政策,对推动油 价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于本轮油价暴跌,在2014年11 月底召开的部长级会议上,欧佩克秘书长表示,欧佩克组织将 维持原有的产量目标,不采取限产保价措施。
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
供需结构 美元汇率 投机炒作 ……
地缘政治
1、世界经济走低导致石油需求减弱,是本轮油价下跌的 “导火索”
2014年以来,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
世界经济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14年世界经济增速 约为2.6%,比2013年下降0.4个百分点。
欧洲日本 下半年以来,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基本上陷入停滞状态。 美国经济经过第二季度4.6%的强劲增长后,第四季度降至
4220.6
近年来世界石油产量呈上升态势,供需格局悄然改变
美国、加拿大等产油大国在“非常规革命”的推动下,原油产量 持续快速增长。2005-2014年,美国原油产量由3.08亿吨增至5.19 亿吨,增幅达到68%;加拿大原油产量由1.42亿吨增至2.09亿吨, 增幅为47%。两个国家合计增产原油年增长约2.78亿吨,超过了我国 全年的原油产量。特别是2014年美国原油产量爆发式增长,增产达 7000万吨以上,推动了世界原油生产规模快速扩大。
亿美元
100
80
68.9
60
40
20
0
-20
BP
-40
-32.3
87.8 41.9
埃克森美孚
2014年上半年
51 34
壳牌
56.7
5.1
雪佛龙
2015年上半年
2015年,斯伦贝谢、贝克修斯和哈里伯顿等三家世界领先油服公 司公布了总计2.2万人的裁员计划。
2015年1月16日,斯伦贝谢宣布裁员9,000人,占员工 总数的7%左右。
美元汇率
高盛公司预测,2015年美元汇率将继续走强,预计升幅为
7%。
综合以上情况,国内外权威机构普遍认为今后2~3年内油价将 处于低位运行状态。年初美国能源信息署等11家国际权威机构平均 预测结果为:2015年布伦特原油均价60.7美元/桶,2016年为74 美元/桶。9月底美国能源信息署最新预测结果,2015年布伦特原 油平均价格为54美元/桶,2016年为59美元/桶 。
国际油价预测结果
序号
机构
1 美国能源信息署 2 高盛公司 3 Raiffeisen银行 4 荷兰银行
5 Intesa Sanpaolo 6 德意志银行 7 法国兴业银行
8 DNB 9 法国巴黎银行
10 Bernstein
11 Citi Research 平均预测价格
布伦特原油价格(美元/桶)
2015年
按照BP能源统计公布的统计结果,2014年世界石油市场扭转了 2007年以来“供不应求”局面,“供大于求”900万吨;美国能源信息 署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世界日均石油产量比2013年上升了177万 桶/日,供给大于需求近60万桶/日,供大于求的局面加剧了油价下跌。
2005-2014年世界原油产量、消费量变化示意图
迪拜
胜利
过去二十年来,国际油价经历三次暴跌
2008
2014
120
1998
受国际金融危 机影响,油价 由 2008 年 7 月 11 日 创 记 录 的 147美元/桶跌 至 2009 年 初 40美元以下
本轮油价下跌 ,从2014年6 月 份 的 115 美 元/桶暴跌至 2015年1月份 的49美元/桶
近年来,国际油价的金融属性日益增强,与美元汇率呈现明显的负相 关。2014年7月份以来,美元持续走强。在美元持续走强的推动下,进一步 打压了国际油价。
2014年7月份美国 退出量化宽松政 策预期增强,美 元指数79.77
2014年10月3 日美元指数
86.பைடு நூலகம்1
2015 年 3 月 美元指数 99.94,达11 年新高
历次国际油价暴跌,都对石油企业产生严重冲击,甚至危及企业生 存。2008年下半年国际油价暴跌,使一些世界知名的跨国石油公司陷入巨 额亏损,对企业股票价格和员工利益造成较大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