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洋旅游发展趋势分析

海洋旅游发展趋势分析

大转变
从滨海景区、观光旅行社业、酒店业等为主的传 统产业格局,转变为以海洋旅游装备制造业、邮 轮供应商、滨海度假物业、度假会展为核心的新
型产业格局
从政府投资为主体,转变为政府、民企、外企多 样化投资主体
“三、二、一”,海洋经济凸显“三、二、一”格局
我国海洋经济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由“七五”初期的51:16:33优化升级到09年的5.9:47.1:47.0,产业结构逐步实现高级化。但与发达国家海洋经济第三产业占比的平均水平超过60%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滨海旅游业收入占世界旅游业总收入比重
2000亿美元 5亿人次
23个,占92% 70% 50%
澳大利亚
1999年,国家海洋办公室
每年海洋旅游收入
美 国
每年海滨游泳人次
每年参加航海或游艇运动人次
250-300亿美元 3000万 4400万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世界经济布局正日益向沿海地区聚集,世界上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的海岸带地区,发展海洋事业已成为世界的大趋势和各国的战略选择。
23.5%,海洋资源丰富,但开发仅为23.5%
全国18000公里的海岸线上可供开发的滨海旅游景点达1500多处,目前已开发或部分开发的滨海人文景点、海岸景点、奇物景点和山丘景点仅350处,大约占全部可开发景点的23.5%。
25.6%,国家政策引导,海洋旅游已经成为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引擎
“建设海洋强国”的概念进入十八大报告,国家旅游局将2013年的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海洋旅游年”……2012年中国海洋经济总产值中,滨海旅游业占25.6%,位居第一,已超过捕捞渔业、船舶油气等产业。
海洋旅游呈蓬勃之势
在西班牙、希腊、澳大利亚等国,海洋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或支柱产业;在热带、亚热带的许多岛国,海洋旅游业甚至占到国民经济比重的一半以上。
11
海洋旅游发展趋势
海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滨海旅游业将占据重要地位
从滨海观光转变为滨海度假
从近海休闲转变为远洋度假
中国海洋 旅游的四
22
海洋旅游发展趋势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直面东北亚旅游客源国
➢我国最大内海,“天然鱼池”,旅游资源丰富多采,既有陆上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又有变幻莫测的海洋景观,汇集成海光山色独具风格的旅游景观。 ➢中国北部沿海的黄金海岸,东北亚经济圈中心位置,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沿海发展战略中,占重要地位。 ➢滨海大道及未来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设,到2020年渤海海峡间3亿人次左右的潜在客流量将成为本项目重要的客源基础。 京津冀地区 中国北方海滨度假消费高地 带动环渤海地区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区域 辽东半岛 东北亚海滨度假市场的增长极 作为东北亚面向亚太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胶辽半岛 一体化发展共筑东北亚滨海度假基地 山东半岛 海滨国际旅游目的地 山东作为“全国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试点省份, 将建成以日韩为主要客群的海滨国际旅游目的地
尤里卡计划; 2005年,《综合性海洋政策》 及《第一阶段海洋行动计划》
韩国
2000年,《海洋政
策—海洋韩国21》
日本
上世纪70年代,海 洋开发战略方针 2007年,《海洋基 本法》
海洋国际旅游收入 海洋国际旅游接待人数
全 旅游收入排名前25位的国家和地区中的沿

海国家和地区

23个沿海国家和地区旅游总收入占世界旅 游总收入比重
海洋旅游发展趋势
海洋世纪,海洋旅游迈入黄金发展期
加拿大
1997年,《海洋法》 2002年,《加拿大海洋战略》 2005年,《加拿大海洋行动计划》
美国
1999年,“21世纪海洋发展战略 ” 2000年,《海洋法令》 2004年,《21世纪海洋蓝图—关 于美国海洋政策的报告》及《美国 海洋行动计划》
欧盟
日韩,俄罗斯 人数最多最稳
相关主题